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356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774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330篇
  10篇
中国医学   361篇
肿瘤学   6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 mRNA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索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内毒素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8.925 g·kg^-1)。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在造模前5 d给予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容积蒸馏水代替,直至处死。各组分别在24,48,72 h随机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24,48,72 h各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组织TNF-α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TLR4mRNA,TNF-α表达均增高(P<0.05,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TLR4 mRNA,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肝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TLR4 mRNA,TNF-α在肝衰竭时与肝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能够改善肝衰竭IETM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减少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TLR4 mRNA表达,抑制TNF-α释放,降低肝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2组在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上无差异,治疗组另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2次/d,疗程为14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对治疗频发TIA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微波凝固切断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6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鼻内镜引导和局麻下开放前组筛房,暴露筛前血管神经骨管,微波探针接触凝固。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显效16例,占61.5%,有效6例,占23%,无效4例占,15.5%,总有效率84.5%。结论鼻内镜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简易防脱出的义眼台的制作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眼球摘除后的解剖特点设计义眼台大小,选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涤纶布为材料制作复合材料义眼台,并对6只家兔行眼球摘除后置入义眼台,经HE染色观察及肉眼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置入物与眼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结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部分与组织无黏连,涤纶布形成牢固黏连,周围有纤维组织长入并包绕,义眼台无脱出、移位。结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涤纶布为材料制作复合义眼台,方法简易,效果可靠,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45届抗生素和化疗国际研讨会(ICAAC)上提交的研究结果,使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I)和克拉维酸(clavulanicacid)(Ⅱ)所致不良反应引起的医疗保健资源的使用要高于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Ⅲ)或喹诺酮类药物所引起的医疗保健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水在人体内无所不在,水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终端直饮水的诞生,反渗透膜(RO膜)普及与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直饮机为代表的自来水终端水处理,是目前一种理想化的净水方式,经处理的终端直饮水的水质是健康的好水,完全去除了污染物,小分子富氧的活性水口感好,非常安全便捷,现制,现用,现喝。终端直饮水是当前解决我国城乡居民饮用水最安全,最有效,最理想的选择.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基因重组的连接反应物通过转化产生大量转化菌 ,只有通过高敏感和高特异的筛选方法才能挑选和鉴定出含有正确目的基因的重组体。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 :① 196 7年 ,Ullmann等发现大肠杆菌带有完整的近操纵基因区段 β D半乳糖甘酶阴性的突变体和LacZ基因上缺失近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之间互补 ,实现对 5 溴 4 氯 3 吲哚 β D半乳糖(X gal)分解显色形成蓝色菌落 ;② 1975年 ,Grun stein和Hogness介绍一种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原位裂解细菌菌落并释放DNA非共价结合于滤膜的方法 ,结合于滤膜的DNA可与相应的放射性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  相似文献   
8.
开胸手术的创伤和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尤其是老年病人表现更明显,故手术后更易激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认真仔细的观察病情和得力的护理措施,对手术的配合和健康的恢复十分重要,现对我科1998年以来15例胸部手术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法,研究羊小肠吸收机能状态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处于吸收机能状态的毛细淋巴管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的周围无基或基膜连续。内铍细胞间连拉形式复杂,最多于复杂的多突起交错连接。无论何加接形式。其相接处均极为紧密,未见呈开放状态。内皮细胞的胞质胞质内有大量的囊泡,内皮表面的胞饮和胞吐现象极为显著。毛细淋巴管的吸收机制很可能或主要是通过管壁内皮细胞的胞饱吐及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制Dextran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Dextran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初步疗效。材料与方法 从1999年4月~2002年6月对3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自制Dextran微球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成功率均为100%。随访l~6个月,B超显示术后1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25%;术后6月,5例肌瘤消失,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8%。并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和临床症状的改善。结论 Dextran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是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