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6例重症药疹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药物,临床特征及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56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148例非重症药疹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6例重症药疹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相当于强的松量(1.81±0.98)mg/(kg@d),治愈率为82.7%.致敏药物,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及治愈率与非重症药疹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重症药疹致病药物最常见的是解热镇痛药,其黏膜损害、并发症发生率高,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的认识。方法对2例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例患者均为幼年起病,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胀为突出表现,逐渐出现外周大小关节进行性受累,并伴有脊柱的异常。结合文献报道的51例分析发现,本病男女患病率相仿,发病年龄多为1~10岁,其中77%为3~5岁。外周大小关节均可受累,依次累及双手小关节、髋、膝、踝、腕、肩等,早发骨关节炎改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38%的患者脊柱受累可出现短躯干畸形。影像学特点均表现为普遍性扁平椎并椎体终板不规则、骨骺增大、继发性退行性变和关节周围骨质疏松。本病临床症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但不同的是无滑膜炎和其他炎性改变、X线无破坏性改变。目前无特异的治疗方法。结论进行性假性类风湿发育不良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特点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3.
缓解性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1例报告张江林,黄烽(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100853)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主因双下肢浮肿3年,多关节肿痛2个月,于1987年4月入院。1984年7月无诱因出现双小腿肿胀,呈凹陷性,无自觉不适,...  相似文献   
4.
未折叠蛋白应答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的基因谱,了解有无支持UPR假说的转录物以及那些细胞参与未折叠蛋白应答(UPR),UPR在AS病人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AS病人的PBMCSFMC基因表达谱通过含1176基因的cDNA微阵列扫描得到,结果中比较AS与健康自愿者和RA病人有差异表达的基因C2、C3、C8、LMP2、LMP7和BiP(UPR的标志物)再以RTPCR验证。结果:AS患者的SFMC中的BiP表达显著高于RA患者SFMC组(RTPCR的均数和标准差为86.4±111.3和18.5±13.0,两者比较,P=0.044),AS和RA患者SFMC组的C2分别为91.6±36.7和18.5±3.6(两者比较,P<0.037),而且AS患者的SFMC中BiP和UPR相关的蛋白酶体C2的增高水平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9)。另外,研究还发现,AS患者SFMC过度表达BiP的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结论:内质网UPR确实发生在AS患者SFMC中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UPR应答在AS病人关节炎症的初期和延续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两型HLA B2 7分子在人细胞系内的合成、组装及转运过程。方法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RSV 5neo的膜表面型与可溶型B2 7(sB2 7)cDNA以电转法转入人B淋巴母细胞突变细胞系C1R ,并使其稳定表达。以免疫沉淀、脉冲追踪及内切糖苷酶H消化实验观察两型B2 7分子在C1R细胞系内的细胞生物学特点。结果 :sB2 7分子与膜表面型B2 7分子一样 ,约需 30min完成细胞内的修饰过程 ,均与Calnexin及BiP这两种分子伴侣相关等 ,但与膜表面型B2 7分子相比 ,仅部分sB2 7分子被转运到细胞表面 ,相当一部分sB2 7分子 4h后仍滞留在内质网腔内。结论 :sB2 7分子在人C1R细胞内的合成、组装与转运过程与膜表面型B2 7分子相似 ,滞留在内质网腔的sB2 7分子的酶解片段有可能通过Ⅱ类分子而递呈给CD4 T细胞 ,这一现象将为研究HLA Ⅱ类分子与脊柱关节病的相关提供新线索 ,并为今后探讨B2 7及环境因素与脊柱关节病的相关、寻找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应用美洛昔康栓和美洛昔康片,剂量均为15mg·d~(-1),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9%和77.4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90%和21.87%,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美洛昔康栓对AS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与美洛昔康片类似,且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单项最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片剂组。  相似文献   
7.
8.
类风湿关节炎的骨质疏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关节炎(RA)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是最主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在中国RA的患病率约为0.3%,有近400万患者。在RA患者,骨关节的破坏是其致残的主要原因。骨关节受损主要表现为骨侵蚀以及关节周围和全身的骨质疏松.随着病程的发展导致椎体或非椎体骨折的危险增加。放射线上关节周围的骨质疏松和侵蚀损害(囊性变)是RA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及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关节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个中心的开放性临床对照研究.选确诊的PsA患者,接受甲氨蝶呤(甲氨蝶呤组)、来氟米特(来氟米特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组)中的任意一种治疗方案,治疗24周.以PsA疗效标准(PsARC)为主要疗效指标,修改的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提高20%(ACR20)为次要疗效指标,对关节病变进行评估,并分析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总体评价(PGA)、医生总体评价、健康评估问卷(HAQ)]的变化.结果 治疗24周时甲氨蝶呤组、来氟米特组、联合治疗组达到PsARC的比例分别为75.0%、68.8%、83.3%,达到ACR20的比例分别为66.7%、50.0%、83.3%.24周后3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联合治疗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AQ、ESR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来氟米特组,甲氨蝶呤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PGA、HAQ、ESR的改善程度亦显著高于来氟米特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5%、38.9%、35.0%,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与单用药物治疗对PsA的关节病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来氟米特、甲氨蝶呤及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关节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个中心的开放性临床对照研究.选确诊的PsA患者,接受甲氨蝶呤(甲氨蝶呤组)、来氟米特(来氟米特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组)中的任意一种治疗方案,治疗24周.以PsA疗效标准(PsARC)为主要疗效指标,修改的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标准提高20%(ACR20)为次要疗效指标,对关节病变进行评估,并分析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总体评价(PGA)、医生总体评价、健康评估问卷(HAQ)]的变化.结果 治疗24周时甲氨蝶呤组、来氟米特组、联合治疗组达到PsARC的比例分别为75.0%、68.8%、83.3%,达到ACR20的比例分别为66.7%、50.0%、83.3%.24周后3组患者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联合治疗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AQ、ESR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来氟米特组,甲氨蝶呤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PGA、HAQ、ESR的改善程度亦显著高于来氟米特组.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5%、38.9%、35.0%,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与单用药物治疗对PsA的关节病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