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特征变化,为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历史疫情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50~2009年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及三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 20世纪50~70年代为广西痢疾高流行期,年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痢疾高流行地区逐步从广西中部和西北部向东部和南部转移和蔓延;每年3~9月为广西痢疾流行高峰期,但随着发病率下降,季节流行特征逐渐减弱;儿童、农民和学生人群报告痢疾病例较多,0~4岁组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最高,男性人群报告痢疾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广西痢疾流行强度已处于较低水平,地区和季节分布特征已经不明显,但儿童、农民和学生等职业人群和低年龄人群仍然是痢疾高发人群,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进一步降低痢疾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区)级85名结核病防治人员工作满意度,为稳定结防队伍,提高结防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广西6个县(区)的85名结防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防人员工作总体满意度为40.3%;结防人员对8个单项内容的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结防人员素质(62.4%)、结防人员培训(52.9%)、结防人员数量(42.2%)、现有工作设备(41.2%)、结核门诊环境(37.6%)、感染控制工作(36.5%)、结防工作负荷(36.5%)、结防人员待遇(12.9%)。不同年龄结防人员的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8,P=0.020),≤38岁组结防人员的工作总体满意度低于〉38岁组结防人员。结论:广西县(区)级结防人员工作满意度有待提高。应重视结防人力资源建设,改善结防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不断健全结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广西耐药结核病可疑者筛查结果分析,了解可疑者耐药、耐多药疫情现状与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耐药结核病可疑者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57例患者有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贵港和贺州等7个市。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占患者总数的5.0%(33/657),而在新患者中占3.4%(12/348),在复治患者中占6.8%(21/309)。新患者总耐药率为19.6%(66/336),复治患者总耐药率为56.3%(162/288);新患者耐多药率为7.7%(26/33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41.3%(119/288),广泛耐多药率0.7%(2/288)。桂林市复治患者单耐利福平(RMR-TB)率高达18.8%(6/32)。结论广西结核病耐药可疑者耐药率、耐多药率高,个别市RMR-TB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腹泻病患者就诊和治疗情况,了解其诊治行为特征和治疗费用负担.方法 从腹泻病发病率较高的柳州市和罗城县城乡居民中搜集腹泻患者,调查腹泻病患者诊治行为和治疗费用使用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泻病患者就诊率为28.28%(125/442);50.91%(225/442)的患者购药在家治疗,20.81%(92/442)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腹泻患者以就诊村/个体诊所和乡镇/社区医院为主,就诊率冬季高于夏季(P<0.001);<5岁儿童就诊率较高;腹泻病例就诊治疗费平均41元,其中,门诊40元,住院533.5元,村/个体诊所20元,乡镇/社区医院99.5元,县级以上医院100元;在家自治费平均3元;就诊治疗费高于在家自费治疗(P<0.001),住院治疗费高于门诊治疗费(P<0.001);在乡镇/社区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就诊治疗费高于村/个体诊所(P<0.001).结论 腹泻病以就诊基层医疗机构为主,病后就诊率偏低,而治疗费并不低;应采取措施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的就诊意识,并加大基层卫生服务和腹泻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以有效降低腹泻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5.
两起城乡结合部大专院校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了解两起位于城乡结合部大专院校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以及实验室菌株的分离、鉴定、药敏等常规方法。结果:柳州A校和桂林B校分别发生甲型副伤寒病例141例和320例,以学生为主,罹患率分别为7.10%和8.78%;流行时间分别达5个月和3个月,均有两个高峰;柳州A校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桂林B校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为主;两校共从病人的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到250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氟哌酸等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在80%~90%以上,但菌株的敏感性普遍比前两年有降低的趋势,强力霉素的敏感率低于40%。结论:学校卫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是广西近年伤寒、副伤寒爆发疫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而切实改善城乡学校的卫生状况、加强防病知识的宣传以及加强对早期爆发点的处理和传染源的管理等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抗乙肝表面抗原中草药的筛选(体外及树鼠句动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性的中草药.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动物实验采用本室自己建立的乙型肝炎树鼠句感染模型.结果:通过体外试验,从200种常用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较明显抑制HBsA活性的5种药物,它们分别是珍珠草(叶下珠)、桑椹子、五倍子、丹参和仙茅,这5种药物可使HBsAg滴度从1∶327 68降至1∶16.进一步在树鼠句体内进行抗乙肝病毒抑制试验,仅有珍珠草和五倍子有清除HBsAg的作用.结论: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均表明珍珠草及五倍子有较强抗HBsAg作用,值得进一步作临床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影响学校内细菌性肠遗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时间的因素,提出针对性控制对策。方法收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2001—2004年广西发生于学校的55起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和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并以流行时间为应变量,以病种、学校等级等8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55起暴发疫情中伤末副伤寒31起、细菌性痢疾13起、感染性腹泻11起,流行时间分别为23d、14d和11d,罹惠率在0.25%-34,7%之间;多数发生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学校当中(占87.27%),阻高中和初中为主(占81.25%);水型传播多见(占67.27%);发现X6(首例与疫情报告时间间隔)、X8(重视程度)、X2(学校等级)、X1(病种)、X7(病例隔离措施)和X5(传播途径)等6个因素进入方程。由此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结论及时报告疫情、加强各级领导和部门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及早采取和落实病例的隔离措施是迅速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措施;等级较高的学校发生水型传播引起的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时尤要注意加强各项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宁市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南宁市2000年12月-2002年11月67,342名新生儿进行主动监测。疑似病例作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和血、CSF细菌分离培养。脑膜炎患婴进行动态评估与定期随访。结果 临床细菌性脑膜炎47例,发病率69.8/10万,农村病例占76.6%;明显高于城区;≤7天新生儿占61.7%,其中2天内占34.0%;医源性感染占6.4%。临床表现不典型,CSF中WBC中位数(M)=46×106/L,蛋白中位数(M)=1.83 g/L,WBC数与蛋白定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5308 t=4.2015 P<0.001)。CSF培养出病原菌4例(8.5%),阳性率低可能与检测前使用抗生素病例较多有关。血培养阳性率29.8%,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病死率25.5%,后遗症发生率48.6%。结诊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围产儿感染的防治和控制医源性感染。致病原流行病学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小儿流感嗜血杆菌(Hi)性脑膜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与国际疫苗研究所合作开展的Hi性脑膜炎监测网络,对符合筛检标准的疑似脑膜炎患儿进行评估、调查和采样,收集病例的病案、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例Hi性脑膜炎患儿起病急,临床症状体征较重,脑脊液(CSF)均有异常,均从血和CSF中分离到Hi,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无死亡;均发生在2岁以内,发病时间分别为夏、秋和冬季,病例为散发,无二代病例发生,均来自农村,生活条件不安定,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经济较困难,人院前有1至多次在个体诊所就诊和自行服用药物史。结论 Hi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较重,是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疾病,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生活不安定的小儿尤其要警惕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诊断依据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诊断依据,从而了解真实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在我区A~E5市(县)内对各医疗单位2002年8~12月期间填报疫情报告卡的伤寒、副伤寒病例按调查表回原医疗机构对其诊断依据、实验室结果、菌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4例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临床”和“临床 血清学”的诊断率均为39.8%,“病原学”诊断率为17.8%,“临床 流行病学”诊断率为2.8%。病原学诊断率以A地为高(49.0%),其它4地在0%~9.1%之间;分离病原以甲型副伤寒的比例为高(占93.7%)。有病原分型诊断的占59.6%,其中伤寒占33.6%,副伤寒占26.0%;未分型占40.4%。234例无病原学诊断、依靠血清学诊断的病例中有107例肥达氏反应结果与区分的诊断不相符(占45.7%);肥达氏阳性的细菌学符合率为23.5%.47.1%培养阳性患者其肥达氏结果为阴性,20.6%肥达氏阳性的患者其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应提高各医疗机构报告病例病原学诊断的比例,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其诊断水平和统一诊断标准,提高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肥达氏反应在伤寒副伤寒的诊断中存在其局限性,病例的诊断及现场疫情控制急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快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