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总结700余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抗癫痫治疗经验,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30-67)岁;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慢性夹层4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4例。行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支架术2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1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13例,其中同期行Bentall术2例、主动脉根部成形术8例。心肌阻断时间59-137(104-3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57(29-11)min。术后肾功能衰竭2例,1例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另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5例患者出院,随访1个月至1.5年,1例患者于术后约1个月双下肢肌肉坏死,在外院施行了截肢手术,8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工作,无晚期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术后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随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0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后的随访经验。结果术后随访10例,4例因慢性排斥反应住院治疗,1例因心脏预激综合征需反复调搏;死亡2例,其中1例因自行停用抗排斥药物死亡,1例因合并肾功能衰竭行肾移植后出血死亡,其他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加强移植后健康教育,完善术后随访工作,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窦瘤破裂21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RSV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2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21例。同期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10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3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AVP)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AVR)3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无复发。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确切修补窦瘤和加强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外科监护室从2001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病例的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其临床特点、救治以及预防措施。结果该组多器官功能失常的发生率占重症胸外伤的比例为8.2%,主要为脑、心、肺、肝、肾和消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多器官功能失常,在一系列积极的抢救措施下仍有5例死亡,死亡率为41.6%。结论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来势汹险,病情危重,对具有多器官功能失常可能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救治措施,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的术后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总结9例心脏移植的术后监护治疗。结果 9例患者术后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恢复良好,均康复出院。其中1例术后早期和2例远期出现急性排异反应,1例术后早期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远期死亡。结论 心脏移植术后免疫的有效监测、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和密切随访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1995年10月~2005年10月共1026例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06例,发生率20.08%;死亡59例,死亡率5.75%。术后并发症最常见是低心排出量,发生率为6.81%,其次呼吸衰竭为4.40%。死亡原因最常见是低心排出量,其次为呼吸衰竭。年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结论 婴幼儿心脏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重点在于输液成分、输液量和速度的控制、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呼吸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动脉导管未闭236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256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进行PDA直视缝合术5G例,经胸膜内结扎术170例,经胸膜外结扎术10例,心内合并畸形同期矫治。结果255例治愈,死亡1例,随访未发现导管再通及假性动脉瘤。结论PDA一经确诊,即应积极手术治疗。确实可靠的降压对预防术中大出血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放风筝”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分析(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少见,有多种治疗方法,但都有一定的缺点。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颈内动脉海绵窦瘘9例,全部在局麻下予“放风筝”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围术期儿童与成人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从手术前一天至手术后第四天、采取系列血样,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小儿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研究期内多数检测点上显著高于成人组,结论:提示小儿组手术中和手术后,应不用或慎用激素类药物,成人组应增加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