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高分子溶液雾上测地线点线为旋节线的测定方法及其实验装置,测定了环己烷-聚苯乙烯,甲基环己烷-聚苯乙烯系统的雾点线和旋节线,经与文献数据比较,表明本方法及其装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三乙烯四胺对聚氯乙烯(PVC)进行改性,合成一系列胺化产物,并经硫酸二甲酯季铵化,得到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电荷密度、特性粘度和Zeta电位等测定,研究了该高分子絮凝剂的结构与相关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可以改变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量和电荷密度,以适应各种应用条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表面相Gibbs-Duhem方程的基础上,结合两个简单的表面模型,建立了一个能由体相性质及纯物质的表面张力推算二元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新方程。经过216个系统的广泛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在没有二元数据及可调参数的条件下,有一半以上系统的表面张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均方差小于0.5×10~(-3)N·m~(-1),约四分之三的系统小于1.0×10~(-3)N·m~(-1)。但对水溶液及某些有强烈缔合作用的二元系的推算的误差较大。新方程为建立更全面的预测混合物表面张力的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高分子溶液雾点线和旋节线的测定方法及其实验装置,测定了环己烷-聚苯乙烯(M_w=190000;M_w/M_n=1.04)、甲基环己烷-聚苯乙烯(M_w=37900;M_w/M_n=1.01)系统的雾点线和旋节线,经与文献数据比较,表明本方法及其装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数法测定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两亲嵌段共聚物系列样品的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值,其数值与分子中亲水基团的体积分数(φEO)呈线性变化规律。以Γ-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描述聚乳酸链中单个聚乳酸链节对HLB的贡献,则聚乳酸链的有效链长可由Γ-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求得,由此得到了用基团贡献法估算此类共聚物HLB的方法,HLB计算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97,与其实验测定误差相当,比常用的Griffin方法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采用吊环法测定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 S,1 000 mm2/s)在甲苯、环己烷、丁酮以及环己烷和丁酮混合溶剂中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关系。在P rigog ine-D efa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高分子链节有效浓度的概念,获得了相应的计算高分子溶液表面张力的改进模型,该改进模型对实验数据关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59%;对PDM S(1 000 mm2/s)在丁酮-环己烷混合溶剂体系的表面张力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44%。  相似文献   
7.
实验测定了3种高聚物在不同溶剂及混合溶剂中较宽浓度范围内溶液的粘度。对Lyons—Tobolsky方程中的[η],k′M,b分别引进了包含高聚物和溶剂溶解度参数的经验关系式,在较宽浓度范围内对高聚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液粘度数据进行了关联,平均相对误差为6.3%;同时对混合溶剂体系的粘度进行了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11.8%。  相似文献   
8.
以生物可降解的树状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采用透析的方法制备了雷帕霉素缓释胶束。通过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载药胶束的形貌、粒径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了表征及研究。结果表明:载药胶束为中空结构的囊泡,载药后粒径明显增大,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提高到40%和91%,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其缓释作用明显,Gompertz一级函数模型较为真实地反应其释放行为。  相似文献   
9.
利用UNIFAC模型对3种同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基团拆分,比较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相分配系数的计算值与文献值,结果偏差较大,为提高推算精度,对表面活性剂进行新的基团划分,提出了UNIFAC新基团OCH2CH2,OCH2CH2OH,重新关联了基团相互作用参数,并进行了平衡推算及多分散系统的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某化纤企业中水的水质监测,分析了化纤中水的水质特点和应用于循环冷却水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水质稳定处理中的缓蚀阻垢要求,研制了针对化纤中水水质特点的高效缓蚀阻垢剂,测试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缓蚀阻垢性能,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化纤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