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夏玲  时强  李萍  何国英  刘洪珍 《新中医》2023,55(9):139-143
目的:观察补气调气散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器官脱垂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常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气调气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气虚症状评分、盆底表面肌电值、尿失禁严重程度和性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OP-Q分度)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气虚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气虚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快速收缩阶段、紧张收缩阶段、耐力收缩阶段的盆底表面肌电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OP-Q分度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OP-Q分度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神经鞘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治疗,且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神经鞘瘤52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结果及术后长期随访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52例病人中,21例病变位于食管,31例位于胃。内镜下整块切除51例,整块切除率为98.1%,1例食管上胸段病变行分块切除。中位手术时间为53.5(20.0 ~108.0)min。51例病人中,26例接受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11例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15例接受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且无中转手术的病例。1例(1.9%)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及局部肺不张,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好转;1例(1.9%)出现术后出血,予心电监护,输血、抗感染、抑酸、止血、补液等内科治疗后好转;1例(1.9%)术后发生电凝综合征, 予以禁食、输液、静脉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6(32.0~48.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神经鞘瘤具有可靠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病人恢复好,可作为上消化道神经鞘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发现与切除消化道肿瘤是内镜医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内镜下消化道肿瘤治疗技术主要为病变组织切除术和病变组织破坏术.病变组织切除术主要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 dissection,ESD)等;病变组织破坏术主要包括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光动力学治疗、氩离子凝固法等.目前,国内外均以EMR和ESD技术作为消化道肿瘤内镜治疗的标准方法.我们在此总结EMR和ESD技术以及以这2项技术为基础的内镜微创治疗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alcifying fibrous tumor,CF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纤维性肿瘤,由Rosenthal和Abdul-Karim在1988年首次报道,命名为“伴有沙砾体结构的儿童纤维性肿瘤”,1993年Fetsch等将其重新命名为钙化性纤维性假瘤(calcifying fibrous pseudotumor,CFP).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持续时间〈90d的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房扑房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伊布利特组,22例,其中房扑9例,房颤13例)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18例,其中房扑7例。房颤11例)。两组分别在持续心电、血压监护下于10min内静脉推注伊布利特1mg或普罗帕酮70mg,如给药结束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给药后4h内的房扑/房颤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中19例在90min内转复,其中盐酸普罗帕酮组5例,转复率27.8%,富马酸伊布利特组14例,转复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马酸伊布利特组22例中有1例(4.4%)发生短阵室速,2例(8.1%)发生频发室早,未行特殊处理自行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普罗帕酮比较。富马酸伊布利特对房扑/房颤的转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基础上,分离、培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应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观察辛伐他汀对巨噬细胞MMP-3表达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能够明显抑制斑块内巨噬细胞MMP-3的表达,但对MMP-3 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辛伐他汀具有独立于其系统性降脂作用之外的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此抑制作用可能不在基因转录水平,而是影响其后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对穿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 dock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DER)治疗贲门巨大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行SDER治疗的贲门巨大黏膜下肿瘤患者资料, 分析手术记录、术后病理、并发症、住院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例患者, 病变平均长径为4.0 cm, 均位于贲门。所有患者成功完成SDER治疗, 手术时间为23~42 min。术后病理提示4例为平滑肌瘤, 2例为胃肠间质瘤, 所有病变完全切除。术后住院时间为3~5 d。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胃镜恢复良好。结论初步认为, 利用SDER治疗贲门巨大黏膜下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对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62例全部骨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52例,良8例;优良率96.8%.2例出现浅表感染,1例术后出现脂肪栓塞.结论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结合松质骨螺钉能够提供坚强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70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03年3月-2008年5月收治的7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生长部位、核分裂数和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使用甲磺酸依马替尼(Gleevec)辅助治疗均对术后复发有影响。结论: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数目、手术方式及甲磺酸依马替尼(Gleevec)辅助治疗是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从1950年Franklin等报道第1例食管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仅报道了不足150例。食管CD少见,在成年人CD患者中占O.3%~2.0%.而在儿童CD患者中占6.5%。随着CD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