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检查,根据结果将心肌梗死节段数≥50%为透壁型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节段数50%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组,24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3D-STE测定左室心肌梗死区域心肌应变GAS、GLS、GCS和GRS及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结果不同心肌梗死节段的GAS、GLS、GCS和GRS及WMSI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与SPECT测定的MIS均良好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心肌梗死节段数≥50%心肌应变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GLS的诊断价值最高[0.82(0.71~0.90),R值0.001,CutOff值-11.6,敏感性70.4%,特异性87.1%]。结论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估心肌梗死程度,并对左心室局部收缩进行有效评价,以GLS为最敏感。  相似文献   
2.
石呈  陈旭鹏  汪娜  杨菲菲 《江苏预防医学》2021,32(6):771-773,776
目的 掌握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变化,为全面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2014-2019年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采用年估计百分比变化(EAPC)评估其变化趋势.结果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自2014-2019年持续增长(EAPC=19.40%,P=0.007),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5年间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EAPC=11.17%,P=0.288),中等学历人群5年间逐年上升(EAPC=17.94%,P=0.032),高学历水平人群逐年上升(EAPC=16.41%,P=0.025).结论 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应采取针对性强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手段,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肺部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评价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的价值。方法 对11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先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肺部超声及PiCCO,共获得26例/次数据,将其分为轻度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 10 ml/kg,n=12]和重度组(EVLWI>10 ml/kg,n=14),比较组间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值、超声及PiCCO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EVLW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指标评价肺水肿的效能。结果 轻度组舒张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重度组(P均<0.05);NT-proBNP、心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肺动脉压(PAP)、下腔静脉直径(IVCD)、E/e''、B线总分、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及EVLWI明显低于重度组(P均<0.05)。B线总分与EVLWI呈显著正相关(r=0.955,P<0.001);其诊断EVLWI>10 ml/kg的AUC为0.95,截断值为15.00时,敏感度为92.90%,特异度为66.70%。结论 肺部超声可较准确地评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程度;B线总分与EVLWI呈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耐药性已成为CML治疗领域的关键问题。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以及普纳替尼等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协同抑制Bcr-Abl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STAT5、CRKL、ERK5等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改善肿瘤微环境,降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已在基础研究和临床Ⅰ期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治疗CML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TCD+球囊扩张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13例,评估胆管通畅情况、黄疸指数、肝功能及引流管放置时间。结果对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TCD+球囊扩张术,对其中2例植入金属支架;术后未发生再狭窄,吻合口近期、远期均通畅(13/13,100%);术后黄疸指数、肝功能均明显改善;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98天,平均(57.3±29.9)天。胆管出血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晚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与无ISR患者的临床特点、血脂水平、载脂蛋白E (apolipoprotein E, ApoE)以及SLCO1B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影响晚期ISR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晚期ISR的患者共61例,另外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晚期ISR的患者共11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血脂水平以及ApoE以及SLCO1B1基因的多态性。所有患者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分为<1.4mmol/l组,1.4~1.8 mmol/L组以及>1.8 mmol/L组,=比较不同组别晚期ISR的发生率。结果 晚期ISR组与无ISR组患者ApoE、SLCO1B1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进行组内两两对比,结果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ApoB/ApoA比值以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n-HDL-C)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晚期ISR组上述指标均比对照组偏高(P<0.05)。3. <1.4 mmol/L组的ISR发生率为17.9%,1.4~1.8mmol/l组的ISR发生率为31.3%,>1.8 mmol/L组的ISR发生率为39.4%。不同LDL-C水平的组间总体ISR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行组间两两对比,小于<1.4mmol/l组的ISR发生率为与>1.8mmol/l组的ISR发生率有差异(P<0.05)。 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其ApoE或SLCO1B1的基因多态性与晚期ISR的发生率无明确关系。晚期ISR患者血脂水平较无ISR患者升高明显,将LDL-C降至1.4mmol/l以下可能有助于减少晚期IS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MRI联合3DMRSI在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MRI及三维MR波谱成像(3DMRSI)表现,探讨MRI联合3DMRSI对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前列腺增生和1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MRI及3DMRSI成像,分析MRI表现及两组(Cho+Cr)/Cit峰值比值的差异。结果MRI清晰显示前列腺增生部位、大小及增生结节病理类型;并较好显示前列腺癌部位、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和远处转移。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MRS的(Cho+Cr)/Cit峰值比值分别为0.68±1.96、3.07±1.1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MRI、3DMRSI两者并用,将形态学和代谢产物的信息相结合,更有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不典型肝脓肿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典型肝脓肿MRI多表现为不均匀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速升 -缓升"样变化 .结论 不典型肝脓肿多为早期肝脓肿,MRI平扫无特征性,结合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 进入新世纪以来,PCI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无论是裸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并发症,如支架术后再狭窄或血栓形成。许多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支架扩张不完全或贴壁不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支架置入情况的精确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X线投影技术获取的支架二维图像不够清晰,很大程度低估支架扩张情况。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架影像增强技术StentBoost显影及判定支架后扩张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同时行血管内超声(IVUS)和StentBoost检查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 7例,其中无钙化患者3例,浅表钙化患者11例,深层钙化患者3例。其中14例因支架膨胀不均匀给予后扩张,分别对支架后扩张前后冠状动脉定量分析(QCA)、IVUS和StentBoost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后扩张前支架内最小直径IVUS与StentBoost的相关性(r=0.9856,P0.01)优于QCA与StentBoost的相关性(r=0.9754,P0.01),也优于QCA与IVUS的相关性(r=0.9611,P0.01);后扩张后支架内最小直径QCA与StentBoost的相关性(r=0.8774,P0.01)最好。QCA、IVUS和StentBoost三者的相关性在深层钙化患者明显优于浅表钙化患者。结论支架后扩张前IVUS和StentBoost数据的相关性较好,而后扩张后两者相关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