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抗乙肝表面抗原中草药的筛选(体外及树鼠句动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性的中草药.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动物实验采用本室自己建立的乙型肝炎树鼠句感染模型.结果:通过体外试验,从200种常用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较明显抑制HBsA活性的5种药物,它们分别是珍珠草(叶下珠)、桑椹子、五倍子、丹参和仙茅,这5种药物可使HBsAg滴度从1∶327 68降至1∶16.进一步在树鼠句体内进行抗乙肝病毒抑制试验,仅有珍珠草和五倍子有清除HBsAg的作用.结论: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均表明珍珠草及五倍子有较强抗HBsAg作用,值得进一步作临床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AIMTB和T-SPOT检测方法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群中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022年9~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HIV感染者的血样标本,使用雷德AIMTB、迪奥T-SPOT和凯杰QFT三种方法进行检测,以QFT作为参照对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 AIMTB方法检出阳性率为54.6%,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4.72%、76.19%;T-SPOT方法检出阳性率为57.6%,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73.02%。AIMTB方法和T-SPOT方法与QFT方法比较结果具有一致性(P<0.001)。结论 AIMTB方法和T-SPOT方法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与QFT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可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南宁市2000年12月-2002年11月67,342名新生儿进行主动监测。疑似病例作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和血、CSF细菌分离培养。脑膜炎患婴进行动态评估与定期随访。结果 临床细菌性脑膜炎47例,发病率69.8/10万,农村病例占76.6%;明显高于城区;≤7天新生儿占61.7%,其中2天内占34.0%;医源性感染占6.4%。临床表现不典型,CSF中WBC中位数(M)=46×106/L,蛋白中位数(M)=1.83 g/L,WBC数与蛋白定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5308 t=4.2015 P<0.001)。CSF培养出病原菌4例(8.5%),阳性率低可能与检测前使用抗生素病例较多有关。血培养阳性率29.8%,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病死率25.5%,后遗症发生率48.6%。结诊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围产儿感染的防治和控制医源性感染。致病原流行病学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影响成人疫苗接种率的有关社会经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广西河池市2个城镇,对5~60岁登记在册居民按有对照的组群随机抽样原则进行伤寒Vi疫苗和A群流脑疫苗的大规模接种;比较接种者的人口学和社会经济特征与接种率的关系。结果 应接种对象118071人,实际接种92476人,接种率为78.32%,其中伤寒Vi疫苗76.87%;流脑疫苗79.69%。城市接种率为77.29%,农村接种率为80.58%;5~9岁接种率最高,为89.65%;20~29岁组最低,仅为69.07%;男女接种率分别为79.07%和82.11%;高收入住户人群接种率最高达到90%左右;18~60岁人群中,按受教育程度分析以“小学毕业”人群接种率最高,为78.34%;按居住单元分析,学生的人群接种率最高,达92.01%,私营业主和退休人群接种率最低,分别为69.71%和68.82%;居住未满1年者的人群接种率最低.为62.5%.居住1~2年者接种率最高,为84.47%。结论 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居住年限以及城乡差别对接种率并无直接影响;流动性大、老年人是影响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特征变化,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历史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及三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 20世纪50~70年代为广西痢疾高流行期,年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痢疾高流行地区逐步从广西中部和西北部向东部和南部转移和蔓延;每年3~9月为广西痢疾流行高峰期,但随着发病率下降,季节流行特征逐渐减弱;儿童、农民和学生人群报告痢疾病例较多,0~4岁组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最高,男性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已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和季节分布特征已经不明显,但儿童、农民和学生等职业人群和低年龄人群仍然是痢疾高发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痢疾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广西青少年出现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延误(就诊和确诊延误)情况及对疗效的影响,分析发现延误(就诊和确诊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0-2015年广西登记管理的10~19岁新发涂阳肺结核,对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不同延误水平指标、预后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2 196例青少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误时间中位数为36 d,确诊延误时间中位数为1 d。治愈2 122例,治愈率为9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就诊延误时间短,学生发生就诊延误时间较长的风险小于非学生患者。肺部有空洞患者就诊延误时间较长(OR=1.31,95% CI:1.10~1.57,P=0.002)。少数民族外地人口患者来源为转诊和追踪到位和肺部有空洞的患者发生确诊延误时间较长。治疗管理方式为全程督导和服药满6个月的患者治愈率更高。结论 广西青少年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延误时间低于普通人群,治愈率高于国家规划指标要求。就诊延误与患者职业、肺部空洞有关,确诊延误与民族、患者来源及肺部空洞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区)级85名结核病防治人员工作满意度,为稳定结防队伍,提高结防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广西6个县(区)的85名结防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防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为40.3%;结防人员对8个单项内容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结防人员素质(62.4%)、结防人员培训(52.9%)、结防人员数量(42.2%)、现有工作设备(41.2%)、结核门诊环境(37.6%)、感染控制工作(36.5%)、结防工作负荷(36.5%)、结防人员待遇(12.9%)。不同年龄结防人员的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8,P=0.020),≤38岁组结防人员的工作总体满意度低于〉38岁组结防人员。结论:广西县(区)级结防人员工作满意度有待提高。应重视结防人力资源建设,改善结防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不断健全结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广西耐药结核病可疑者筛查结果分析,了解可疑者耐药、耐多药疫情现状与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耐药结核病可疑者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57例患者有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贵港和贺州等7个市。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占患者总数的5.0%(33/657),而在新患者中占3.4%(12/348),在复治患者中占6.8%(21/309)。新患者总耐药率为19.6%(66/336),复治患者总耐药率为56.3%(162/288);新患者耐多药率为7.7%(26/33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41.3%(119/288),广泛耐多药率0.7%(2/288)。桂林市复治患者单耐利福平(RMR-TB)率高达18.8%(6/32)。结论广西结核病耐药可疑者耐药率、耐多药率高,个别市RMR-TB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调查了解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传播途径,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诺如病毒RNA检测以及细菌分离培养常规方法。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生病例444例,其中犯人360例,同时波及周围村屯及矿区工人;首例9月18日,末例10月7日,高峰在9月25~26日,不同区域流行时间不一致;病例分布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病例以成人为主;临床表现较轻,病程多在2~3天,有一定自限性;血常规多正常,大便常规均无异常;26份粪便标本中24份诺如病毒RNA检测阳性,1份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3份同时检出诺如病毒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结论证实此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传播途径主要系生活接触传播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学校内细菌性肠遗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时间的因素,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收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2001—2004年广西发生于学校的55起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和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并以流行时间为应变量,以病种、学校等级等8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55起暴发疫情中伤末副伤寒31起、细菌性痢疾13起、感染性腹泻11起,流行时间分别为23d、14d和11d,罹惠率在0.25%-34,7%之间;多数发生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学校当中(占87.27%),阻高中和初中为主(占81.25%);水型传播多见(占67.27%);发现X6(首例与疫情报告时间间隔)、X8(重视程度)、X2(学校等级)、X1(病种)、X7(病例隔离措施)和X5(传播途径)等6个因素进入方程。由此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结论及时报告疫情、加强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及早采取和落实病例的隔离措施是迅速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等级较高的学校发生水型传播引起的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时尤要注意加强各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