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快速拔管超声评分(fast-track extubation ultrasound score,FTEUS)用于反映心脏术后患者多器官信息临床指标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华西医院2019年2~9月,心脏大血管术后,准备拔管脱离呼吸机的患者。根据心脏术后患者特点,制定快速拔管超声评分方案(fast-track extubation ultrasound score protocol,FTE-USP),即在常规快速脱机标准的基础上,使用FTEUS对患者进行流程化、个体化的评估。由两位观察者分别使用FTE-USP进行患者超声影像评价,并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判断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估FTEUS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共20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9例,女性118例,年龄为(54.63±11.80)岁,FTEUS均在床旁完成,完成时间为(8.23±2.08) min,观察者间Kendall一致性系数0.941。随FTEUS总分增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随之增加(特别是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指标有明显变化,其中血清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术后监护室时间、拔管后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与FTEUS呈正相关(P < 0.05)。FTEUS达到5分时,心律失常(14/24,58.3%)、心肺复苏(2/24,8.3%)、脱机失败(2/24,8.3%)发生率均增加。  结论  FTE-USP整合了多器官信息,可于心脏术后患者床旁快速完成,并警示不良事件,有应用于协助临床决策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脱机困难在危重症患者中很常见,长时间机械通气及脱机失败均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如何更好地促成和达成呼吸机的尽早撤离(脱机),是非常重要的课题.重症超声作为重要结构、功能、形态的多维监测手段,可对心脏、肺、膈肌等重要环节的状态和储备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有助于提升对呼吸环路中核心环节的了解和掌握,在脱机评估及导向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将对重症超声在脱机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提高微量泵推注药物效果。方法将入住ICU需泵入丙泊酚镇静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以0.3~5.0 mg/(kg.h)速度泵入丙泊酚;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量先静脉推注丙泊酚10~50 mg,再以0.3~5.0mg/(kg.h)速度泵入药物。结果观察组泵入丙泊酚5 min内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微量泵泵入丙泊酚,首推一定剂量可有效提高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5.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内气管插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ICU内重症患者床旁气管插管的特点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适宜的插管时机和策略。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内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共105例床旁气管插管中资料完整的42例患者,总结插管成功次数、时间及插管并发症。医师预先评估有插管指征并作插管准备者24例为计划插管组,因病情突变或意外拔管作紧急气管插管者18例为紧急插管组。结果 42例患者中1次插管成功率较低,仅为57.1%;插管并发症多,药物诱导致低血压19例(45.2%),低氧21例(50.0%)。计划插管组平均插管次数(1.71±1.12比2.67±1.75)、2次以内插管成功率(87.5%比61.1%)、低氧并发症发生率(29.1%比77.8%)均优于紧急插管组(P均0.05)。结论 ICU内气管插管难度大,并发症显著。预先评估病情进展趋势主动插管可提高紧急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间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泡蛋白沉着症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潮热、盗汗,在经纤支镜肺活检等检查后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着症合并肺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及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肺泡蛋白沉着症合并肺结核的情况应引起重视,诊断可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肺功能、纤支镜活检结果等综合判断。主要治疗方法为抗结核治疗及肺泡灌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丁卡因表面麻醉在ICU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心ICU内41例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环甲膜穿刺丁卡因表面麻醉组(丁卡因组)和对照组。记录基础生命体征,插管时、插管后1 min、5 min时血流动力学变化,低氧发生率,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后低血压发生率,全麻药物用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丁卡因组气管插管时和插管后1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低氧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丁卡因组诱导期间全麻药(异丙酚)用量、插管后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总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丁卡因组所有病例环甲膜穿刺均一次性操作成功,穿刺时间不超过1 min,无一例出现局麻药过敏、中毒反应、皮下或纵隔积气、食道损伤和气胸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气管插管时无死亡。结论环甲膜穿刺丁卡因表面麻醉在ICU患者气管插管中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减少插管后低血压发生率,减少全麻药、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简便易行和微创的操作方法,必要时可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床旁超声用于评估压力性损伤的机制、床旁超声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床旁超声在压力性损伤评估中的挑战进行综述,为护理人员在临床中使用床旁超声评估压力性损伤提供借鉴,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ICU医师院内急会诊时掌上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ICU医师接到会诊请求后携掌上超声(VSCAN)到达病房,先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会诊(病史、查体、辅助检查),判断病情恶化及抢救的原因,评估呼吸循环病理生理状态。记录上述结论,作为后继统计分析的对照组资料(VSCAN前),不作临床使用。然后使用VSCAN进行目标导向检查,结合临床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形成最终的会诊结论,包括最终诊断、循环呼吸病理生理状况及治疗建议。记录会诊结论,作为后继分析的研究组资料(VSCAN后),并将会诊结论告知患者的原主治医师执行。随访治疗效果及结局。统计分析,比较VSCAN检查后能否提高诊断、循环评估及呼吸衰竭原因判断的正确率及减少患者的病死率。结果共90例患者完成分析。。申请急会诊原因为急性循环障碍16例(17.8%),急性呼吸衰竭40例(44.4%),两者兼有者29例(32.2%),心肺复苏5例(5.6%)。VSCAN检查后较前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81.1% vs 58.9%P=0.001),血流动力学评估、急性呼吸衰竭原因判断的准确性(78.3% vs 52.2%P=0.009;71.0% vs 43.5%P=0.001)。结论掌上超声在ICU医师院内急会诊中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更及时准确的进行循环及呼吸系统的早期评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