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主动脉疾病(aortic disease,AD)指由于主动脉壁病变所致的一类疾病,往往高度致命.目前非遗传性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是主动脉壁中层的主要细胞成分,通常认为其存在收缩型与合成型两种表型,且可相互转化.VSMC由收缩型向合成型的过度转化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尽管关于VSMC表型转化研究较多,但众多调控机制如何协调运作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仍然有待阐明.本文就目前已知的VSMC表型转化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二尖瓣反流(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MR)逐渐成为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外科手术在治疗MR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围手术期的风险过大、老年人基础情况较差等原因,许多患者禁忌外科手术。近年来,经导管治疗MR装置的出现,给治疗MR带来了新的选择,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经导管治疗MR装置的技术特征及其临床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由主动脉壁中层撕裂所致的急症,往往高度致命。目前对于遗传性AAD的发病机制了解较多,但非遗传性AA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肌腱蛋白C(TnC)为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一种六聚体糖蛋白,有多项研究表明组织受机械压力刺激时其表达上调。TnC基因敲除(TnC-KO)小鼠主动脉内压力明显上升并易发生AAD。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发生AAD的TnC-KO鼠主动脉壁内炎症细胞显著增多且炎症反应加强。TnC可能通过调整ECM结构、调节VSMC功能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主动脉使其免于AAD。本文就TnC在A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 目的 分析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衰败(EBF)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长海医院2001年1月到2014年1月间接受生物瓣置换术后EBF的临床资料。在PuBmed通过主题词“bioprosthesis”、“heart valve prosthesis”、“early failure”、“bioprosthesis failure” 对1994-2014年EBF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回顾。结果 共发现3例(占生物瓣置换病例的0.5%),EBF原因分别为自身瓣叶粘连、代谢综合症导致生物瓣早期钙化、早期生物瓣血栓形成。文献回顾收集病例报告14例,其中生物瓣与自身瓣叶粘连6例(42.9%);患者本身代谢异常3例(21.4%);术后早期生物瓣血栓形成2例(14.3%);慢性炎症反应2例(14.3%);手术操作不当1例(7.1%)。结论EBF少见,但后果严重,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自主研制的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膜动物体内原位置换后的早期实验效果。方法 选用厚度0.1 mm经磷酰胆碱表面接枝的超微孔ePTFE材料制作成三叶自膨式介入心脏瓣膜。雄性绵羊7只,体质量(27.2±1.2)kg,全麻右侧开胸,右室近心尖处缝荷包,将人工瓣膜经导管从右室心尖送入肺动脉瓣行原位置换。术后即时通过心血管造影、右心导管检查,术后4周通过经胸心脏超声、右心导管检查对介入瓣膜功能进行早期评价。结果 7只羊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时心血管造影提示人工瓣膜位置满意,开闭良好。1只羊因肺部感染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于术后16 d死亡,其余6只羊随访4周状况良好。术后4周经胸心脏超声提示人工瓣膜工作正常,无明显血栓或赘生物,4只羊无明显反流,2只羊微量反流。右心导管检查提示术后即时人工瓣膜峰值跨瓣压差为(6.0±2.2)mmHg (1 mmHg=0.133 kPa),术后4周为(9.5±2.7)mmHg,且术后4周与术前[(3.5±1.0)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微孔ePTFE自膨式介入肺动脉瓣经右室心尖入路置入成功率高,人工瓣膜早期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告1例行介入三尖瓣置换术的重度导线相关性三尖瓣关闭不全(LITR)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全身麻醉行介入三尖瓣置换术,接受LuX-Valve置入后三尖瓣反流完全纠正,术后1、6个月随访结果良好。文献回顾发现3款同类装置,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提示LuXValve置入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重度LITR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例(男7例,58.3%),平均年龄(60.6±10.4)岁,和同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249例为对比组(男188例,75.5%),平均年龄(50.0±13.5)岁,全部行开放性主动脉修复术。对患者围术期重要的临床变量进行统计,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对比中,年龄、术前SPO2<95%、术中停循环时间、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摄氧浓度≥50%、连续肾替代疗法(CRRT)、感染、住院时间、在ICU时间及死亡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有意义的单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其术前SPO2<95%及术后CRRT为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即使不累及肠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