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患者疗效及肢体功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洪湖市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经皮组(n=52)、传统切开组(n=48)及交锁髓内钉组(n=30)。其中微创经皮组采取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传统切开组采用传统切开内固定技术治疗,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不愈合、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及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疼痛、功能及活动度情况。结果微创经皮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微创经皮组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微创经皮组的各Kofoed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微创经皮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 05)。结论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相比于传统切开内固定术及交锁髓内钉技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更有利于肢体功能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抑制正常多克隆B淋巴细胞生长,并分泌大量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导致异常球蛋白增加,正常球蛋白合成减少[1]。临床表现常常为高球蛋白血症以及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M蛋白)分泌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或免疫固定电泳来评估分析M蛋白[2],从而帮助确诊MM。血清蛋白电泳具有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简洁、快速等优点,能清晰将血液中异常蛋白以图谱的形式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舒脉胶囊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进行VSMC培养,AngⅡ 10-7 mol/L作为刺激因子,将药物血清分为舒脉胶囊全方组、活血化瘀拆方组和补脾益肾拆方组,测微尺测量细胞迁移的距离,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量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AngⅡ组比较,舒脉胶囊全方组、活血化瘀拆方组细胞迁移距离显著减小(P<0.01),MMP-2表达减少(P<0.01),其中舒脉胶囊全方组细胞迁移距离显著小于活血化瘀拆方组(P<0.01).结论 舒脉胶囊通过抑制MMP-2的表达而抑制VSMC迁移,全方作用优于拆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分类对0~Ⅲ期结直肠癌(CRC)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538例0~Ⅲ期CRC患者进行研究,术后随访5年。对术后大体标本肿瘤按3种大小分类方法(a:≤1、>1~≤3、>3~≤5、>5;b:≤2、>2~≤5、>5;c:≤2、>2~≤4、>4;单位:cm)进行分类,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第6版TNM分期(合并亚分期)进行0~Ⅲ分期。分析以上3种分类方法与TNM分期的关系,并就3种分类方法对5年总生存率(OS)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探讨哪种分类方法更有优越性。结果3种肿瘤大小分类方法与TNM分期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分类方法a、b、c与TNM分期均呈正相关(rs=0.436、0.379和0.415,均P<0.01)。采用log-rank检验对肿瘤大小分类与5年OS作单因素分析,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分类方法a的风险系数及95%CI为0.401(0.025~6.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分类方法b、c的风险系数及95%CI分别为4.586(0.523~40.181)、1.121(0.816~1.5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肿瘤大小分类方法均与TNM分期、预后相关,其中分类方法a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对预后的意义优于其他2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原肌球蛋白(TM)表达与胃癌晚期不同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 经胃部组织活检确诊的胃癌晚期患者41例(脾胃虚寒型23例,胃热伤阴型18例)和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组)15例,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链免疫反应测量脾胃虚寒型、胃热伤阴型胃癌患者及对照组患者活检组织的TM 4个基因(TM1、TM2、TM3、TM4)的表达及其含量. 结果 脾胃虚寒型胃癌患者TM1的表达明显高于胃热伤阴型,TM2的表达明显低于胃热伤阴型(P<0.01),两型患者TM3、TM4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不同证型胃癌患者TM的表达存在差异,TM1、TM2与胃癌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某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药物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行LC的住院患者病历1 200份,统计并分析预防PONV的药物应用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1 001例患者中,973例(97.20%)患者应用止吐药预防PONV,其中5-HT_3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率达96.71%。7例(0.77%)患者给药时机不合理,952例(97.82%)单次剂量偏大,314例(32.22%)给药频次不合理,476例(48.91%)用药疗程过长。所有止吐药均为非口服途径给药。结论该院LC患者广泛应用5-HT_3受体拮抗剂预防PONV,在药物剂量、用药频次、使用疗程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建议临床在应用止吐药预防PONV时,应兼顾药物经济学,规范止吐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灌肠结合深部热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式.方法:将门诊治疗盆腔炎的病例随机分配为中药灌肠结合深部热疗治疗组和单纯深部热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中药灌肠结合深部热疗较单纯深部热疗,恢复时间较短,治愈率高.结果评价指标均说明了显著的疗效.结论:中药灌肠结合深部热疗治疗优于单纯短波深部热疗治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