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下治疗的333例GIS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33例GIST均于内镜下完整切除,其中166例经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73例经内镜下肌层剥离术(EMD)治疗,94例经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治疗。1例患者EFR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再次接受内镜下治疗并痊愈。余患者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术后复发风险评估系统,共34例患者为中高危,其中23例规范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对中高危患者随访6~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1(13,34)个月,除1例高危患者失访外,余33例均存活,未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内镜下治疗胃GIST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2017年6月—2019年9月,5例良性重度幽门狭窄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了内镜下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5例均成功完成幽门处全覆膜支架置入,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5例患者于术后1~3 d开始进流食,进食后均无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出现,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营养状态获得明显改善。4例于术后3~4个月行支架取出术;余1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支架移位至胃内,取出支架后观察幽门口略狭窄,行球囊扩张术+黏膜切开术。随后5例继续随访3个月,均无症状反复及再狭窄。以上结果初步证实,内镜下全覆膜支架置入新技术治疗良性幽门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非虚假设综合渐近正态法。方法:将渐近正态法加以扩展以覆盖非虚假设和分层设计,从而推导出单样本和两样本基本关系式,功效函数,样本量,及检验统计量。结果:当最小感知差别取零时,它还原对应经典方法,包括经典Cochran检验和Mantel-Haenszel检验。当层数取1时,它还原为非虚假设渐近正态法,包括Dunnett-Gent检验。当最小感知差别取零且层数取1时,它还原为经典渐近正态法,包括单样本和两样本比例检验。结论:这种方法可用于分层设计的有效对照临床试验,以建立临床优效性,非劣效性,或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则survivin ,VEGF ,b FGF和CD3 4在 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 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b 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 ,在 5 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 ,阳性率为 5 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 ,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survivin ,VEGF ,b 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成正相关 ;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 ,b 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 :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 ,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VEGF-D、MMP-2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D在正常胃黏膜中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1.3%(P〈0.01),MMP-2在正常胃黏膜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15%,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0%(P〈0.01)。VEGF-D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为61.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1.9%),MMP-2阳性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77.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1.3%)。此外,VEGF-D、MMP-2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密切相关,VEGF-D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结论VEGF-D、MMP-2在胃癌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淋巴道转移,VEGF-D可能通过增强MMP-2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拉米夫定的问世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0余年。拉米夫定能迅速抑制HDV复制,口服方便,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37例,给予双环醇25mg,3次/日,口服,共24周,停药12周,观察疗效。结果:应用双环醇治疗24周ALT明显下降,停药12周虽有所上升,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和停药12周,ALT复常率分别为54.1%、35.1%。AST复常率分别为40.6%、34.4%。治疗结束和停药12周后,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24.1%、34.5%,发生HBeAg血清转换1人。治疗24周末,HBV DNA阴转率为24.3%;停药12周,HBV DNA阴转率为27.0%。结论:双环醇对降低转氨酶有很好的疗效,且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环醇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肝炎合成新药,为期4a的双环醇Ⅰ、Ⅱ、Ⅲ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双环醇对慢性肝炎疗效肯定,服用安全、方便。在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本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Ⅳ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双环醇的安全性和疗效。本研究为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遵照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准则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患者T细胞Tim-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5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同时取26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中Tim-3的表达,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im-3阳性及Tim-3阴性T细胞早期凋亡分子和内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肝细胞癌患者Tim-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HBV感染的关系。结果 Tim-3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水平较高(P<0.01),Tim-3+T细胞分泌INF-y能力减弱,凋亡增多(P均<0.01),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Tim-3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分期相关(P均<0.01),与有无HBV感染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肝细胞癌患者T细胞中Tim-3高表达,导致T细胞功能耗竭,晚期肝细胞癌Tim-3表达水平更高,可作为肝细胞癌的有效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