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由于小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和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发病率高。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变化快,喘憋较明显,一些患儿反复发作,可发展为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其哮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小,临床症状较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了达到缓解喘憋急性发作,缩短肺炎病程的目的,我科应用沙丁胺醇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人佐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进行疗效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7岁。晚饭误吞鸡骨后,自行吃下大口青菜,突觉疼痛加剧,并吐出一口鲜血。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窒息导致的大脑缺氧缺血性损害,本病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儿科应用神经节苷酯(GM1)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均给予2组患儿相同的蓝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每天3次口服,每次0.5 g。观察2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1天下降值明显多于对照组,日均下降值多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蓝光治疗,并辅以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541例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311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5例行传统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35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 单孔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47.5±15.1)min vs(55.3±18.2)min,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9.8±3.5)ml vs(24.6±10.4)ml,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卧床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单孔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明显缩短,分别为(18.6±5.9)h vs(30.1±10.6)h,P〈0.05、(13.5±3.2)h vs(20.5±7.6)h,P〈0.05及(5.2±2.1)h vs(7.6±2.8)h,P〈0.05。单孔腹腔镜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中发现阑尾坏疽穿孔率较开腹组明显降低(1.6%vs 8.9%,P〈0.05)及(9.3%vs 20%,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卧床及术后住院时间短及形体美观等优点,同时可以进行广泛的腹腔探查,协助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诊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9月100例以急腹症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探查的临床资料。经脐纵行切口20mm,置人硅胶切口保护套(欣皮护)后送入腹腔镜trocar并开始注气,5mm治疗镜探查腹腔;根据不同病变,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00例中,85例为急性阑尾炎,其中76例经脐提出阑尾切除,因阑尾坏疽,局部炎症重,或腹膜后位阑尾,4例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内阑尾切除;5例从耻骨上另外置入5mmtrocar完成腹腔内阑尾切除。8例胃穿孔,其中6例经脐单一部位行修补术,2例从右上腹置入5mmtrocar完成修补术。1例出血性小肠炎,经脐提出行回肠切除、空肠造瘘术。2例女性盆腔感染,经脐单一部位行盆腹腔灌洗术。1例卵巢囊肿蒂扭转,经脐单一部位行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下腹局部肠粘连,经脐单一部位行粘连松解术。2例术中发现腹腔内有乳糜样积液,其中1例为自发性乳糜性腹膜炎,经钛夹夹闭渗漏淋巴管和腹腔冲洗后治愈,另1例为空肠系膜淋巴管瘤,中转开腹切除。术后脐部渗液3例,肠麻痹2例。术后随访6~9个月,脐部切口愈合好,隐蔽,无脐切口疝。结论应用小的硅胶切口保护套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探查安全可行,美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小切口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回顾分析97例(109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条肢体实施了微小切口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治疗组,n=34),75条肢体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照组,n=75),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数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5.3±6.5)min、(4.0±0.8)d vs (85.4±7.9)min、(7.0±1.2)d];治疗组的出血量、切口数量少于对照组[(20.8±3.2)mL、2.3±0.3 vs (67.9±15)mL、6.8±2.4];治疗组的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1.8±0.4)cm vs (13.2±3.7)cm].治疗组术后2周及术后2个月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78.8±9.4)分、(90.1±8.5)分 vs (66.8±10.6)分、(74.0±11.6)分].结论 微小切口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能一次性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既能完全剥除曲张的大隐静脉主干,又能对曲张的静脉属支进行彻底性的治疗,并能充分体现微创外科的优点;既能治疗疾病,又能达到更小的创伤,并能保持体表美观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秀云  李旭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68-1468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结缔组织病,本文对我科1995年至2002年12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90例做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肠癌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96例,其中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58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38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124.5±31.6) min vs(96.3±21.7) min,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54.28±16.1) mL vs(154.33±42.41) mL,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48.31±12.42)hvs(68.12±15.74)h,P<0.01],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9.15±2.37)d vs(12.63±3.28)d,P<0.01],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开腹组[(39.21±9.07)hvs(57.33±12.32)h,P<0.01];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4%(6/58)vs 13.16%(5/38),P>0.05],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7%(3/58)vs5.26%(2/38),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4.2)枚vs(20.8±3.9)枚,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淋巴结廓清扫方面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切除效果,且手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