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5年~1988年收治3例成人先天性食管支气管瘘,延误诊断3~24个月,确诊后经手术治愈,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32~49岁,平均37岁。临床症状:3例均有咳嗽、咳痰,其中1例咳痰量每日达300~400ml;进流质、饮水呛咳2例;咯血1例;间断发烧2例;1例因进饮呛咳严重而进食流质及饮水明显受限,入本院时已是中度脱水状;病史3~24个月。1-2 特殊检查 3例患者均经食管镜及食道造影,结果:第1例造影剂于第Ⅵ胸椎水平分流入左室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2.
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的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和剂量估算王知权,刘旭平,李进,陈振军,唐卫生,王芹,于文儒(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300192)本文主要用G-显带法对不同时期从事医用诊断x线男性工作人员的稳定性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分析,进而估算了他们的累...  相似文献   
3.
剖胸手术胸部创伤大 ,术后因切口部疼痛 ,需要像杜冷丁之类麻醉药多次使用 ,且维持时间短、效果差。我院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2月 ,剖胸手术 6 6 0例 ,其中采用 0 .375 %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封闭止痛 2 5 2例 ,占同期剖胸手术病人的 38.2 %;其余为非封闭组 ( 4 0 8例 )。封闭组术后绝大多数患者( 80 %~ 90 %)勿需任何镇痛剂 ,效果较好。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6年 3月~ 2 0 0 0年 2月 ,4年进行剖胸手术 6 6 0例 :男 438例 ,女 2 2 2例 ,年龄 17~ 72岁 ,其中肺癌 2 97例、肺结核 2 30例、结核性胸膜炎 36例、支气管扩张 42例、支气管腺…  相似文献   
4.
黄芩苷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尼龙棉柱分离T、B淋巴细胞,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单独作用及其与丝裂原(ConA,LPS)共同作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0.25~2 mg/mL的黄芩苷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P<0.01),0.125~2 mg/mL的黄芩苷显著增强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1).0.25~2 mg/mL的黄芩苷显著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5或P<0.01),且显著增强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P<0.05或P<0.01).结论 黄芩苷显著促进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并与ConA、LPS对T、B淋巴细胞有协同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Inv(16)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Inv(16 ) (p13q2 2 )或t(16 ;16 ) (p13q2 2 )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特征性染色体异常,通常见于AML M4EO亚型,占总AML患者的5 % [1] 。其分子特征为CBFB/MYH11融合基因形成。最新WHO分型中inv(16 ) /HY11 CBFB为一个独立类型[2 ] 。我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临床上诊断为M4EO及伴有嗜酸粒细胞增高的AML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inv(16 )患者临床与实验室特点。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我院1998~2 0 0 2年有细胞遗传学资料的AML患者5 30例,选择伴有嗜酸粒细胞增高的AML患者32例(核型伴有2 2三体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相似文献   
6.
t(12;2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t(12 ;2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临床与预后特征。方法 应用常规核型分析 (CCA)、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I FISH)和RT PCR技术 ,对 5 1例ALL患儿骨髓或外周血有核细胞进行t(12 ;2 1)和TEL AML1融合基因检测。结果  11例患儿存在t(12 ;2 1) ,占儿童初治ALL的2 1.6 % ,占非T细胞系ALL的 2 6 .9% (41例中 11例 ) ;中位发病年龄 6 .8岁 (2 .9~ 12 .0岁 ) ;非T细胞系免疫表型 ,以普通型ALL为主 ,不伴髓系抗原高表达 ;CCA检测核型多正常 ,仅 1例有t(12 ;2 1) ;72 7%的患儿伴TEL等位基因缺失。与其他儿童非T细胞系ALL相比 ,t(12 ;2 1)患儿的血小板计数和IgH重排发生率低 ;男女性别比、初诊时贫血、出血、器官肿大程度、白细胞计数和完全缓解 (CR)率、4周内达CR比例、持续CR时间及复发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t(12 ;2 1)是我国儿童ALL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为非T细胞系免疫表型 ,以普通型ALL为主 ,多伴TEL等位基因丢失。临床表现和近期疗效与其他非T细胞系儿童ALL无显著差异。与国外报道相比 ,患儿的发病年龄偏大 ,血小板计数和IgH重排率低 ,核型多为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R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鉴定自血病染色体复杂变异易位中的应用。方法对15例核型分析有疑问的标本在R显带基础上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对比分析同一中期分裂相的显带和FISH结果。结果4例应用BCR/ABL探针;4例PML/RARa探针;4例AML1/ETO探针;2例IgH探针;1例MLL探针。经显带结果与FISH结果对比分析,9例疑似的复杂易位得到确证,并精确定位。6例核型结果得到修正。结论连续R显带和FISH方法在复杂变异易位的鉴定方面与传统的核型分析和直接FISH检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自血病的诊断方面.对于未知异常染色体的检出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后路手术以往多选用全身麻醉 ,但因病人神志消失 ,肌肉松弛 ,无自我保护能力 ,术中操作容易造成脊髓损伤而且难以发现。近年来 ,作者采用耳针药物复合麻醉行颈椎病坐位颈椎后路手术 15 0例 ,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0例 ASA ~ 级病人中 ,男 12 5例 ,女 2 5例。年龄 38~ 73岁 ,其中大于 6 0岁者 6 4例。体重 5 2~ 80 kg。均为脊髓型颈椎病 ,伴有椎管狭窄者 6 0例 ,合并有高血压和 /或冠心病者 30例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者 15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或左、右束支传导阻滞者 15例。手术方式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髓及外周血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遗传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对比了112例初诊MDS患者的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骨髓FISH检测结果,同时对56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FISH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在41例检出克隆性异常核型的病例中,有22例骨髓FISH检测与核型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16例是探针组合不能覆盖异常染色体区段所致,涉及到探针检测位点不同仅有6例,FISH检测结果并未改变这6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在71例未检出克隆性异常核型的病例中,15例(21%)通过骨髓FISH检出异常,在<20个分裂相和≥20个分裂相的病例中FISH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14/51)和5% (1/20).72%(21/29)的骨髓FISH异常病例同时检出外周血异常,4%(1/27)的骨髓FISH结果正常病例外周血检出异常.结论 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少于20个正常中期分裂相的MDS患者,应使用组合探针进行骨髓标本的间期FISH检测.外周血标本FISH检测有相对高的假阴性率,但对于骨髓标本取材失败的病例也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哺乳动物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与DNA损伤修复特别是DNA双链断裂(dsb)的修复能力有关。DNA拟伤修复有两种:正确修复。DNA恢复原样;错误修复,导致基因或染色体突变,生殖细胞或体细胞病变甚至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