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的随访结果,探讨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HR-HPV阴性、宫颈液基细胞学为ASCUS和LSIL的356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对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排除高级别病变的306例患者定期进行HR-HPV随访。HR-HPV检测采用杂交检测法2代(hybird capture-Ⅱ,HC-Ⅱ)。结果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为7.9%和9.1%。HR-HPV阳性/ASCUS和LSIL患者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是22.9%和17.9%。HRHPV阳性的ASCUS和LSIL患者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HRHPV阳性对ASCUS及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3%和84.42%。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是14.3%。不同年龄段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的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最高(18.2%)。结论 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发生CIN-Ⅲ及以上病变分别是7.9%和9.1%,CIN-Ⅱ及以上病变达14.3%,30~39岁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率达18%,建议对于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应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变部位活检。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Ⅷ,)是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常见病原体,感染率达到20%一30%。为了解成年人MP急性感染肺炎的流行特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北京地区9家二级和三级综合医院成立成年人肺炎监测网(BNACAP),以“恢复期较急性期斑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4倍升高”作为MP急性感染的诊断标准,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对入组的410例成年人CAP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及时识别重型或危重型患者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3日-3月21日收治的部分COVID-19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以及幼稚粒细胞绝对值(IG),参照诊断标准将COVID-19患者分为无症状感染组(n=32)、轻型组(n=19)、普通型组(n=28)、重型组(n=18)和危重型组(n=9)。非COVID-19发热组为同期发热并最终排除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阳性的COVID-19感染的患者48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9人。分析各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各组患者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6,P<0.01),危重组与非COVID-19发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患者NEUT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9.91,P<0.01),在NEUT参数比较中,危重组中的NEUT最高,且与各组的两两比较中,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动物模型,为阐明IPA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方法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抑制,双侧鼻孔滴入烟曲霉菌孢子,分别于24 h、48 h、72 h、96 h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通过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真菌培养确定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 IPA模型组的组织培养可见烟曲霉菌,病理切片模型组小鼠72 h时可见较严重的出血和充血;96 h时肺内有菌丝,肺泡间隔增宽,组织坏死。正常状态感染烟曲霉小鼠72 h可见充血,肺泡弹性纤维被破坏;96 h仅表现为炎症和出血,未见菌丝。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IPA动物模型,为研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医院机会性筛查人群初次高危型人乳头瘤(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或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初次HRHPV阳性患者969例。观察HR-HPV感染患者病毒自然清除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年龄、病毒基因分型、多重感染以及初次感染病毒负荷量与病毒自然消除及持续性感染的关系。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生存分析用于计算病毒清除时间。COX比例风险回归用于病毒清除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969例HR-HPV感染患者平均病毒清除时间为9.52(95%CI:9.09~9.95)个月,中位消退时间8(95%CI:7.65~8.36)个月。不同年龄组HR-HPV自然清除的时间不同(χ2=7.93,P=0.047)。不同亚型HPV自然清除时间不同,清除时间最长的前5位分别是HPV56型、HPV33型、HPV58型、HPV52型、HPV18型。病毒清除时间最短的是依次HPV45型、HPV51型、HPV68型。多病毒联合感染同病毒持续感染相关,联合感染者病毒清除时间明显延长,持续感染时间延长(χ2=18.67,P=0.000)。初次感染的病毒负荷量不同,病毒自然清除时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8,P=0.000)。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回归系数为-0.082,P=0.046)及多病毒联合感染(回归系数为-0.231,P=0.037)同病毒清除呈负相关,初次感染病毒负荷量分级(回归系数为-0.185,P=0.108)与病毒自然清除时间无相关。结论 HR-HPV基因型为HPV56型、HPV35型、HPV58型、HPV51型、HPV35型,≥50岁女性、多重感染以及初次高病毒负荷量患者,病毒自然清除时间长,更易发生持续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低危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疗效,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方法 选择呼吸科2010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5例入选北京市肺炎监测网课题的低危CAP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其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组中选择β-内酰胺类联合阿奇霉素的比例为63.16%,明显高于初治有效组;低危CAP的病原菌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病毒、肺炎支原体+病毒、肺炎链球菌,分别占44.74%、39.47%、10.53%、5.26%.结论 低危CAP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其对阿奇霉素高度耐药;其次,低危CAP患者中病毒感染率高,目前经验性治疗方案中未能覆盖,均是导致CAP初始经验性治疗无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朝阳医院2000-2010年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的遗传多样化和基因型分布,探讨其院内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对82株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菌种收集统计;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Chromagar)结合VITEK-2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初筛鉴定;PCR扩增其CAI区微卫星序列;应用CAI区SSCP图谱和GeneScan相结合对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型的比较分析;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 3系统和E-test对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MIC值测定。结果 2000-2010年朝阳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共2320株,检出侵袭性假丝酵母菌148株,占6.4%,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61株占41.22%,为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首位;无菌体液病原菌4093株,检出侵袭性假丝酵母菌属253株,占6.2%,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150株,占59.29%;临床独立来源的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82株,基于微卫星片段CAI区共有38种基因型;6例患者不同来源标本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型完全相同;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中ICU最高占52.44%,值得重视;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的敏感率均为100.00%;氟康唑为97.56%。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然占侵袭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首位,基因分型显示侵袭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呈多态性分布,发生侵袭的菌株基因型与定植的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活体荧光染料Hydroethidine(HE)和结合流式细胞术,对实验室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虫血率及其生长周期进行了相对定量研究和分析,以期寻求一种可替代血涂片镜检法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染料Hydroethidine工作浓度10μg/ml即可获得与50μg/ml相同的效果;Hydroethidine-流式细胞术法与常规血涂片镜检法具有强相关性;此外,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分析培养恶性疟原虫中早期(环期、滋养体期)和晚期(裂殖体期)的组成和比例。因此,Hydroethidine.流式细胞术法作为一种客观、准确、快速的相对定量分析方法,在疟原虫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可以替代血涂片镜检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报道卵形疟原虫合并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病例1例,在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抗病毒和抗疟疾治疗的策略下成功治愈出院,为卵形疟原虫合并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患者有疟疾、新冠疫区旅行史,入院后反复发热,伴头痛、疲乏、咽喉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