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4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262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272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364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341篇
内科学   783篇
皮肤病学   581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5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54篇
综合类   2864篇
预防医学   1256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1201篇
  5篇
中国医学   1106篇
肿瘤学   29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2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并评估角膜电刺激对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 研究。健康雄性Spa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组后抽出8只作为正常大鼠组。余下32只先予 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抽出8只作为糖尿病组,余下 24只糖尿病大鼠采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532 nm激光方法建立AION大鼠模型。将24只造模成功的 AION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AION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电刺激组,予以角膜电刺 激(刺激参数为:电流1 mA,频率20 Hz,波宽1 ms/phase,刺激时间1 h,隔日1次,刺激2周);假电 刺激组,电极安放位置与电刺激组相同,仅不接通电源。2周后5组大鼠进行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 层扫描和视觉诱发电位,然后处死,行视网膜及视神经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数据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大鼠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为(211±13)μm, 糖尿病大鼠组为(206±16)μm,AION模型组为(240±54)μm,假电刺激组为(216±11)μm,电刺 激组为(198±4)μm,5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4,P=0.038)。其中AION 模型组视盘上半部视网膜厚度高于正常组、糖尿病组、电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组与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ON模型组与假电刺激组未见明显差异。视觉诱发电位示 AION模型组N1潜伏期较电刺激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P<0.001);AION模型组P1潜伏 期较正常组、糖尿病组、假电刺激组、电刺激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5、2.6、3.2, P<0.05);电刺激组N1-P1波幅大于假电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P<0.001)。结论:角膜电 刺激能促进糖尿病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模型肿胀的视盘变薄,加速视盘水肿的消退,同时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例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原因及处置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与易敏体质、环境炎热、透明贴膜粘胶刺激相关。通过规范换药流程,专科护士考核上岗;优化消毒方法,减少消毒液局部刺激;选择新型敷料,根据患者局部情况选择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改善局部温湿度,促进愈合;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措施,使患者过敏反应得到有效缓解和痊愈。  相似文献   
3.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肠道病变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肠道病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P2hBG、HbA1C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肠道病变患者给予阿卡波糖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数据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3±9.2)岁,采用筋膜内热针治疗;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9±8.7)岁,采用相应椎体小关节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月的视觉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腰屈曲范围(range of lumbar flexion, LFR),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后1 a内症状复发率。结果 79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随访。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JOA评分、LFR评分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组内患者治疗后... 更多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回顾中医学关于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相关记载,总结其对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特点的疫病病因、病机、传变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其属中医学“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为感受“冬温之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络;结合各地诊疗方案提出的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指出疫毒袭肺、邪热壅肺、毒热闭肺为其核心病机;分析中药连花清瘟理论组方特点及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佐证其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严重烧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理及药物治疗进行探讨,并总结出对严重烧伤病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应从早期开始,良好的液体复苏,H2受体阻断剂的应用,控制感染,积极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是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黄宓  叶枝发  刘彩霞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6):1935-1937
目的:比较醋酸甲孕酮(DMPA)和内美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7例内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于月经来潮第1~5天肌注DMPA 150 mg,之后每30 d重复1次,连续注射6次;B组23例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内美通,每周2次,每次2.5 mg,连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卵巢异位囊肿大小、血清肿瘤抗原(CA125)及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总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卵巢异位囊肿明显缩小,两组有效率均为100%,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血清CA125及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两组均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两种药物治疗内异症均安全有效,DMPA更适合于内异症的长期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负担昂贵医疗费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前术后合并胆石症的原因 ,两者之间相互关系。方法 设食管癌贲门癌组、肺癌组 ,对各组术前术后B超检查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组合并胆石症明显高于肺癌组 (P <0 0 1) ,其中食管癌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明显高于贲门癌组 (P <0 0 1) ,贲门癌组主要合并胆石症形式以胆囊结石为主 (P <0 0 5 )。结论 食管贲门癌由于癌肿本身、切除胃或肠腔等原因致胆系运动、分泌功能异常 ,引起胆石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