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定量检测Wnt-1诱导分泌蛋白1(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基因在人直肠癌及远端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提供线索。方法提取人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直肠组织总RNA,采用实时RT—PCR分析WISP-1的表达,再对P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WISP-1 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S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WISP-1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直肠癌诊断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术中不变体位的腹腔镜直肠癌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L-ELAPE)的安全性和短期(术后30 d)疗效。方法从本中心随访数据库纳入2013年4月至2017年7月间行L-ELAPE术的病例及其随访资料,分为术中改变体位组与不改变体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质控的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标本穿孔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获取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结果不改变体位组38例,改变体位组33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中转开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获取数目、围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改变体位组手术时间低于改变体位组(P=0.03)。改变体位组6.1%(2例)术中标本穿孔率和环周切缘阳性,不改变体位组无阳性病例。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术后30 d内患者死亡。结论不变体位的L-ELAPE术手术时间短,短期安全、可行。但其长期疗效尚需验证。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胰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索急性胰腺炎 (AP)实验动物模型的早期胰腺局部血液流变学改变、流体切应力作用下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在AP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将 2 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 ,用蛙皮缩胆囊肽 (caeralein)诱发AP动物模型 ,用Low shear 30血流流变仪检测全血表观粘度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切应力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结果  (1)各实验组血清淀粉酶升高 ,与正常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t=6 9 0 2 9,t =79 734,P <0 0 5 )。 (2 )不同切变率下各实验组的全血表观粘度均增高 ,尤以低切变率下增高更为显著 (0 5 12s-1:t=10 72 5 ,t=16 94 5 ;5 96s-1:t=12 781,t=11 992 ,P <0 0 5 )。 (3)在切变率作用下各组CD18的表达随着切变率的升高而增加 ,且在切变率为 94 5s-1和 12 8 5s-1时 ,有显著性差异 (94 5s-1:t=7 4 0 3,t=13 32 3,t=16 6 5 5 ;12 8 5s-1:t=10 0 92 ,t=2 8 5 31,t=2 4 5 6 3,P <0 0 5 )。 (4)低切变率作用对不同组别CD 6 2L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当切变率升高≥ 94 5s-1时 ,各组CD 6 2L的表达开始下调 ,差异有显著性 (94 5s-1:t=10 6 87,t=19 376 ,t=12 84 8;12 8 5s-1:t=2 6 15 2 ,t=4 8 4 0 2 ,t=5 6 814 ,P <0 0 5 )。 结论 AP早期胰腺微循环全血表观粘  相似文献   
4.
几丁糖预防胃肠肿瘤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科近2年胃肠肿瘤术毕采用几丁糖涂布创面预防肠粘连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120例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月内肠粘连发生2例(占1.7%),随访半年以上,无1例因诊断粘连性肠梗阻而再次手术,我们认为胃肠肿瘤术毕腹腔内使用几丁糖对肠粘连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WISP-1在结直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Wnt1导分泌蛋白-1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腺瘤形成及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分别检测100例结直肠癌、58例结直肠腺瘤、4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中WISP-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正常结直肠黏膜WISP-1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9.0%(69/100)、39.7%(23/58)和20.0%(8/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在癌前病变开始逐渐出现高表达趋势。WISP-1的表达在结直肠癌中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WISP-1的表达在结直肠腺瘤中与腺瘤大小,不典型增生程度、数目及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结论WISP.1可能是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促进因子,参与了腺瘤早期形成以及癌变过程,其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标志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早期大鼠胰腺局部微循环中性粒细胞在流体切应力作用下细胞内[Ca2+]i变化与表面粘附分子CD18和CD62L表达的调控及其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7)正常组、实验Ⅰ组(AP-2 h组)和实验Ⅱ组(AP-4 h组);用蛙皮缩胆囊肽(caerulein)诱发大鼠AP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切应力作用下胰腺局部微循环中性粒细胞 [Ca2+]i的变化、CD18和CD62L的表达.结果低切变率作用下各组 [Ca2+]i呈现轻微下调,以后随着切变率的升高逐渐上调(182.9±28.2,229.3±16.7,262.6±10.5,P<0.05).CD18和CD62L的表达与[Ca2+]i变化呈显著线性相关(r=0.947,r=-0.939,P<0.05).结论 AP早期胰腺微循环紊乱与中性粒细胞激活密切相关的细胞内[Ca2+]i的增加,在白细胞与内皮粘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