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和MRI对肾周脂肪肉瘤与肾脏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周脂肪肉瘤18例和肾脏巨大AML(直径>8cm)14例患者资料。32例均行CT检查,10例同时行MRI检查,分析脂肪肉瘤和AML的影像学特点。结果AML有14例显示肾实质缺损、11例发现瘤内扩张血管、5例肿瘤出血及3例伴有更小AML;而脂肪肉瘤无肾实质缺损、出血及不伴有更小AML征象,仅1例发现瘤内血管。肾实质缺损、瘤内扩张血管及肿瘤出血对鉴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实质缺损、瘤内血管和出血是肾周脂肪肉瘤与肾脏巨大AML鉴别的重要影像学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临床常用的3种腹围测量方法与CT测定的腹内脂肪体积的关系,探讨最能反映腹内脂肪堆积程度的腹围测量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47例18岁以上经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成年人进行身高、体重和臀围测量,分别采用髂嵴上缘水平(WC1)、肋骨下缘和髂嵴上缘连线中点水平(WC2)和脐水平( WC3)测量腹围,与CT测量的腹内脂肪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腹内脂肪体积高于女性[(1 236.0±608.4对931.0±665.0)cm3,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WC1 (r=0.634),WC2(r =0.677)和WC3(r=0.712)均与腹内脂肪体积呈正相关(均P<0.01),经性别、体重或体重指数校正后,WC3(r分别为0.488和0.432)与腹内脂肪体积的相关性优于WC1(r分别为0.347和0.293)和WC2(r分别为0.424和0.36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C2和WC3均与腹内脂肪体积独立相关,其中以WC3相关性最强(β=0.270,R2C=0.504,P<0.01).结论 经髂嵴上缘水平、肋骨下缘与髂嵴上缘连线中点水平以及经脐水平腹围均能反映腹内脂肪含量,其中经脐水平测量腹围是简便易行、更好地反映腹内脂肪体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腹部的影像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研究25例经病理证实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随访证实的AIP患者临床资料,21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其中10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 胰腺弥漫肿大者16例(64.0%),局限肿块型7例(28.0%),混合型2例(8.0%).CT平扫病变呈等密度13例(61.9%),稍低密度8例(39.1%),1例胰腺内及周边见多个囊性低密度灶,MRI检查病变T1 WI序列信号均匀或稍不均匀降低,T2WI序列信号不同程度均匀或稍不均匀升高,23例( 92.0%) DWI序列信号升高.动态增强扫描时,胰腺病变处呈“雪花状”不均匀渐进性延迟强化.18例(72.0%)病变周围见包壳样结构.7例(28.0%)胰管形态不规则,5例( 20.0%)胰管轻度扩张.17例(68.0%)胆道系统受累;4例(16.0%)肾脏受累;4例(16.0%)见腹膜后纤维化.1例(4.0%)肝门区见肿大淋巴结.结论 AIP患者胰腺及其他腹部器官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研究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对比剂对肝细胞癌检查的准确性.方法 21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分别进行Gd+-EOB-DTPA与Gd+-DTPA两种增强磁共振检查,以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及对比噪声比为指标进行评价,重点比较两种对比剂的差异性.结果 21例肝细胞癌患者共25个病灶,其中<1.0cm病灶9个.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有24个病灶,仅1个病灶呈等信号.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门脉期呈低信号病灶15个、等高信号5个、高信号5个.Gd+-EOB-DTPA及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对于肝细胞癌(特别是<1.0cm)的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7分、89%、89%、89%、89%及12分、33%、33%、33%、67%,肝胆特异期的对比噪声比为:639.35,Gd+-DTPA动脉期及门脉期对比噪声比分别为:225.25及93.25,Gd+-EOB-DTPA均优于Gd+-DTPA增强磁共振检查.结论 采用Gd+-EOB-DTPA对比剂能较Gd+-DTPA对比剂更好地显示肝小病灶,可明显提高微小肝细胞癌(<1.0 cm)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7.
【摘要】目的:研究计算DWI(cDWI)技术所得图像质量及胰腺癌显示能力,了解cDWI技术特别是高b值cDWI在胰腺癌诊断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确定优选b值。方法: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纳入本研究。利用Body Diffusion Toolbox软件(Siemens Healthcare,Germany)及原始DWI图像(b=0、500s/mm2)获取cDWI图像(b=c1000、c1500、c2000s/mm2),评价并分析不同b值间DWI及cDWI图像质量、PDAC显示分型(Ⅰ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高信号,且境界清楚;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高信号,但与远端胰腺(尾侧)境界不清;Ⅲ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等信号,或病灶不可见;Ⅳ型-PDAC相对周围胰腺低信号)是否存在差异,测量分析不同b值间胰腺组织、PDAC与竖脊肌信号比、PDAC与胰腺信号对比、PDAC-胰腺信号差异与竖脊肌信号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DWI图像质量随b值增高下降。c1000s/mm2组PDAC显示Ⅰ型病灶比例较500s/mm2组增加(P<0.001),型相应减少,c1000s/mm2与c1500s/mm2、c2000s/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b值间PDAC近远端胰腺与竖脊肌信号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DAC与竖脊肌信号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PDAC与竖脊肌信号比和近远端胰腺与竖脊肌信号比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AC与远端胰腺信号对比随b值增高而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AC-近端胰腺信号差异与竖脊肌信号比仅c1500s/mm2与c2000s/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DAC-远端胰腺信号差异与竖脊肌信号比随b值增高而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腺病变应用cDWI技术时计算b值为c1000~c1500s/mm2能够在维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胰腺癌显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CT及MR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比较CT与MRI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CC患者72例,术前CT及MR均同时行动态增强检查,由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根据LI-RADS v2014分级标准对CT和MRI图像分别进行评级。结果:对CT与MRI评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 566,一致性中等;两者的评分存在差异(p=0. 005);当病灶直径小于3cm时(n=33),对CT和MRI评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 115,两者一致性较差; CT与MRI LI-RADS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 0. 001);当病灶直径大于3cm时(n=39),对CT与MRI评分结果进行kappa值为0. 838,结果一致性很好; CT与MRI的LI-RA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 207);结论:依据LI-RADS的影像特征,MR对HCC诊断的价值对于较小病灶(小于3cm)优于CT,对于较大病灶两者的价值相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及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心肌桥中的诊断能力.方法 对51例临床怀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了MSCT、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以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将后2种检查方法统称为创伤性技术),共82支冠状动脉,其中的80支冠状动脉无明显伪影,可供评价.分别统计MSCT对心肌桥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观察者间的一致件检验采用Cohen Kappa检验方法.结果CAG及血管内超声共发现26例心肌桥,所有心肌桥均发生于左前降支中段附近.MSCT正确检出26例前降支心肌桥巾的23例,其敏感度88%(23/26),特异度96%(52/54),准确度94%(75/80),2名医师对心肌桥的检出Kappa值为0.62.MSCT尚检出2例心肌桥,为创伤性技术所漏诊.将创伤性技术和MSCT综合结果作对照,则MSCT心肌桥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25/28)、91%(21/23)和90%(46/51).结论MSCT作为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应用于心肌桥的诊断,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T1定量图的圆形感兴趣区均值法和全肝直方图分析参数预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因肝脏局灶性病变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患者资料。入组40例患者,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10例, 年龄(56.6±12.1)岁。依据肝切除术后是否发生肝衰竭40例患者分为肝衰竭组(n=14)和对照组(n=26)。比较两组Gd-EOB-DTPA增强前和肝胆特异期(HBP)的T1定量图上圆形感兴趣区以及全肝直方图参数T1值即T1弛豫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预测术后肝衰竭的价值。结果肝衰竭组直方图参数中T1 HBP均数、T1 HBP标准差、T1 HBP中位数和T1 HBP95%分位数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圆形感兴趣区3个参数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效能欠佳(均P>0.05)。在全肝直方图参数中, T1增强前95%分位数预测肝切除术后肝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2(95%CI:0.523~0.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