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6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全部产妇分成各自8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模式分娩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分娩相关指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引用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能够有效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提升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获取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评估的无创产前筛查(NIPT)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21、18、13-三体综合征是目前NIPT的主要检测目标,但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将NIPT技术用于性染色体、双胎妊娠,以及对染色体微缺失、微复制,单基因遗传病等其他范围扩展检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影响HBV DNA测定的标本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的定量测定在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用药、治疗监测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HBV DNA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该方法具有实时监测,操作简单,定量范围宽,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被全国许多医院的临床实验室接受.但因FQ-PCR敏感性高,卫生部临检中心对方法中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规范性的要求,以消除除PCR本身外的外界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测定标本溶血、黄疸、脂血对PCR反应的影响,探讨实验中这些因素的干扰究竟有多大,为规范送检标本要求提供依据,对无法消除这些性状的标本的实验结果进行客观的判断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例输入性恶性疟的血液学筛查和原虫形态学特征, 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我院同时做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的患者结果做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少见模式和矛盾结果进行解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指导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临床决策,提高VBAC成功率,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中心TOLAC孕妇共452例,其中VBAC孕妇342例,TOLAC失败孕妇110例,根据最终分娩方式从各随机选取110例孕妇分为VBAC组和TOLAC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BAC的影响因素,并比较2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总体VBAC率为75.67%(342/452),TOLAC失败率为24.33%(110/452)。(2)产前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VBAC组与TOLAC失败组孕妇的孕周分别为(38.44±2.13)、(38.96±1.34)周,既往因不良孕产史行引产分别为11.82%、2.80%,存在妊娠合并症为32.73%、20.56%,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eprimo基因3′非翻译区824位点G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基因分型用TaKaRa公司的MightyAmp DNA聚合酶法,分别检测36例肺癌患者(癌症组)和23例非癌症患者(对照组)的Reprimo基因3′非翻译区824位点GC分布,运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Armitage′s趋势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患者性别、吸烟与否、年龄与肺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标本经哈迪-温伯格平衡检测,对照组在Reprimo基因3′非翻译区824位点GC基因型GG、GC、CC观测频数分别为21、1、1,理论频数分别为20.01、2.80、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癌症组的GG、GC、CC基因型观测频数分别为33、1、2,理论频数分别为31.17、4.65、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因多态性、患者性别和吸烟与否在肺癌发生中均不是危险因素(P0.05);经Armitage′s趋势检验显示,Reprimo基因3′非翻译区824位点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之间无相关性(χ~2=0.00,P=0.946)。结论 Reprimo基因3′非翻译区824位点GC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1例特殊α-珠蛋白基因结构合并东南亚缺失的α-地贫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方法:用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该患者Hb含量,裂口PCR(gap-PCR)法检测缺失型α-地贫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和β-地贫基因突变。 结果:Hb电泳结果显示,该患者HbA含量为93.43%,HbA2为6.57%;缺失性α-地贫的电泳结果出现1 900、1 700、1 200 3条罕见条带;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检测未发现HbCS、HbWS、HbQS突变;β-地贫基因突变为β41-42MN基因型。 结论: 该患者为α-珠蛋白基因结构(α2-α2α1)合并东南亚缺失导致的非Hb H病,且存在β 地贫,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梅毒螺旋体(TP)感染的诊断中联合应用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临床标本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滴度检测。结果6483例血清标本行TP-ELISA筛查,检出阳性342例,其中TPPA法检测结果阳性313例,阳性检出率为91.5%(313/342);TRUST滴度在1∶2以上的265例,TPPA确证264例为阳性;TRUST滴度阴性77例,TPPA确证阳性49例,29例TP-ELISA阳性而TPPA阴性的标本TRUST滴度(<1∶2)阴性为28例。结论TP-ELISA法敏感性较高,操作方便,易自动化,可取代TRUST作为梅毒的常规筛查,但存在假阳性(8.2%)问题,尤其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TP-ELISA阳性的标本应进一步行TPPA确证,若TPPA阴性,2周后应再复查1次TPPA。TRUST已不适合梅毒的常规筛查,但其滴度可用于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