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电话督导与传统督导方式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探讨电话督导在结核病防治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最佳电话督导方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县村两级医师(干预1组)、县级医师(干预2组)、村级医师(干预3组)电话督导和传统督导(对照组)4种不同干预模式随机分配到4个抽样县;对各干预组纳入的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随访观察1年;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样本组的主要指标率和构成比的统计学意义;运用综合评价法选择最佳干预模式。结果 1.干预1组、干预2组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4.2%、91.1%,均高于对照组8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2,P<0.05);干预1组、干预2组肺结核患者的规律服药率分别为98.8%、97.6%,而对照组为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0,P<0.05);干预2组、干预3组肺结核患者的规律复查率分别为94.4%、91.3%,均高于对照组的8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53,P<0.05)。2.根据秩和比(RSR)值显示干预1组效果较优。结论电话督导肺结核患者治疗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肺结核病督导管理方法,其中县、村两级医师电话督导模式更佳。  相似文献   
2.
县级综合医院肺结核患者的诊治和管理现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核患者的归口管理是我国结核病控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综合医院结核患者的诊治和管理现况 ,抽查了湖南省 6所县级综合医院 ,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调查表格包括 :(1)“医院放射科肺结核诊断情况调查表”。 (2 )“医院结核病疫情报告、转诊表”。(3)“住院患者诊治情况调查表”。调查现场 :在湖南省邵阳、娄底和株洲三市各随机抽取 2所县级人民医院和各县结核病防治所。内容和方法 :(1)登记各医院 1999年 9月门诊患者总数 ,查阅放射科 9月所摄的全部胸片 ,抄录其中报告为肺结核或可疑肺结核患者名单 ;然后到该县结核病防治所与初…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湖南省1992-2000年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根据《世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手册》和《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手册》的标准、要求、各种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从1992-2000年9月止全省对76.65万可疑结核症状者进行检查,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5.52万例,已治愈传染性肺结核10.55万例,初、复治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93.5%和88.1%,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的患病率分别下降59.4%和40.2%,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结论 湖南经9年实施世行贷款结控项目后,疫情获显著下降、控制结核病蔓延、有效地保护了劳动力,也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经费投入与产出的比为1:64,是投入较小,取得较大产出的一项卫生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和建立一种适合湖南省乃至全国国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模式,实现结核病的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方法结合实际,根据结核病控制的组织机构、筹资机制、病人发现、治疗管理、药品供应、健康促进、业务培训、激励政策、督导管理、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和监控评价等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法和管理办法与措施。结果(1)实现了肺结核病人的高发现率。新涂阳病人登记率从1992年的1.71/10万逐年上升到2005年的47.97/10万;病人发现率从1992年的2.9%逐年上升到2005年的81.4%。(2)获得了结核病人的高治疗率。1992—2005年,全省涂阳病人治愈率为90.5%;治疗成功率为93.8%。(3)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992—2005年,全省已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273104例,减少了136550人因结核病死亡,使5462000~8193000健康人免遭结核病的感染。全省总投入直接成本为1.64亿元;产生的直接效益为1.91亿元。家庭的成本直接5.22亿元,产生的家庭直接效益为12.30亿元。(4)结核病疫情获得了有效的控制:①肺结核病涂阳患病率由1990年的179/10万下降至2000年的107/10万,下降了40...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实施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湖南省实施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 ( NTP)所取得的经验 ,用以指导全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开展。 方法 应用湖南省 1979、1990、2 0 0 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简称流调 )获得的疫情资料 ,对全省实施《1981~ 1990年》、《1991~ 2 0 0 0年》NTP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涂阳病人发现率由 1983年的 0 .5 %提高到 1990年的 7.6%和 2 0 0 0年的 4 6.7% ;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由 1986年的 66.0 %提高到 1990年的 84 .7%和 2 0 0 0年的 93 .5 % ;获得性耐药率由1979年的 5 8.6%下降为 1990年的 4 0 .0 %和 2 0 0 0年的 3 7.5 % ;涂阳患病率由 1979年的 2 19/ 10万下降为 1990年的 179/10万 (下降 18.3 % )和 2 0 0 0年的 10 7/ 10万 ( 2 0 0 0年与 1990年比较 ,下降 4 0 .2 % )为继续执行《2 0 0 1~ 2 0 10年》NTP奠定了基础为继续执行《2 0 0 1~ 2 0 10年》NTP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电话督导和传统督导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探讨电话督导在结核病防治管理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县村两级医师电话督导、县级医师电话督导、村级医师电话督导和传统督导4种不同干预模式完全随机地分配到4个抽样县;研究共纳入涂阳肺结核患者546例,其中3个电话督导组(即干预1组、2组、3组)分别有173、124和160例,传统督导组(即对照组)89例,对各组纳入的结核病患者随访观察1年;对4个抽样县的主要指标进行样本率和构成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治愈率为82.0%(73/89)相比,干预1组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升高,为94.2%(163/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2,P<0.05);干预1组肺结核患者的不规律服药率为1.2%(2/173),低于对照组的11.2%(10/8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0,P<0.05);干预2组肺结核患者的不规律复查率为5.6%(7/124),对照组为18.0%(1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53,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电话督导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适合于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湖南省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社会经济情况,了解结核病患者的患病情况、社会经济状况及健康教育情况。方法收集整理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发现的肺结核患者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问卷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4:1;65岁及以上占44.4%;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0.3%;患者以农民为主;城镇患者2009年的人均纯收入为6 776元,农村患者为2 938元;城镇患者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 586元,农村患者为2 473元,患者人均纯收入均低于湖南省同期人均水平(2009年湖南省年鉴数据:城镇15 084元,农村4 910元);患者中有48.6%未接受过有关结核病宣传教育;有症状患者没有就诊的占43.9%;就诊的患者因病花费的例均总费用为1 238元。结论湖南省结核病患者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经济负担较重;部分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不了解,结核病防治意识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8.
斑点渗滤免疫金标法诊断结核病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斑点渗滤免疫金标法(澳大利亚TB—DOT)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382例结核病人血清TB—DOT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痰涂片、Bactec960快速培养细菌学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382例结核病人血清抗体阳性278例,总的敏感性为72.8%,特异性为94.4%。结论 斑点渗滤免疫金标法对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值得临床特别是基层防痨机构进一步推广,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的规范使用及其对结核病控制成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湖南省1992~2001年抗结核药物的规范使用及其对结核病控制成效的影响。方法:对湖南省1986~1991年与1992~2001年两个时期,不同的抗结核药使用方法所产生的控制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86~1991年未能规范使用抗结核药和贯彻“联合、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治愈率38.4%~69.3%;1992~2001年采用4或5种抗结核药规范使用和贯彻“联合、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治愈率88.1%~93.1%,疫情显著下降。结论:为使结核病有效控制,必须规范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方法和贯彻“联合、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日本青木正和(Aoki)提出了一个结核病例发现覆盖率推算方法,1989年10月在一次国际结核病学术会议上,又报告了该法。但该推算方法能否成立?科学性如何?目前,包括设计者尚无一学者证实。本文应用监测资料进行验证性研究,并从理论上予以论证。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采用湖南省益阳县1985~1990年结核病监测点的资料。1985年,该县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14552人),涂阳患病241/10万。1990年涂阳患病率为143/1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