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阻断大鼠四动脉血流15min,再灌注7天制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前,EPO治疗组经腹腔给予3000U/Kg剂量的EPO;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给生理盐水注射.再灌注第7天,应用Y型迷宫测定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断头取脑.脑块以石蜡包埋制作HE切片镜检.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7天,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坏死,EPO治疗组组织学检查仅见少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缺血程度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学习尝试次数减少(P<0 05),记忆测试10次所用时间缩短,正确次数增多(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显著减少细胞死亡、提高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组织中c—los和OPG及OPGL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机械张力作用下骨细胞将生物力学信号转变为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牵张中期(牵张第4天)、牵张末期(牵张第8天)与固定期2周、4周、6周的牵张区新生骨组织中c—los、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PGL)的分布和表达。结果:在牵张中期和末期c—los的表达为强阳性,明显强于固定期2周、4周、6周的组织。牵张中、末期和固定期2周组织OPG的表达为强阳性,在固定期4周、6周组织中逐渐减弱。OPGL仅在固定期6周组织中有较弱表达,其余各时间点均无明显阳性表达。结论:在下颌骨牵张新骨形成改建过程中,c—los与机械力刺激关系密切,OPG能促进新骨形成,而OPGL则与骨改建有关。  相似文献   
3.
樊璠  肖成华  葛巍 《安徽医学》2019,40(5):484-488
目的通过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家系的临床随访,分析CADASIL表型差异。方法选择2012~2015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个CADASIL家系的7例患者,进行NOTCH3基因的检测,分析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完成3年左右的随访。结果家系1(p. C67S)的首发症状多为无先兆偏头痛,并可在头痛10年后发生缺血性卒中;家系2(p. G149V)均为头晕起病,早期即出现认知障碍及球麻痹;家系3(p. R182C)表现为缺血性卒中反复发作。随访发现影像学表现与病情进展基本一致,但个体化特征明显。结论 CADASIL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误诊,家系间及家系内患者的表型及病程演变各有不同,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诊断敏感性高,却不能完全反映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否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方法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62例明确诊断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血浆的HCY水平划分为高HCY(82例)和正常HCY(对照组,80例)两组,并通过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多维度的神经心理学成套量表测查,来评估其认知功能。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HCY组患者在空间工作记忆(N-back)和执行功能(Stroop试验)方面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95~64.305,P均0.05),而在长时记忆中的自由回忆任务中(AVLT)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浆高HCY水平可能与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主要表现为对其工作记忆以及执行功能的影响突出,而对其长时记忆障碍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研究显示粪菌移植(FMT)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采用FMT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验证FMT的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Model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粪菌移植治疗组(Model+FMT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组(Model+5-ASA组),各15只。Control组不作任何干预处理;Model组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Model+FMT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制备的粪菌液0.2 ml/次灌肠;Model+5-ASA组于造模成功后,给予0.019 5 g/ml 5-ASA灌肠。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肠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检测血液辅助性T细胞(Th)-17、Th-1、Th-2、Treg细胞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17、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结果肠组织透射电镜超微结构显示Model组造模成功;Model+FMT组与Model+5-ASA组微绒毛较为致密,形态正常,杯状细胞数目较多,线粒体轻微肿胀,粗面内质网病变不明显。Model+FMT组Th17细胞含量高于Control组、低于Model组,Model+5-ASA组Th17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Model组、Model+FMT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h1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Model组;Model+FMT组Th2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Model+5-ASA组Th2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和Model+FMT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reg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P<0.05)。Model+5-ASA组IFN-γ细胞含量低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IL-2细胞含量低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IL-17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和Model组,Model+5-ASA组IL-17细胞含量低于Model+FMT组;Model+FMT组IL-4细胞含量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Model+5-ASA组IL-4细胞含量高于Model组;Model+FMT组IL-10细胞含量高于Control组和Model组,Model+5-ASA组IL-10细胞含量高于Model组;Model+FMT组、Model+5-ASA组TGF-β细胞含量均分别低于Control组、高于Model组(P<0.05)。结论FMT可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推测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Th17/Treg细胞比例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结核性脑膜炎(TBM)及非TBM患者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其动态变化,评价ESAT-6在TBM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临床诊断的40例TBM患者(TBM组)及40例非TBM患者(对照组,其中化脓性脑膜炎9例,病毒性脑膜炎2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3例,脑囊虫病3例,神经梅毒1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除常规检查外,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并进行比较。结果 TBM组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4%,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8.5%判定为阳性,<8.5%判定为阴性,则IBM组ESAT-6阳性35例,对照组阳性4例,ESAT-6诊断TBM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90.0%。TBM组30例入院前未行抗结核治疗者在抗结核治疗2周后复查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内ESAT-6,治疗前阳性率为93.3% (28/30),治疗后为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早期检测单核细胞内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诊断TBM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动态观察ESAT-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TBM病情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红油膏外用30 d对大鼠体内汞蓄积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与红油膏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背部造成面积为3 cm×3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除正常组外,红油膏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4.744 mg、94.875 mg、189.750 mg红油膏纱条外敷.持...  相似文献   
8.
大范围脑梗塞并发颅高压危象天幕疝外科治疗四例崔振华,葛巍,苍恩威,马兴龙例1男,40岁。因突然说话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一天入院。嗜睡,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病理反射阳性,CT报告左额顶区有85mm×79mm低密度影,经用脱水,抗感染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近来研究表明,AP 1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可被短暂性全脑缺血激活,与缺血性脑损伤机制有关。丹参(radixsalviaemiltiorrzhizae ,RSM)为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中药,其药理作用已有许多报道,如丹参可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ATP含量、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水肿,部分抑制缺血后脑组织c fos基因的表达、拮抗缺血后脑组织的单胺类介质、兴奋性氨基酸的异常变化等。但丹参对脑缺血再灌后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报道较少。资料和方法:经颈动脉给药,结合生物化学和病理学手段,研究丹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后海马CA1区AP 1DNA结合活性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