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HL-60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以AML细胞株HL-60为模型,通过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学、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周期和细胞因子表达,以及应用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来研究抗CD44单克隆抗体A3D8对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 HL-60细胞高表达CD44;A3D8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HL-60细胞生长。A3D8使HL-60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CD11b、CD14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增高,细胞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减小,核染色质聚集,NBT还原实验阴性,细胞表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RNA,呈现向单核细胞系方向分化。结论 A3D8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单核系细胞分化,CD44有可能成为AML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凌志恒  宫坚  潘峻 《现代医学》2001,29(4):237-239
目的探讨逆向交锁髓内钉在股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静力型交锁技术对16例股骨髁上骨折病例行经髁逆向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陈旧性骨折6例,4例患者同期行植骨术.对伴有膝关节僵硬的病例,术中采用手法或(和)手术松解膝关节,术后辅以持续被动活动.结果随访8~3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新鲜骨折2.5~5个月,平均3.5个月;陈旧性骨折7~11个月,平均8个月.结论逆向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其提供的力学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膀胱粘膜下层无细胞基质的制作与评价。方法 自膀胱解剖出膀胱粘膜下层,置于PBS、0.5%SDS、双蒸水中反复洗涤去除细胞,必要时加用胰蛋白酶消化。获得的细胞外基质采用HE、免疫组化、扫描电镜评价去细胞效果,细胞植入无细胞基质观察细胞能否粘附于该材料。结果 HE、免疫组化、扫描电镜均未见制备的材料中存在细胞及细胞碎片,体外细胞植入试验见细胞可粘附于材料并增殖。结论 采用本制备方法可以得到膀胱粘膜下层无细胞基质,有望为临床提供尿道下裂生物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4.
劳继军  潘峻  凌志恒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2):108-108,12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3例的疗效。方法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X线确认骨折端复位良好后将LPHP接骨板置于肱骨近端,在骨折近端的接骨板上使用LCP钻头导向器作引导,用直径2.8mm钻头预钻孔,用扭力限制电钻接口将螺钉钻入并进行锁定,放置负压引流逐层关闭伤口,术后前臂吊带固定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按Neer评分法测定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与其他内固定钢板相比,LPHP是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免疫性骨髓纤维化(MF)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的研究,加深MF与SLE相关性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经过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大多数病例的血象得到明显改善,骨髓纤维化有所减轻。结论:SLE继发免疫性MF相对少见.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文治强  凌志恒  陈中  潘峻  宫坚  郭方 《浙江医学》2007,29(10):1091-1092
掌骨骨折在手外伤中经常发生,闭合性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1],但存在复位及手功能恢复不理想等缺点;开放性骨折多采用复位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亦存在固定不可靠、早期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复合尿路平滑肌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的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在大动物体内替代长段输尿管后的结构、功能状况.方法 取长风杂交白猪(不包括在本实验组内)膀胱黏膜下层,洗涤后获得无细胞基质,备用.实验猪10只,切取小块膀胱组织,分离出平滑肌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培养增殖后种植于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体外共培养.以细胞-无细胞基质复合物替代自体猪一侧中段输尿管,长约5.0~5.5 cm,术后1、2周,1、3、6个月各处死2只,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组织浴槽等方法观察替代段输尿管的结构,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移植替代1个月可见明显肌层形成,3、6个月时已形成良好的移行上皮层和平滑肌层.大体观察见替代段输尿管管腔存在,周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形成.替代段以上输尿管和肾盂扩张.组织浴槽研究显示,替代段输尿管存在平滑肌肌条的一般体外特性.结论 以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作为细胞载体的组织工程输尿管技术在大动物体内替代长段输尿管后,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肌性管道,但其周围的严重纤维化会影响替代段输尿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O6-苄基鸟嘌呤逆转人脑胶质瘤对BCNU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提高BCNU为代表的CENUs对Mer 脑胶质瘤化疗疗效的途径。方法 采用MTT法及测定肿瘤生长观察O^6-苄基鸟嘌呤(O^6-BG)预处理Mer 人脑胶质瘤细胞及荷Mer 脑胶质瘤裸小鼠对BCNU疗效的影响。结果 O^6-BG能提高BCNU对Mer 胶质瘤细胞T98G的敏感性2.2倍,对Mer-细胞SHG-44无增敏作用,10μmol/L O^6-BG预处理2小时即能明显抑制MGMT活性,≥50μmol/L时能完全抑制MGMT活性;O^6-BG毒性极低,100μmol/L时细胞生存率>95%。O^6-BG BCNU组较空白对照组延缓肿瘤生长34.16天,而单纯BCNU组延缓生长18天(P<0.01),且O^6-BG BCNU组中还见到肿瘤暂时性退缩。结论 O^6-BG通过抑制MGMT活性,能逆转Mer 人脑胶质瘤细胞对BCNU的耐药性,提高BCNU时效,因而可望作为化疗增敏剂与BCNU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TEN基因对RPMI822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TEN 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封闭内源性PTEN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活性;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mRNA水平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PTEN siRNA能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PTEN mRNA及蛋白表达.MTT结果显示,转染后4d,与NS-siRNA组相比,PTEN-siRNA组细胞生存率为(141.55±8.34)%(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PTEN-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48 h后,与未转染细胞相比,处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凋亡峰显示凋亡的细胞比例减少.PTEN-siRNA转染RPMI8226细胞后24h,未转染组、NS-siRNA转染组和PTEN-siRNA转染组黏附于下室面的细胞数量分别为:49.33±7.63、47.17 ±7.76和79.50±11.89,NS-siRNA和PTEN-siRN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转染PTEN siRNA后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aspase-3/-7 mRNA及蛋白活性表达水平减低.FAK mRNA MMP-2,MMP-9 mRNA p-FA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转染PTEN siRNA能够促进RPMI8226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stryke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7个月。结果采用Karlsson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A级23例,B级2例。无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2—3个月可行无痛自由活动。结论采用锁骨钩钢板术中不损伤肩锁关节面,能够避免继发性创伤骨关节炎,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