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γ谷氨酰移换酶肝癌特异性区带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谷氨酰移换酶肝癌特异性区带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黄中伟,姚登福,孟宪镛,葛政举,肖明兵,黄介飞,陈澎周为弥补甲胎蛋白(AFP)假阴性、假阳性之不足,我们对7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II(GGTII)进行了近10年的系列研究,但均为定性研究[AmJGastro...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其同工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组织32例和肝硬化组织11例行GSTs和GST-π表达的研究,并以γ-GT作为对照;同时对128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GSTs活性作检测。结果:GSTs、GST-π及γ-GT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阳性率越低,反之亦然;GST-π在分化良好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肝为后肝硬化组(P<0.05);血清GSTs活性检测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π是优于γ-GT的肝癌标志酶,尤其在分化程度良好的肝癌,对临床区分肝癌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肝癌相关性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清肝癌相关性GPDA同工酶分离检测条件,提高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分离血清肝癌相关性GPDA同工酶电泳体系的凝胶浓度及梯度、缓冲液的pH及离子强度、电泳的环境温度、标本 用量以及呈色条件等进行了逐项摸索,建立了稳定且分离效果好的GPDA同工酶检测方法。结果:采用三层阶段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体系将血清GPDA分为肝癌相关性的快带(GPDA-F)和相关性的慢带(GPDA-S),肝癌相关性GPDA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肝癌相关性血清GPDA检测法稳定可靠、敏感,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幽门螺杆菌 (HP)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法 ,探讨该法对慢性胃病 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患者胃粘膜处理后分别检测 HP尿素酶活性 ,将定量分析法与定性方法 (粘膜涂片革蓝氏染色 ,1min尿素酶试验 ,PCR法和组织学切片 HE染色法 )进行比较。结果 :HP尿素酶比活性平均值在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 (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胃癌 (GC)组分别为 2 80 .2、389.5、342 .7、832 .0、347.5 (u/ dl) ,患者各组的比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9.1u/ dl,P<0 .0 0 1)。该法定量检测 HP:(1)敏感性为 94.0 % ,接近于 PCR法和尿素酶法 ,而高于涂片法和组织学法。(2 )特异法为 91.1% ,与尿素酶法、涂片法和组织学法相近 ,略高于 PCR法。结论 :本研究资料提示胃粘膜 HP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有助 HP感染的诊断更适用于科研及治疗后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糖链异质性的检测法。方法:利用伴刀豆素A(ConA)与等量血清孵育法测定血清中ConA非结合型GPDA。结果:正常人血清中ConA非结合型GPDA为12.1 ̄42.1U/L,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度高,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根据年龄断层调整的D-二聚体阈值水平联合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非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T肺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下肢DVT组和伴非高危PTE组。分析两组患者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阳性比例、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评价诊断伴非高危PTE风险的价值。结果入组475例患者中单纯下肢DVT组346例(72.8%),伴非高危PTE组129例(27.2%)。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修正Geneva评分诊断下肢DVT伴非高危PT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3(95%CI=0.497~0.610)、0.724(95%CI=0.670~0.779)、0.698(95%CI=0.645~0.750)、0.751(95%CI=0.701~0.802)、0.727(95%CI=0.678~0.777)。Wells评分、修正Geneva评分AUC均大于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Wells评分AUC大于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修正Geneva评分。结论调整阈值的D-二聚体联合Wells评分对下肢DVT伴非高危PTE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FAA喂饲Wistar大鼠制作肝癌模型.对膜结合γ-谷氨酰移换酶(GGT)及其同工酶在癌变过程中的早期改变进行了研究;经组织学及酶组织化学定位证实,在诱癌过程中肝细胞过度表达GGT并分泌入血.正常对照组鼠肝组织及血清GGT活性分别为0.34±0.23U/g蛋白和6.0±4.8U/L;诱癌后鼠肝组织GGT增加3~25倍,而鼠血清GGT增加3~6倍,实验组肝及血清GG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鼠2周时,异常增加的GGT便以多种分子形式在血或肝组织中同步出现,与胎肝GGT的形式相同。其结果提示.鼠肝癌发生过程中所表达的GGT具有癌胚性质,对异常区带的分析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是消化系统的高度恶性肿瘤。胰腺癌的早期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治愈率较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胰腺癌,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临床诊断胰腺癌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或有创检查,选择血清肿瘤标志物筛查可疑患者,有利于提高胰腺癌的检出率,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推广。本文简要综述胰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胃宁对乙醇致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胆胃宁组、雷尼替丁组和硫糖铝组.正常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以无水乙醇灌胃.2h后分别采用胆胃宁、雷尼替丁及硫糖铝灌胃治疗,间隔5h重复上述治疗一次,对比观察各组胃黏膜修复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内丙二醛(MDA)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胆胃宁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胆胃宁组胃黏膜损伤轻于雷尼替丁及硫糖铝组.胆胃宁能提高大鼠胃黏膜内PGE2水平,降低MDA含量.结论 胆胃宁能促进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活力和促进PGE2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血清CA125检测在腹水性质分析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检测在腹水性质分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结核性腹膜炎、10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9例肝硬化腹水和44例腹膜转移癌患者血清CA125进行检测,并对59例不伴有腹水的腹腔脏器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腹水患者血清CA1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性质腹水患者之间血清CA125无明显差异(P>0.05);不伴有腹水的腹腔脏器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卵巢癌伴腹膜转移者血清CA125高于其他腹膜转移癌(P<0.05).结论 血清CA125检测,对腹水性质无鉴别诊断价值.血清CA125不是卵巢癌特异性标志物,但可作为卵巢癌腹膜转移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