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排列表法随机分为奥氮平组[34例,(24.1±5.4)mg/d]和利培酮组[34例,(7.9±1.8)mg/d],疗程均为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12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病理分均从治疗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利培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从治疗第2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从第4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奥氮平组从治疗第2周末起各时点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0.01).(2)治疗第2周末起,2组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和改善程度(CGI-SI)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2组间各时点CGI-SI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第12周末,奥氮平组、利培酮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奥氮平组、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18/34)和59%(2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P<0.05);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异常泌乳和(或)闭经、肌张力增高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 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自杀行为与血浆瘦素及胆固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06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Beck绝望量表(BHS)进行评定;按有无冲动、自杀行为分为自杀组(24例)、冲动组(31例)、非自杀非冲动组(以下简称患者对照组,51例),32名体检职工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患者在服药前)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结果 (1)正常对照组[(4.8±0.9)mmol/L]和患者对照组[(4.3±1.1)mmol/L]总胆固醇均高于自杀组[(3.7±1.0)mmol/L]及冲动组[(3.6±1.0)mmoL/L;P<0.05~0.01],而冲动组与自杀组之间、正常对照组与患者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血浆瘦素[(13.4±6.7)μg/L]高于患者对照组[(8.9±3.8)μg/L]、自杀组[(6.7±2.6)μg/L]及冲动组[(5.6±4.2)μg/L;P<0.05~0.01],患者对照组高于自杀组及冲动组(P<0.05),而自杀组与冲动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的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均与BMI呈正相关(r=0.49~0.64;P<0.01);自杀组、冲动组的血浆瘦素和总胆固醇与PANSS阳性分、PANSS攻击分、BPRS分、HAMD分、BHS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35~-0.72;P<0.05~0.01);患者对照组的血浆瘦素、总胆固醇与PANSS攻击分、BPRS分、HAMD分、BHS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0.48;P<0.05~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自杀行为及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浆瘦素及总胆固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驻西沙群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可以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驻西沙群岛174名军人进行测评,将其结果与军人常模及对照组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驻岛官兵的人际敏感、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1.65±0.56)分,(1.24±0.33)分,(1.44±0.46)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人际敏感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焦虑因子分[(1.54±0.52)分,(1.46±0.47)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SCL-90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聚类分析,174名驻岛官兵可分为3类:第一类SCL-90得分较低,第二类得分中等,第三类得分较高.各类军人年龄、性别、婚恋状况、受教育程度、军龄、职别等人口学资料及服役相关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驻西沙群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可分为三个亚类,各类军人具有不同的人口学资料及服役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患者,男性,75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神智不清55年,下肢不能行走、情绪不稳2个月"入院。患者55年前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不清、口唇咬破、小便失禁,诊断为癫痫,多年来一直服苯妥英钠片0. 1g,3次/d、鲁米那钠片30 mg,2次/d治疗,症状控制平稳。近10年来患者反复出现头晕、恶心于当地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并于2008年4月、2010年8月、2010年10月、2011年8月多次因发作性眩  相似文献   
5.
潘佳  蔡占魁  宋梓祥 《医药导报》2013,32(6):714-714
1病例介绍患者,男,21岁,学生。因"多疑、感被害、言语错乱伴冲动1个月",于2009年10月首次住我院,患者于2009年9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感到不安全,无法与他人正常交流,不能继续学业。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  相似文献   
6.
阿立哌唑治疗舒必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7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舒必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60例男性、80例女性舒必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分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男性: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 女性: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 维持舒必利治疗不变,分别加用阿立哌唑(5 mg)、维生素C治疗,疗程6周. 于治疗前和6周末检测催乳素(PRL); 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 结果 6周末,治疗组男、女性PRL分别为(21.5±6.4)和(26.9±7.1) μg&#8226;L-1,较基线(84.8±15.9)和(136.5±38.2) μg&#8226;L-1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 对照组男、女性PRL分别为(79.3±15.5)和(122.8±34.0) μg&#8226;L-1,与基线(85.1±16.7)和(129.8±37.9) μg&#8226;L-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 治疗组男、女性PRL的下降率分别为(74.7±5.9)%和(78.3±9.5)%,高于对照组PRL的下降率[分别为(6.5±5.8)%,(4.9±4.3)%](均P<0.01). 治疗组和对照组男、女性BPRS评分与基线的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 两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 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舒必利所致男、女性高催乳血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躯体疾病误诊为癔症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4例躯体疾病误诊为癔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均有前期心理刺激因素,伴有精神症状,因早期躯体疾病症状不典型,误诊为癔症.入院后经连续观察病情变化,结合各项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驻藏某部260名官兵性知识掌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知识掌握量官兵性观念、性困惑的差异。方法 对驻藏某部官兵进行无记名现况问卷调查。结果 (1)性知识:性解剖生理知识掌握尚可,但仍有一些官兵认为遗精会大伤元气、“适度手淫”是有害的,分别为20.8%、5.8%。生殖避孕知识掌握较差,50%左右的官兵不知道正确的避孕方法。(2)性观念:认为“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如果有机会,服役期间会尝试婚前性行为”“性爱和婚姻是两回事”的分别为48.9%、43.5%、51.2%,这三项较为一致。认同选项“喜欢经常换女(男)朋友”“一个人可以同时有多个性伴侣”的分别有11.2%、14.7%,这两项较为一致。(3)性困惑:55.4%认为自己缺乏与同龄异性交往技巧,经常怀疑自己性功能有毛病的有18.1%,经常怀疑自己生育功能有问题的有10.0%。(4)不同性知识掌握量官兵性观念、性困惑的差异:20道性知识条目答对9题及以上者与以下者相比,在性观念条目“我认为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如果有机会服役期间我会尝试婚前性行为”回答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官兵在性困惑三...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筛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餐后2h血糖的变化,筛查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方法对308例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糖代谢异常64例(20.8%),其中空腹血糖异常17例(26.6%),餐后2h血糖异常52例(81.3%),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同时异常9例(14.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4例(6.3%)。结论单纯空腹血糖检查可能导致大量的漏诊,同时测定餐后2h血糖可提高糖代谢异常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1)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从治疗第2周末起,阳性症状分从第3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利培酮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从治疗第2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从第3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齐拉西酮组从第2周末起阴性症状分低于利培酮组(P〈0.05),而阳性症状分高于利培酮组(P〈0.05);(2)治疗后2周末起,两组CGI—SI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0.01);治疗后各时点,两组CGI—SI分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第8周末,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88.57%,差异无显著性(P〉0.05);(4)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84%、54.28%,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异常泌乳和/或闭经、肌张力增高、体重增加的发生率高于齐拉西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齐拉西酮对阴性症状疗效优于利培酮,而对阳性症状控制弱于利培酮,不良反应较利培酮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