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法医病理学的特点,阐释了整体医学与整合医学的概念、内涵及其在法医病理学教学中的优势。然后,通过具体的死因分析实践案例教学过程设计及效果分析的应用介绍,阐明了整合医学与整体医学应用于法医病理学教学的必要性及有效性,为法医病理学整体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HSD4基因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和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提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基因测序分析,与骨关节炎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比较,分析基因表达差异。通过提取不同分化阶段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及MC3T3-E1细胞的mRNA来检测THSD4 基因以及成骨分化的标志性基因(ALP、Runx2、Osx)的表达水平。通过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来实现对M-BMSC及MC3T3-E1细胞中THSD4的敲减及过表达,并观察其对M-BMSC及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THSD4基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明显下调,且通过KEGG以及GO富集分析发现THSD4基因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相关。随着成骨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THSD4 mRNA和成骨分化标志性基因(ALP、Runx2、Osx)mRNA在MC3T3-E1以及M-BMSC中表达量均逐渐增加。过表达THSD4可以增强MC3T3-E1细胞和M-BMSC的成骨分化能力,而敲减THSD4则减弱了MC3T3-E1细胞和M-BMSC的成骨分化能力。结论 THSD4基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明显下调,且THSD4基因可以增强MC3T3-E1细胞以及M-BMSC的成骨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案例]男性,33岁。因“多处刀砍伤,右尺神经离断伤,左髌骨开放性不完全性骨折,右肱二、三头肌离断伤”住当地市医院。伤后生命体征稳定,予清创缝合术、右尺神经吻合术,右上肢功能位、左下肢伸直位石膏托固定。住院28d,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右侧胸部疼痛,予吸氧及对症处理。全胸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右下肺动脉干增粗(2.1cm),心脏肺动脉段膨隆。治疗后胸痛及胸闷有好转。2d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穿孔素协同TNF-α对HIV感染CD4~+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穿孔素协同TNF-α对HIV感染CD4 细胞的影响.方法 HIV-1SF33感染MT4细胞,加入重组人穿孔素和TNF-α作用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观察DNA损伤情况,吖啶橙/溴乙啶双荧光染色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IV感染MT4细胞形态尚好,仅出现荧光团,可见个别凋亡细胞;单纯TNF-α作用后,胞浆内可见少量颗粒,部分细胞核出现弥散和微量的彗星拖尾现象,凋亡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增多;穿孔素和TNF-α协同作用后,部分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内颗粒增多,明显的彗星拖尾现象,凋亡细胞数增多.结论 穿孔素协同作用可明显增强TNF-α致HIV感染CD4 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菌物是一种低等的真核生物系群,包含真菌、黏菌、卵菌三大类别。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用菌物的医疗价值研究不断深入,而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提高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药用真菌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镉对大头金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中的意义。方法:取初产卵接入不同剂量(0、100、200、500、1 000 mg/kg)镉中毒小鼠尸体上,于(25.0±0.5)℃光照培养箱内饲养,对其幼虫体长变化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大头金蝇幼虫体长在取食期极显著线性增长后,在离食期显著降低。就取食期幼虫而言,镉在≤200 mg/kg下可略微促进幼虫体长的增长,但在≥500 mg/kg下可极显著地抑制体长的增长并延长其幼虫的发育历期。结论:镉对大头金蝇幼虫体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微量元素(TE)变化与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死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22分的严重创伤家兔模型,观察伤后12 h、36 h、60h、6 d、9 d、14 d、21 d、28 d家兔的内脏形态学改变,同步检测血Zn、Se、Cu、Fe含量及其相关酶和产物GPX、SOD、MPO、MDA含量变化,以及血AST、ALT、Cr、BUN等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结果:重伤后血Zn、Fe、Se含量明显下降,持续2~3周.GPx活性明显下降,持续1周;SOD活性伤后1 d下降,之后快速升高;MPO活性1周内升高,之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MDA含量第3天开始升高,第6天达高峰.严重创伤组家兔伤后3~6 d死亡率为26%,血生化指标符合MODS,病理学检查符合MOF改变.结论:严重创伤可引发血Se、Fe、Zn等急性TE缺乏及其相关酶活性和代谢产物变化,提示TE可能参与MODS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输注预防和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严重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引起出血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制品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因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而面临出血危险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但HFRS患者病情急、危、重、引起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发症多,涉及全身各系统,笔者在以往综合性止血治疗的基础上,对血小板计数<30×109/L并有严重出血的患者,加用血小板治疗性输注;对血小板计数<30×109/L,并皮肤粘膜出血征兆或/和重要脏器出血先兆时,予以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取得了较好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道感染55例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肠道感染病例分离出的病原菌菌谱及药敏试验情况 ,为临床应用有效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鉴定 ,K-B法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占 2 3 .64 % ,革兰阴性菌感染占 76.3 6% ,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占 2 1 .82 % ,福氏 2型痢疾杆菌 1 8.1 8% ;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敏感性较高 ,均为 75% ,福氏 2型痢疾杆菌对抗生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钠和氟哌酸敏感性较高 ,分别为 80 %、70 %、70 %和 60 %。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的主要抗生素有头孢三嗪钠、头孢拉啶、洛美沙星、氯霉素、头孢哌酮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嗪酸、苯唑青霉素和利福平 ,革兰阴性菌敏感的主要抗生素有痢特灵、氟哌酸、头孢他定、氟嗪酸、利福平、强力霉素和呋喃妥因。结论 :本组肠道感染病例病原菌优势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其主要敏感抗生素是呋喃类、喹诺酮类二代和头孢三代。  相似文献   
10.
李晟琰  王典  李连茂  张愈东 《中国药房》2013,(18):1657-1659
目的:探讨对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药学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12月外科围术期500份病历作为非干预组;在实施一系列药学干预措施后,另选取2012年1-6月外科围术期500份病历作为干预组。分析两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由84.80%下降为29.60%,选药以第1代头孢菌素为主,术前0.5~2h预防用药比例由77.59%提高到94.59%,其他不合理应用现象较非干预组明显减少。结论:围术期实施药学干预,可以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明显降低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率,缩短抗菌药物应用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