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连续分布理论应用到聚乳酸的酶降解反应动力学中,模拟蛋白酶K降解聚乳酸的过程。将聚乳酸的酶降解过程分为3步:酶吸附在聚乳酸上;聚乳酸和酶形成具有活性的中间过渡体;生成特定断裂产物。运用矩的运算将积分微分方程转变成便于计算的普通微分方程,计算得到的降解产物的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实验基本吻合。模型参数(k′,kE)与酶浓度、流量、pH和温度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吸附层厚度、吸附量和链节密度分布,并用两阶段吸附模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同时,对Gemini表面活性剂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竞争吸附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对比温度的升高,单一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疏水性界面的吸附层厚度减小,吸附量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两阶段吸附模型。在相同能量参数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远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吸附的能力强,它可将表面上已吸附的传统表面活性剂解吸下来,从而影响界面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85±1)°C的恒温水浴中,以声源频率为80kHz,功率为80W的超声波辐照,合成了1,2,3,4,6-五-O-乙酰基-5-Br-β-D-吡喃葡萄糖,研究发现在反应时间不超过90min时其声化学转化率(以反应液中糖的浓度表征)随超声辐照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分别运用一次法和初速度法建立了该反应的声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确认这一反应对糖为一级反应,并由反应速率系数推断产物及副产物对反应有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薄层色谱扫描技术研究了回流温度时(76°C)1,2,3,4,6-五-O-乙酰基-β-D-吡喃半乳糖的超声溴化反应,通过测定反应液中初始物半乳糖的浓度随超声辐照时间的变化,采用一次法和初速度法分别建立了该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方程:r=9.348×1-0 31ρ(一次法),r0=1.07 8×1-0 21ρ,0(初速度法),确认这一反应对初始物半乳糖为一级反应,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根据推测的反应机理得到的动力学方程为r=K1ρ,(K=2k1k2ρNBSk5),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联接基团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链越长,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和尾链的对称性无关、不同分子间的交换能通过对有效交换能的影响来改变溶液的CMC值。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自聚集生长成胶束,胶束的聚集数和分子本身的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某化纤企业中水的水质监测,分析了化纤中水的水质特点和应用于循环冷却水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系统水质稳定处理中的缓蚀阻垢要求,研制了针对化纤中水水质特点的高效缓蚀阻垢剂,测试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缓蚀阻垢性能,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化纤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和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7.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基-溶剂间、尾基-尾基间的作用能越大,越易形成胶束,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而头基-溶剂间的作用能对胶束的形成影响不大.CMC随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增加而降低.胶束在溶液中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形成大胶束→大胶束分散为小胶束→小胶束再长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应用压电晶体微平衡法测定溶剂在高分子中的吸收动力学曲线的实验装置,测定了298-313K范围内乙酸乙酯和丁酮在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酞酸二烯丙酯三种高分子中的吸收曲线,并获得了溶剂的平均扩散系数和平衡溶解度。用溶剂在玻璃态高分子膜中的传递模型对所得吸收曲线进行了关联,对S型吸收曲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关联效果,但该模型不适用于双平衡型吸收曲线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量开路电压、电导率等参数,测定了m-S-m.2Br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温度响应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比传统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强的胶团生成能力,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20~55℃),CMC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根据质量作用模型计算所得的热力学数据表明:该类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化过程服从熵驱动机理,并出现了焓/熵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修正的van der WaaIs模型,建立了一个能够预测C_1—C_(36)正构烷在各种温度下热压力系数及内压的方法。对20℃下正构烷的热压力系数检验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最大误差约为±0.8%。与一般小分子液体不同,正构烷的B/A~2值不是一个常数,在C_9处有一转折。当碳数>9时,B/A~2值随碳链的增长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