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530篇
综合类   508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45篇
  3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交通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高能量创伤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的人数超过40万,是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1]。其中多发伤患者创伤重、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创伤外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脾脏是腹腔中最易受损的实质性脏器,脾脏破裂后最大的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尽快止血、稳定生命体征是其成功救治的关键。多发伤合并脾脏损伤与单纯的脾脏损伤有很大的区别,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创伤小,符合严重多发伤救治的损害控制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脾破裂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骨科关节置换术治疗致心血管意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6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骨科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心血管意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肥胖、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心功能Ⅱ~Ⅲ级是患者行关节置换术诱发心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关节置换术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若冠心病合并肥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Ⅱ级心功能Ⅲ级,会增加心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临床应加大重视度,对患者进行细致、全面观测,严防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多巴胺或呋塞米和多巴胺联合应用对无肝期肾功能和尿量的影响。方法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2例,ASAⅢ~Ⅳ级,随机分为多巴胺组(D组)和呋塞米-多巴胺组(F组),每组21例。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多巴胺(2~5μg.kg-1.min-1)至术毕,F组则在无肝期开始时静注呋塞米0.1mg/kg。观察无肝期输液量、血液动力学和尿量,检测血清肌酐(Cr)和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与D组比较,F组无肝期尿量明显增多(P<0.05);两组无肝期时间、输液量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全身血管阻力(TSVR)、Cr、CCr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肝移植术中持续泵注多巴胺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无肝期尿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肾、胰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肝肾胰联合移植患者1例,行充分术前准备,改善肝功能,减轻尿毒症症状,控制血糖水平,使患者各脏器功能处于最佳状态。选用异氟烷、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行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维持合适麻醉深度和充分供氧。行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用于监测血压和维持静脉通道;选用食管超声多普勒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定时检测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参数、动脉血气、血糖浓度以及血、尿淀粉酶等生化参数,根据上述检测结果调整治疗。结果术中循环稳定,血气结果正常。术毕时血糖浓度较术前升高。患者肝脏及胰腺功能在术后1周恢复正常。肾脏功能恢复不良,予以二次肾移植术,两次手术期间行血液透析。肾功能于二次肾移植术后第3天恢复正常。目前患者各脏器功能正常。结论肝胰肾联合移植麻醉及管理的重点是充分术前准备,选择静吸复合麻醉,兼顾各脏器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Mesh补片替代张力性修补术,手术设计合理,复发率低[1~3]。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17例,其中1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7%),报告如下。愈。Rutkow等[1]于1995年报告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 403例,经6年随访初发疝术后复发率为0.1%,复发疝术后复发率为2%。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可能主要与技术因素有关,本组2例复发疝,均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初期手术后复发病例,我们发现疝复发是由充填物与耻骨结节之间突出或由于补片移位造成腹股沟管后壁薄弱而形成新…  相似文献   
6.
马庆久  石景森  要秀  邱随民  罗健 《医学争鸣》2002,23(21):1926-1928
目的 探讨耳穴脉冲电刺激治疗胆石症 ,胆绞痛的机制 .方法 选用 15条成年杂种犬 ,进行耳穴体表脉冲刺激与缩胆素 (CCK)对在体狗胆囊张力 ,Oddi括约肌张力及肌电活动影响的对比研究 .结果 耳穴脉冲电刺激对胆囊张力无明显影响 [(1.2 7± 0 .2 6 ) k Pa与 (1.2 4± 0 .2 2 ) k Pa,P<0 .0 5 ],CCK注射液能明显提高胆囊张力 [(1.2 7± 0 .2 6 ) k Pa与 (1.91± 0 .39) k Pa,P<0 .0 5 ],CCK注射液能明显降低Oddi括约肌张力 [(2 .2 4± 0 .5 5 ) k Pa与 (1.5 8± 0 .5 6 ) k Pa,P>0 .0 5 ]及肌电活动 .结论 耳穴脉冲电刺激同 CCK一样 ,均对 Oddi括约肌的张力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并减少 Oddi括约肌的肌电峰电位爆发波的频率与电压值 ,推测其对胆绞痛有治疗作用 ,并有助于胆结石的排石过程 .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孙立江  李玉军  石景森 《医学争鸣》2002,23(18):1683-1685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方法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干预下 ,大鼠肾脏缺血 6 0 min,再灌注 2 4h后 ,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醇 (MDA)、内皮素 - 1(ET- 1)变化 ,及其对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川芎嗪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血浆 SOD分别是 (10 3± 18) KNU· L- 1和 (88± 14) KNU· L- 1 ,MDA分别是 (9.0± 0 .8)μmol· L- 1和 (10 .7± 0 .9) μmol· L- 1 ,ET- 1分别是 (131± 43) ng· L- 1和 (175± 47) ng· L- 1 ,川芎嗪治疗组 SOD水平显著性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而 MDA和 ET- 1水平显著性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川芎嗪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是 (5 .75± 3.0 2 ) %和 (8.97± 3.41) %,川芎嗪组显著性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P<0 .0 5 ) .结论 川芎嗪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降低肾脏细胞凋亡指数 .  相似文献   
8.
颈椎手术的麻醉及其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辉  陈绍洋  熊利泽  徐新智  熊东方 《医学争鸣》2002,23(15):1438-1438
0 引言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外伤、颈椎结核及肿瘤等各种颈椎病变,均可因脊髓受压迫出现肢体感觉减退、运动障碍,严重者造成高位截瘫;因病变部位出血、水肿压迫延髓生命中枢,可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手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过度头后仰可致颈髓压迫、损伤更严重;术中压迫、牵拉或损伤脊髓及神经根,会引起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因此,对这类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及监护,有其特殊性. 我们总结报告我院近期实施的36例这类手术麻醉和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矢状位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L5峡部裂型滑脱症病人腰骶部的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00年1月~2005年12月资料完整的L5峡部裂型滑脱症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12~68岁,排除其他腰椎节段病变及下肢畸形,在包含双侧股骨头的腰椎站立位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腰骶角(LSA)及滑移度等参数,并与30例健康成人比较,用t检验比较滑脱病人与健康成人、轻度滑脱和重度滑脱病人各参数之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P<0.05)。[结果]根据M eyerd ing分类,轻度滑脱53例(Ⅰ、Ⅱ度),重度滑脱23例(Ⅲ、Ⅳ度)。腰椎滑脱患者的PI、LL、SS、LSA均较健康成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滑脱病人的PI、LL、LSA均较轻度滑脱的病人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与滑移度、SS、LL及LSA有显著相关性,LSA与滑移度、SS与LL有显著相关性,但SS与滑移度无显著相关。[结论]骨盆的矢状位形态对滑脱的发展有直接影响,PI越大,发生滑脱的风险越大,PI、LSA越大,滑脱进展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巨大气管肿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 ,4 7岁 ,70kg ,因呼吸不畅、憋闷、吸气费力入院。查体 :血压 1 2 0 / 80mmHg(1mmHg =0 1 33kPa) ,心率 95次 /分。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气管第 6软骨环处见一肿物 ,5 2mm× 4 3mm× 2 8mm ,表面光滑 ,占据气管腔 90 %以上空间 ,血气分析基本正常 ,肺功能检查提示通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轻度减退。局麻下分离暴露股动静脉 ,备好体外循环机准备随时进行体外循环。静脉注射依托咪酯 2mg/kg和维库溴铵 0 1mg/kg ,病人入睡肌肉松弛后经口腔气管插管 ,气管导管套囊过声门后立即停止 ,使导管远端位于气管肿瘤上方。将一可与高频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