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6篇
  免费   768篇
  国内免费   498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638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2320篇
内科学   1183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5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60篇
综合类   4913篇
预防医学   1847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1629篇
  20篇
中国医学   1961篇
肿瘤学   375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37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941篇
  2013年   647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788篇
  2010年   736篇
  2009年   731篇
  2008年   754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705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71篇
  1998年   469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459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81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207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就医行为选择在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间的差异,为合理引导结直肠癌患者适宜就医及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018年1月-2019年12月17家三级甲等医院21894例首诊结直肠癌成年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EmpowerStats 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18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就诊于中医院的有862例(3.93%),西医院的有8723例(39.85%),肿瘤专科医院的有12309例(56.22%)。对于不同医疗机构,男性占比均大于女性,58-68岁患者占比最大。且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医疗付款方式及肿瘤分期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P<0.001)。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结直肠癌Ⅲ期患者占比最大,而就诊于中医院患者中结直肠癌Ⅳ期最多。从地域分布来看,异地就诊比例(57.32%)大于本地,且就诊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中73.66%来自外地。患者来源前三名分别是北京市、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而在北京市内,西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西城区,中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海淀区、朝阳区及丰台区,肿瘤专科医院则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丰台区。结论 应大力倡导年轻以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向中医院分流,充分施展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优势;发挥三级医院带动作用,建立对口帮扶医院,减少不必要的跨省流动及提倡结直肠癌的早筛早治,以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胎儿贫血致胎儿水肿的病例进行经脐静脉宫内输血治疗,输血孕周21+6~30+5周,输血量为15~60 ml,输血1~2次。结果:宫内输血后胎儿贫血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MCAPSV值4例降低,1例未改变,1例增高。胎儿腹水及水肿4例消失或减轻,1例无改善,1例继续加重。分娩4例新生儿3例存活,随访其身高、体重及神经行为发育均正常,1例新生儿RDS死亡,2例胎死宫内。结论:宫内输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胎儿宫内治疗手段。输血后的胎儿成活率与其本身的疾病状态有关,明确胎儿贫血、水肿原因及掌握宫内输血适应证对改善胎儿预后有直接关系。在胎儿水肿原因不明时仅靠宫内输血改善贫血并不能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视觉质量变化,探讨其变化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中低度近视患者23例46眼行SMILE术,术前及术后24 h超早期行主观视觉质量问卷,测量最佳矫正视力的全程视力(远视力5 m,中视力60 cm,近视力33 cm)、对比敏感度(CS)、眩光敏感度(GS)及集合近点(NPC)和调节幅度(AA)。结果视觉质量主观问卷显示术后超早期主观视觉质量较术前下降(P=0.001)。术后裸眼视力(UCVA)明显提高(P=0.0001)。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远视力没有变化(P=0.096),而中视力和近视力均较术前下降(P=0.039,0.003)。术后CS、GS降低(PCS=0.0001,PGS=0.04),NPC、AA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68,0.13)。结论SMILE术后超早期患者可获得预期理想远视力,但中、近视力尚未恢复。超早期中出现的异常视觉质量改变可能与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质链服务在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观察组行品质链服务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服务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于康复指导、健康教育、入院接待等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7%vs 6.8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患者采取品质链服务模式,能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1年发布了关于修订六味地黄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其中新增了六味地黄制剂13项不良反应的内容。国家药监局提醒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1年5月2日前备案新说明书,并在备案后9个月内更换已出厂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也就是说,自今年2月起,新出品的六味地黄制剂必须使用新的说明书。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管癌发病谱以鳞癌为主,及时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延长生存期尤为重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内镜切除、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但不同临床分期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就食管鳞癌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呼吸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儿科就诊的3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依据自愿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175例接受头孢类抗炎药物(头孢孟多酯钠)治疗,研究组1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评价疗效,记录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43%明显高于对照组87.43%(P0.05);研究组肺啰音、咳嗽、发热、气喘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氧分压(PaO_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干扰素-γ(IFN-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推拿联合穴位贴敷,症状改善所需时间更少,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得以大幅改善,TNF-α、CRP、IFN-γ水平更好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疗效增进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112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的结直肠癌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长径[<5 cm和≥5 cm分别为37.75%(211/559)、52.26%(289/553),χ^2=23.666,P<0.01]、大体类型[浸润、溃疡、蕈伞、隆起分别为37.04%(20/54)、47.52%(432/909)、34.33%(23/67)、69.51%(57/82),χ^2=13.787,P=0.003]、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分别为34.11%(102/299)、49.00%(317/647)、48.80%(81/166),χ^2=19.771,P<0.01]、错配修复缺陷(dMMR)[是和否分别为26.34%(64/243)、50.17%(436/869),χ^2=43.996,P<0.01]、神经侵犯[是和否分别为48.17%(421/874)、33.20%(79/238),χ^2=16.954,P<0.01]、脉管侵犯[是和否分别为79.16%(338/427)、23.65%(162/685),χ^2=327.493,P<0.01]以及术前癌胚抗原(CEA)[阳性(≥5 mg/ml)和阴性(<5 mg/ml)分别为52.87%(249/471)、39.16%(251/641),χ^2=20.162,P<0.01]和CA199[阳性(≥35 U/ml)和阴性(<35 U/ml)分别为59.33%(124/209)、41.64%(376/903),χ^2=21.465,P<0.01]分层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侵犯和术前CA199阳性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13.006,95%CI 9.329~17.276,P<0.01;OR=2.194,95%CI 1.513~3.181,P<0.01),dMMR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0.279,95%CI 0.190~0.411,P<0.01)。结论脉管侵犯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的检测可以作为预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为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评价天津市各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寻求有效的资源配置措施和方法,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天津市16辖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效率评价。结果天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不高,仅有5辖区达到了规模最优,多数区非DEA有效,且投入过剩与产出不足并存。结论为了达到最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政府及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有效地完善、落实相关政策,优化资源投入结构,统筹地区差异,加强资源供给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