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严重烧 伤后24h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方法:(1 )采用40%全身总体表面积(TBSA)Ⅲ°烧伤大鼠模型,用干、湿重法检测NE刺激烧伤24h大 鼠脑组织含水量;(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烧伤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活性水平的变 化;(3) 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E诱导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1) 烧伤大鼠和NE刺激后的烧伤大鼠脑组织水肿明显;(2)烧伤后2 4 h大鼠脑组织NE活性增加,而NE刺激后的烧伤大鼠,脑组织NE的活性增加显著;(3) NE刺 激剂量增大时,脑组织VEGF的蛋白表达逐渐增加,烧伤后VEGF的蛋白表达增加明显,随NE刺 激剂量增大,烧伤后VEGF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NE可诱导严重烧 伤大鼠脑组织VEGF的蛋白表达,提示烧伤后NE水平增高是脑水肿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1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患者。TOB是指基底动脉尖部2cm内所属7条动脉之一或一条动脉以上动脉闭塞所致的丘脑、中脑、枕叶或颞叶内侧面梗死所致的综合征。病因多为外来血栓栓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和瞳孔异常及波动性意识障碍为特征性表现。CT有中脑、颞叶、丘脑枕叶等处合并或单独受损的征象,脑血管造影对确定某一支血管闭塞有重要意义。本文还对该病的发生机理和临床诊断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目的大样本观察普洛迪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3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原则下,治疗组给予普洛迪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7、14、90天的临床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改良Rankin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改变、实验室生化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95例(30.76%),显著进步326例(51.42%),进步90例(14.20%),无变化22例(3.47%),恶化1例(0.15%),总有效率96.38%;对照组基本痊愈48例(16.00%),显著进步80例(26.67%),进步95例(31.67%),无变化76例(25.33%),恶化1例(0.33%),总有效率74.34%;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实验室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实验室生化检查数据显示治疗组安全性略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洛迪治疗缺血性卒中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EEG在原发性癫痫诊断、分型方面的意义及原发性癫痫患儿EEG与IQ表现相关性,现将2002年11月至2007年1月我院35例4—14岁原发性癫痫患儿EEG、IQ检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5Hz频率的阈下电刺激对大鼠缺血心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心肌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5Hz频率阈下电刺激组(A组)、25Hz频率阈下电刺激加NF—κB抑制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干预组(B组)和非刺激对照组(C组),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方法测定3组缺血心肌中的内皮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A、B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细胞数目、毛细血管密度以及缺血心肌中VEGF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2)与A组比较,B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内皮细胞数目、毛细血管密度以及缺血心肌中VEGF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3)3组大鼠的缺血心肌中NF—κB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促进大鼠缺血心肌中血管新生的25Hz频率阈下电刺激能显著上调缺血心肌中VEGF的表达;25Hz频率阈下电刺激对大鼠缺血心肌中NF—κB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以及心理支持治疗,治疗组1(n=55)给予氟西汀治疗,治疗组2(n=58)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均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情况、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12周结束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2评分下降程度(16.4%,7.4%)高于治疗组1(7.5%,5.6%),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能够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瞿祥  王艺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52-54,57
目的探讨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变化在抑郁症中的应用及抗抑郁药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30例抑郁症患者,符合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35分,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分析抑郁症患者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参数关联维数(correlation dimen-sion,D2)值的变化规律;分析抑郁症患者经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3周前后D2值变化规律。结果安静闭眼状态下,抑郁组患者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区域,如双侧前额、额部,右中央,左侧顶、枕、前颞、中颞,左、右后颞的D2值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症患者经药物治疗3周后大脑皮质的部分区域,如左右前额、左前颞、右后颞的D2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大部分脑区脑电信号D2值增高,治疗3周后部分脑区D2值降低,提示脑电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可以客观地观测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皮质电活动,可能成为一种客观评价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患者,黄某某,男,42岁。自幼左上臂外侧皮肤有黄豆大黑痣,突出皮肤。两年前增大到花生米大小,行病变皮肤清除术后痊愈出院,病理证实恶性黑色素瘤基底浸润。一年前发现左肩胛骨外侧、左腋下均各有拇指大包块一枚,伴腹胀、腹水。考虑是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转移,虽经化疗,但疗效欠佳。入院前一月出现持续头痛,且进行性加重。喷射性呕吐,颈硬。无意识障碍,肢瘫及抽搐,亦无发烧及二便失禁,病前无感冒史。 既往体健:无风湿病及结核病史。 入院查体:血压18.6/12.0KPa,心率72次/分,左上臂外侧可见一约20cm手术疤痕,左肩胛骨外侧左腋窝均各可触及一约3×4cm~2及3×2cm~2包块,软质、活动、无压痛,心肺(一),腹水征( )。 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右瞳3.5mm>左瞳3mm,  相似文献   
9.
胃复安是一种强效止吐药,尤其对非器质性胃肠功能紊乱疗效较佳。该药有致锥体外系症候群等不良后果,文献虽有多起报道,但临床误诊误治者仍不少.本文就一年来我院门急诊10例胃复安致锥体外系症状的患者做一临床分析。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女各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6岁,25岁以下者9例.2.服用胃复安史:9例因急性胃肠炎,1例因长期消化不良而服此药。4例服药量>30mg/d,其中1例最多达150mg/d,余6例均在正常剂量(15~30mg/d)。有1例持续服药达一年。从服药至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的时间:服150mg/d 于24小时内出现症状者1例,48小时内出现者8例,一年后出现症状者1例。3.临床表现:均因家属发现表情呆板、颈硬、斜颈、口眼歪斜、伸舌、厥嘴、流涎、交替出现肢体躯干不自主运动等症状而就诊。本组10例中,头颈不自  相似文献   
10.
抑郁障碍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睡眠剥夺问题,同时认知功能障碍是抑郁障碍的主要症状。本文目的是对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剥夺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总结睡眠剥夺对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