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癌(HCC)的恶性生物学特征使得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对其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1].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调节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TSP-1对肝癌细胞株体外侵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样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高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金胶囊联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对人肝癌细胞株HCCLM3凋亡的体外诱导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SP-1及其受体CD36、CD47诱导HCCLM3的细胞凋亡率,应用电镜分析作用后的形态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作用后HCCLM3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TSP-1组凋亡率[(12.44±0.72)%]显著高于对照组[(4.31±0.29)%]和CD47阻断组[(4.99±0.12)%],P<0.01.CD36阻断组[(9.99±0.57)%]高于对照组或CD47阻断组,低于TSP-1组(P<0.01).电镜观察:对照组和C1D47阻断组细胞生长旺盛.TSP-1组和CD36阻断组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呈现各种凋亡的表现.TSP-1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TSP-1组(0.652±0.024)和CD36阻断组(0.615±0.020)显著高于对照组(0.398±0.033)和CD47阻断组(0.432±0.019),P<0.01.结论 TSP-1可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的凋亡,TSP-1与受体CD47结合后上调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作用途径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hrombospondin- 1 on the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ocarcinoma cell HCCLM3. Methods Detecting the role of TSP-1, CD36, CD47 on apoptosis rate of HCCLM3 by the flow cytometry and the change of cell ultractructure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hen detecting the influence of TSP-1, CD36, CD47 on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3 in HCCLM3. Results The apoptosis rate wa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SP-1 group [(12. 44 ±0. 72)%]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4. 31 ±0. 29)%] or CD47-blocked group[(4. 99 ±0. 12)%],P < 0. 01. The apoptosis rate was wa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D36 -blocked group [(9. 99 ±0. 57)%]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CD47 -blocked group,was lower than in the TSP-1 group(P <0. 01).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grow vigorously and many divided nuleus in control group and CD47- blocked group. Apoptosis cell increased in TSP- 1 group and CD36 -blocked group: less cellular module in cytoplasm, many nucleus pieces and concentrate.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3 were higher in TSP-1 group (0. 652 ± 0. 024) and CD36-blocked group (0. 615 ± 0. 020)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0. 398 ±0. 033)and CD47-blocked group (0. 432 ± 0. 019) (P < 0. 01). Conclusions TSP-1 can induce apoptosis of HCCLM3 cell line through combined with CD47 which can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Caspase -3.  相似文献   
4.
下腔静脉重建联合肝叶切除治疗肝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全肝血流控制下不采用静脉转流技术行下腔静脉重建的肝叶切除治疗侵犯下腔静脉的肝癌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 自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对3例胆管细胞性肝癌和2例肝细胞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直接侵犯而无癌栓患者,在全肝血流控制而无静脉转流技术下行解剖性肝叶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重建术(局部切除修复2例、局部切除补片2例、人工血管移植1例)。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45(300~450)min,平均手术失血量1375(1200~1800)ml。累计平均肝门阻断时间、全肝血流阻断时间和下腔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9min、21.2min、56min。术后发生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腹水1例,均治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5(11~19)d。随访4~15个月,1例术后9个月死于肿瘤复发,4例已存活4、8、10、15个月。结论 在全肝血流控制而无静脉转流技术下行下腔静脉重建联合解剖性肝叶切除治疗直接侵犯下腔静脉的肝癌不仅可安全施行,而且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仍是治愈胰腺癌最可能的途径。由于胰腺的解剖关系,胰头癌的切除率尤其是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为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同的手术方式,但各有优缺点,不同的治疗中心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笔者对治疗胰腺癌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比较,并总结实施这些手术的经验和本单位的体会对胰头癌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98年意大利Codivilla为1例胰头癌病人行胰头及十二指肠大部切除术,开创了胰腺癌手术治疗的先河。1935年后W hipple在此基础上对手术进行了改进,创立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利用表达谱芯片筛选胆囊癌相关基因组,并将筛选出的部分相关基因进行分类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其外显子区进行PCR扩增、测序明确突变情况。为开发胆囊癌相关cDNA芯片提供实验依据,以促进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肠粘连蛋白(liver intestine cadherin,LI-cadherin)在荷瘤裸鼠体内对肝癌细胞Hep3B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3B,并进行针对LI-cadherin的SiRNA转染.将Hep3B细胞及转染后的肿瘤细胞接种入裸鼠脾脏,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观察成瘤及转移效果,免疫组化检测转移灶组织结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前后荷瘤裸鼠体内肿瘤转移灶中LI-cadherin的表达.结果 (1)SiRNA质粒转染入Hep3B肝癌细胞,转染率达到80%.(2)建立裸鼠荷人肝癌模型,30只裸鼠移植手术后均成活,荷瘤率达到60%以上.SiRNA转染组荷瘤率为80%,转移灶个数为26个,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3)裸鼠体内转移灶中Ll-cadherin 的含量SiRNA转染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转染组.结论 LI-cadherin对肝癌细胞的黏附能力有重要作用,对LI-cadherin进行SiRNA干扰可增强肝细胞癌在裸鼠体内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少见的脾血管源性肿瘤.Falk等[1]于1991年首次报道,该病兼具组织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特性,但不同于已知脾脏血管源性肿瘤,将其命名为LCA.LCA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也有恶性病例的报道[2].现报道1例LCA并复习文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管癌全基因组DNA拷贝数的变化特征,寻找与胆管癌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染色体候选区域。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方法分析18例胆管癌组织基因组的不平衡,即DNA拷贝数的扩增和丢失。结果胆管癌常见的染色体DNA扩增区域是8q、20q、5p、17q;染色体DNA缺失区域为3p、18q、17p、8p、9p。结论胆管癌中存在多条染色体拷贝数的改变,3p、5p、8p、8q、9p、17p、17q、18q、20q等部位可能分别存在与胆管癌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78例肝左外叶胆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各39例。开腹组行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肝左外叶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前后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出血量低于开腹组,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血清TBil、ALB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但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患者康复快,而且有利于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