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总结该院肾活检穿刺的标本,了解辽宁地区肾脏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1997年5月-2004年12月在该科行肾活检的1295例肾脏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肾小球疾病仍占该组病例的绝大多数,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占76.4%,继发性肾小球肾炎(SGN)占19.0%,间质性肾病3、4%,肾移植相关的肾脏疾病占0.7%。PGN中男女发病率之比1.49:1,SGN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1.51。两者高发年龄均为15-44岁。结论 辽宁地区肾脏病病理类型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N是最常见的PGN;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是最常见的SGN。PGN男性发病率高,SGN中女性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
口服醋酸钙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血症的作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110001)栗霄立王力宁周希静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尿磷排出减少,可导致高磷血症,相继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及软组织钙化。故降低血磷在慢性肾衰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除...  相似文献   
3.
狼疮性肾炎的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110001)王凤君*李子龙栗霄立王力宁周希静迄今为止,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原因的认识尚不统一,绝大多数人认为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我科自1989年5月至1997年9月住院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透析肾脏病患者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设计,对759例非透析肾脏病患者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得分〉17分为抑郁状态(抑郁组)269例;≤17分为非抑郁状态(非抑郁组)490例。比较2组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应用激素方面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非抑郁组35.44%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组患者在家庭收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而年龄、血型(A型)、碳酸氢根和补体C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透析肾脏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家庭收入与抑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低碳酸氢根、补体C3、血型(A型)是抑郁的危险因素,年龄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特征和演变,旨在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周龄雄性KKAy小鼠和C57BL/6小鼠各20只,分别于8周龄、20周龄测定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并留取肾脏标本,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其肾脏病理特点。结果 ①不同周龄KKAy小鼠体重、随机血糖均高于对照组C57BL/6小鼠(P<0.05)。② 20周龄KKAy小鼠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高于8周龄KKAy小鼠和对照组C57BL/6小鼠(P<0.05)。③20周龄KKAy小鼠,光镜下肾小球面积增大,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系膜基质增生,可见硬化结节;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突部分扁平、融合。结论 20周龄KKAy小鼠出现肥胖、高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及典型的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是研究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非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对肾实质性高血压(RHT)知晓、治疗及控制情况,为RHT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统一方案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辽宁地区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或住院的RHT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40例入选患者中345例(78.4%)知道自己惠有肾脏病所致的高血压,162例(36.8%)接受规律药物治疗,仅7.2%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以130/80 mm Hg为标准)(1 mm Hg=0.133 kPa).标准为140/90 Inrn Hg时,控制率也仅有21.6%.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RHT及长期治疗认识不足.肾功能对控制率影响明显.RHT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不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结论 对RHT患者降压治疗要做好知识普及工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长期监测、指导.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白鼠狼疮性肾炎易感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西兰白鼠 (NZW)狼疮性肾炎 (LN)的遗传易感基因。  方法 :建立 (NZBxNZW )F1xNZB回交小鼠模型 ,采用覆盖小鼠除性染色体以外全部 19条染色体的多态性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 (QTL)分析进行基因定位 ,并应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方法比较LN易感基因的多态性 ,将小鼠的累积蛋白尿定性作为LN的表现型。 结果 :QTL分析结果显示 ,(NZBxNZW)F1xNZB回交小鼠LN易感基因位点分别与NZW小鼠第 11染色体微卫星遗传标记D11Mit2 6 3及 17染色体微卫星遗传标记D17Mit6 1肯定连锁 (Lod值 >3)。D11Mit2 6 3位点附近存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3基因 ,D17Mit6 1位点附近存在 (TNF)α和H 2基因。同时携有D17Mit6 1基因B/W型和D11Mit2 6 3基因B/W型两个易感基因位点组的蛋白尿的阳性率比单基因组增高。  结论 :NZW来源的Csf3基因及TNFα(或H 2 )基因是新西兰小鼠LN重要的易感基因。易感基因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根据女性基础体温变化规律设计的单片机人体生理周期检测仪,并给出了逻辑框图及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近曲小管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IgA肾病(IgAN)中的上调机制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的小鼠系膜细胞(MC)与不同浓度的多聚IgA(AIgA)(10~250 mg/L)共孵育48 h,取上清作为AIgA-MC介质。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AIgA、AIgA-MC介质、中和性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体及重组鼠TNF-α刺激小鼠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系mProx和通过转染稳定表达人L-FABP (hL-FABP)基因的mProx (mProx-L)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的hL-FABP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中的hL-FABP蛋白和4-羟壬烯醛 (4-HNE)修饰蛋白的表达。 结果 (1)AIgA-MC介质显著上调mProx-L细胞的hL-FAB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 < 0.01),而AIgA刺激不能上调hL-FABP的表达。(2)中和性抗TNF-α抗体(终质量浓度为1和5 mg/L)的预孵育可以显著抑制AIgA-MC介质对hL-FABP蛋白表达的上调效应(P < 0.05和P < 0.01)。(3)重组鼠TNF-α(终质量浓度为50 和250 ng/L)呈剂量依赖性显著上调hL-FABP蛋白的表达(P < 0.01)。(4)AIgA-MC介质刺激后, mProx-L细胞4-HNE修饰蛋白和MCP-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Prox细胞(P < 0.05和P < 0.01)。 结论 IgAN中系膜细胞源性TNF-α可以诱导肾小管L-FABP表达的上调。肾小管高表达的L-FABP抑制了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发挥了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L-PS是否可以在预防衰老相关肾脏疾病中发挥有益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进行实验的SAMP8小鼠(60周龄)60只,将大鼠根据随机分为两组GL-PS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0只。空白对照组不参与建模,GL-PS组采用高糖处理TCMK-1细胞,构建体外衰老细胞模型。GL-PS组给予100 mg/kg灌胃处理30 d,空白对照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选择同期正常衰老SAMP1小鼠30只,设为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处理。对比各组小鼠肾脏组织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表达。筛选了特异性靶向SIRT1的siRNA以验证SIRT1在GL-PS缓解肾脏细胞衰老中的作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老化的SAMR1小鼠相比,快速老化小鼠SAMP8肾脏组织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表达明显上调,提示快速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表皮间质转化(EMT)和衰老明显增加。经过GL-PS处理后,快速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蛋白水平被显著抑制。而且,GL-PS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老化小鼠肾脏组织中SIRT的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沉默SIRT1可以显著降低TCMK-1细胞中α-SMA、Zeb1、P16和P21的蛋白水平,即使是在GL-PS预处理的条件下。结论灵芝多糖缓解衰老和EMT过程主要是通过上调SIRT1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