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目的:探讨TIMP-3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特点。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方法观测不同浓度TIMP-3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①不同浓度(10~100ng/ml)的TIMP-3处理HUVEC细胞不同时间(1~7天)后,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现明显的剂量和时效依赖关系。②经TIMP-3处理后,HUVEC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主要表现为有丝分裂计数降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移行抑制率增加。③细胞生长减慢,TIMP-3能有效抑制G1、S期的细胞;抑制细胞从G2期进入M期;同时促进细胞的凋亡等。结论:TIMP-3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进而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魏酸(ferulic acid)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加重哮喘大鼠呼吸道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干预机制。方法SPF级12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哮喘模型组、PM_(2.5)染毒组(6.0 mg/kg)、阳性对照组(6.0 mg/kg PM_(2.5)+0.1mg/kg地塞米松)、PM_(2.5)+阿魏酸低剂量组(19.4mg/kg)、PM_(2.5)+阿魏酸中剂量组(38.8 mg/kg)、PM_(2.5)+阿魏酸高剂量组(77.6mg/kg),以卵清蛋白(OVA)皮下注射建模,气管滴注PM_(2.5),阿魏酸或地塞米松灌胃,OVA雾化,实验连续34 d,以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的含量,以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mad2和Smad7含量,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的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PM_(2.5)染毒组血清的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与PM_(2.5)染毒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PM_(2.5)+阿魏酸低、中剂量干预组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力升高;PM_(2.5)+阿魏酸低、中剂量干预组血清MDA含量均低于PM_(2.5)+阿魏酸高剂量组,PM_(2.5)+阿魏酸中剂量组血清SOD活力高于PM_(2.5)+阿魏酸高剂量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含量增加(P0.05),而Smad7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PM_(2.5)染毒组肺组织TGF-β1、Smad3含量增加(P0.05);与PM_(2.5)染毒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PM_(2.5)+阿魏酸低、中剂量组肺组织TGF-β1、Smad2、Smad3含量降低(P0.05),Smad7含量增加(P0.05);PM_(2.5)+阿魏酸低、中剂量组肺组织Smad7含量均高于PM_(2.5)+阿魏酸高剂量组(P0.05)。结论表明一定浓度的阿魏酸能够有效拮抗PM_(2.5)对哮喘大鼠呼吸道损伤作用,可以通过减轻氧化损伤,重新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侵袭性真菌感染尤其是念珠菌感染病例持续增高。由于唑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念珠菌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使得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在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中,麦角甾醇合成通路上ERG11基因的突变和高表达被视为念珠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而ERG11基因突变和高表达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或氯胺酮预先给药对降低依托咪酯注射后肌颤发生的有效性。方法  75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中耳显微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n=25)、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0.5 μg/kg,n=25)给药和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0.5 mg/kg,n=25) 。给药1 min后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记录依托咪酯注射后2 min内肌颤发生情况;记录以下各时间点的心率和血压变化:麻醉前(T0)、预先给药后1 min (T1)、依托咪酯注射后2 min (T2)、罗库溴铵注射后1 min (T3)、喉罩置入后即刻(T4);记录呼吸抑制和罗库溴铵注射痛等不良事件。结果  瑞芬太尼组患者肌颤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最低,氯胺酮不能降低肌颤的发生(P=0.004 8);时间和分组交互作用显示血压(P=0.030 7)和心率变化(P=0.0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瑞芬太尼导对呼吸的抑制程度最显著(P<0.000 1);瑞芬太尼和氯胺酮均降低罗库溴铵注射痛(P<0.000 6)。结论  瑞芬太尼0.5 μg/kg预先给药可有效降低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颤和罗库溴铵注射痛,对循环和呼吸有抑制作用。氯胺酮0.5 mg/kg预先给药不能降低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颤,可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ERG11基因突变、高表达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氟康唑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实验菌株的ERG11基因,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突变位点;抽提实验菌株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RT-PCR)法检测ERG1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24株临床菌株中,共检测出ERG 11基因存在24个同义突变位点和5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E174A、T123I、V234F为新发位点;白念珠菌ERG11基因在耐药组中的表达量高于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生错义突变的白念珠菌耐药株ERG1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发生错义突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念珠菌ERG 11基因的5个错义突变A114V、E174A、T123I、Y132H、V234F可能与氟康唑耐药形成有关;ERG11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与氟康唑耐药有关;ERG11基因的错义突变可能对该基因的高表达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ACS患者血清中TSP-1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8例因胸痛住院患者经CAG和IVUS检查后分为稳定性斑块组(A组),不稳定性斑块组(B组),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PCI术前后患者血清TSP-1浓度进行连续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B两组TSP-1浓度在各时间点均高于C组,且B组升高更明显;A、B两组TSP-1均于PCI术后即刻迅速下降,术后2h又缓慢升高,24h出现小的峰值,然后缓慢下降;出院时三组TSP-1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TSP-1是诊断ACS的较好的炎性标志物,对ACS的分层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局部温热对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激发部位朗格汉斯细胞(LC)数目和形态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致敏前3 d加热组、致敏同时加热组和致敏2 d后加热组,每组20只。分别于致敏前3 d、致敏同时和致敏2 d后在背部致敏部位施以37 ℃、39 ℃、41 ℃、43 ℃的局部温热(各5只)20 min。同时设立5只致敏-不加热组作为对照。于小鼠右耳背侧激发后2 d,分离右耳背侧表皮,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LC的数目和形态变化。结果 随所施温度的升高,LC数目在致敏前加热组逐渐减少,37 ℃、39 ℃、41 ℃、43 ℃依次为(321.83 ± 41.81)、(251.12 ± 16.29)、(191.41 ± 28.7)、(128.33 ± 77.61)个/m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致敏同时加热组逐渐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致敏后加热组也逐渐增多,依次为(320.83 ± 113.6)、(398.33 ± 31.91)、(437.83 ± 29.78)、(477.25 ± 86.79)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无论致敏前3 d、致敏同时和致敏2 d后施以不同温热条件,LC的树突随所施温度升高呈增多、增长的趋势;但在43 ℃条件下,其趋势略有下降。结论 致敏部位的局部温热对激发部位LC形态和密度有影响,可能与接触性超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本次研究希望对其在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在口腔修复学本科教育中组织翻转课堂教学,并在课后对参与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满意度及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统计研究。结果86%的学生认为通过翻转课堂增加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与此同时55%的学生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他组的展示内容,并且强调了教师在翻转课堂过程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结论翻转课堂是一种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何组织更加高效的课前学习,进行课程设计等等问题仍然值得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喉癌术后谵妄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蛋白和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纳入126例因喉癌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共有18例发生术后谵妄(术后谵妄组)。以年龄和疾病累计评分作为匹配条件,共有50例未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进入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的血清 PPAR-γ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术前2组患者的血清 PPAR-γ、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谵妄组患者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2)。术后第1天,术后谵妄组患者血清PPAR-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46),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0 1),皮质醇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00 9),2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喉癌术后谵妄患者处于炎症促发状态,PPAR-γ、IL-6和皮质醇可能参与术后谵妄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步态矫正训练对老年糖尿病危险足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10月在上海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危险足患者88例,采用抽签法将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干预过程中,观察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共85例,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社区常规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步态矫正训练,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左、右足足底压力相关指标(峰值压力、冲量和最大力)。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左、右足的峰值压力、冲量及最大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态矫正训练可降低老年糖尿病危险足患者左、右足的峰值压力、冲量及最大力等足底压力相关指标,改善下肢功能,预防及减少足溃疡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