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男性新生儿肛门生殖器距离(AGD)与睾丸下降不全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方法:连续纳入哈尔滨市妇产医院及哈尔滨市双城区急救中心妇产科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出生的汉族男性新生儿350例,出生后24 h对所有新生儿测量AGD,排除有合并直肠肛门畸形及尿道下裂的患儿,由小儿外科医生进行体格检查,确定其是否存在睾丸下降不全,并根据睾丸位置分为阴囊上方型、腹股沟型及不可触及型。结果:350例新生儿中隐睾39例,隐睾新生儿的AGD长度显著短于非隐睾新生儿[(2.01±0.22)cm vs(2.35±0.19)cm;P0.01];在排除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情况下该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2.32±0.14)cm vs(2.06±0.19)cm;(2.37±0.17)cm vs(2.12±0.12)cm,P均0.01];高位隐睾新生儿AGD较低位隐睾儿AGD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F=0.434,P0.05);单侧隐睾与双侧隐睾新生儿AGD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96±0.13)cm vs(2.02±0.17)cm,P0.05)]。结论:在所研究的男性新生儿人群中,AGD值与睾丸下降不全具有相关性。AGD可以作为雄激素作用窗口期存在异常干扰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雄激素受体基因(AR)第一外显子上的(CAG)n多态性与男性尿道下裂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42例男性尿道下裂患儿以及351例健康人。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全基因组DNA,对AR基因上的第一外显子(CAG)n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以Sanger测序方法对其测序,计算各样本的(CAG)n分布情况。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AG)n分布,并分析(CAG)n对男性尿道下裂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病例组(CAG)n为15~44,平均长度23.65±3.36;对照组为19~31,平均长度23.14±1.87,两组CAG重复序列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3)。当n≥23,24,25,26时,尿道下裂发病风险分别为1.47(CI:1.081~2.001),1.356(CI:1.004~1.830),1.484(CI:1.063~2.071),1.565(CI:1.034~2.369),各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n≤19时,尿道下裂患病风险为2.111(CI:0.935~4.767),P=0.05。结论 AR基因第一外显子上的(CAG)n与男性尿道下裂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CAG重复序列越长,尿道下裂的发病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3.
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总结103例先天性隐匿阴茎的临床资料,探讨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应用于先天性隐匿阴茎的诊治经验.方法 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采用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103例,年龄为6个月至12.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先天性隐匿阴茎的诊断,其中3例伴有明显肥胖.结果平均随访1.5年(6个月至2.5年).所有患儿阴茎外观均较满意,阴茎显露好,无包皮臃肿现象.术后1例冈阴茎根部皮肤附着不佳仍有同缩,2例患儿在阴茎根部切口处轻度裂开.结论 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术后阴茎外观接近包茎术后表现,术后再回缩等并发症少.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可以作为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尿道下裂患儿MAMLD1基因突变的比例,探讨该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例单纯尿道下裂患者进行MAMLD1基因检测,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健康人群来源的200条x染色体为对照组。直接测序检测MAMLD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的序列。结果发现2个位点碱基改变(c.1699C〉T,c.1985A〉G),其中C.1985A〉G为已报道的SNP;c.1699C〉T未报道过,通过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正常和尿道下裂患者中出现的频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MAMLD1基因不是我国单纯尿道下裂发生的热点基因。c.1699C〉T是MAMLDl基因新发现的SNP。  相似文献   
5.
小孩子尿床是很常见的现象,为了不让孩子尿床,有些父母就限制孩子喝水,以此避免孩子尿床的发生。其实,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单位体重所需要的水分比成年人要多好几倍。对于迅速发育的孩子来说,限制饮水会导致体内尿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在血液中的水平增高,造成代谢失衡,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头昏、头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单纯用胃管兼作尿道支撑管和引流管在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华医院1997年12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在做尿道成形手术中单纯应用胃管作尿道支撑引流管1176例,年龄6个月-20岁。未进行膀胱造瘘等尿液改道引流方法。结果 术后因发生尿瘘而需再次尿道成形术的113例(9.6%),尿道狭窄需再次手术成形的8例(0.7%),尿道裂开需尿道再成形的5例(0.4%)。结论 在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中单纯用胃管兼作尿道支撑管和引流管引流尿液是充分有效的,无须另行尿流改道。  相似文献   
7.
尿道裂开是发生于尿道下裂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因多无可利用的包皮材料修补尿道,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Snodgrass在1994年首先介绍了“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法”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方法。我院近年开展用此方法治疗尿道下裂,并且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法)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道裂开患儿2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小型猪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并进行相关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分别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及Matrigel实验和DiI-acLDL摄取实验,对其细胞表型及功能进行相关鉴定.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形态;培养第14天,约80%的细胞DiI-acLDL吞噬实验阳性,且CD133、CD34、flk-1、CD31、CD14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达到25.1%、55.9%、97.7%、82.0%和95.4%;细胞培养于凝固的Matrigel表面7 d后,形成特征性的网格状结构.结论 该实验成功从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EPCs,在其体外扩增诱导的过程中,表达EPCs和成熟内皮细胞的特征性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复合尿路平滑肌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的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在大动物体内替代长段输尿管后的结构、功能状况.方法 取长风杂交白猪(不包括在本实验组内)膀胱黏膜下层,洗涤后获得无细胞基质,备用.实验猪10只,切取小块膀胱组织,分离出平滑肌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培养增殖后种植于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体外共培养.以细胞-无细胞基质复合物替代自体猪一侧中段输尿管,长约5.0~5.5 cm,术后1、2周,1、3、6个月各处死2只,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组织浴槽等方法观察替代段输尿管的结构,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移植替代1个月可见明显肌层形成,3、6个月时已形成良好的移行上皮层和平滑肌层.大体观察见替代段输尿管管腔存在,周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形成.替代段以上输尿管和肾盂扩张.组织浴槽研究显示,替代段输尿管存在平滑肌肌条的一般体外特性.结论 以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作为细胞载体的组织工程输尿管技术在大动物体内替代长段输尿管后,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肌性管道,但其周围的严重纤维化会影响替代段输尿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特殊的儿童嗜铬细胞瘤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特殊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2000-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4例小儿嗜铬细胞瘤病例,均为男性,年龄9~12岁。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外3例,异时再发者2例,有家族史1例。结果经妥善围手术期处理,顺利切除肿瘤,术后血压全部降至正常。结论儿童肾上腺外、双侧肾上腺.多发及再发的嗜铬细胞瘤发生率高于成人,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