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痕量苏丹红I的新方法。方法:以四氢呋喃-酸性水溶液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在0.20~100.00μg/ml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苏丹红I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5.7414C+0.565,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82 ng/ml,测定下限为0.20μg/ml,RSD为0.48%~4.34%(m=6,n=11),加标回收率为98.07%~99.85%。结论:实验在国标法的基础上改进了样品处理方法和流动相,样品处理简单,流动相简单且毒性小,线性范围广,准确性好,灵敏度高,应用于辣椒粉样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屈菜红碱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透明质酸(HA)的影响.方法 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同时联合营养控制和饮用10%酒精复合法制备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实验第4周末,肝纤维化模型建立(2期肝纤维化形成),然后用不同剂量白屈菜红碱治疗,同时设立病理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和IFN-γ组.给药8周末取血清检查HA、ALT.结果 白屈菜红碱各剂量组血清H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与IFN-γ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ALT在白屈菜红碱各剂量组、IFN-γ组与模型组之间变化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白屈菜红碱能降低血清HA的含量,具有抗化学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且疗效与IFN-γ相当;但白屈菜红碱没有降低血清ALT,无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灯盏乙素的柱层析纯化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考察了不同固定相和流动相对灯盏乙素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灯盏乙素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固定相200-300目的硅胶柱,流动相V(CH2Cl2)∶V(CH3OH)=5∶1,常压洗脱。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使用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实用型药学人才,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开展药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目前药学专业人才就业现状,分析了实践教学在药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药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举措:阶段性全面推进实践教学,完善考核监控体系与激励机制,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文中就白蔹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药用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药材的质量控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应用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药学专业本科生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药学专业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大胆尝试。经过几年的实践,就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在药学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浅谈几点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hem(Thunb)Makinor的全草,具有抑制肿瘤、降低血脂、清热解毒、止咳祛痰[1-2]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1986年以来,笔者用针刺、穴封治疗3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0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6~70岁,病程1~7天。 2 取穴、治疗原则、方法和手法 2.1 取穴:风池、合谷、下关、地仓、颊车,配穴:四白、阳白、攒竹、迎香、人中、太冲、太阳。 2.2 治疗原则:取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经为辅,采用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的原则。 2.3 治疗方法:(1)针刺:每次治疗可取主穴4~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思路——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性能力评价体系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系统地提出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灯盏乙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以一次大剂量给小鼠灌胃灯盏乙素,连续观察小鼠行为活动等指标和毒性反应程度,并在实验结束时处死小白鼠进行剖检,以获得灯盏乙素初步毒性资料.结果 实验连续观察14 d,小鼠无明显行为异常,也未出现死亡,求不出LD50.结论 实验设定的最高剂量800 mg/kg及其以下剂量对小白鼠均无明显毒性作用,提示在临床和药理实验上应用灯盏乙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