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可能因素。方法 对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九江地区进行的金标法(GICT)和化学发光法(CLIA)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 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假阳性结果的可能原因。结果 (1)胶体金法检测总抗体假阳性比例为0.03%(41/147 062),化学发光法检测IgG抗体、IgM抗体假阳性比例分别为0.08%(21/25 239)、0.06%(15/25 236);(2) CLIA法IgG抗体和IgM抗体假阳性标本复检阴性率(19.05%,13.33%)明显低于GICT法检复检阴性率48.78%(χ2=5.1746,P <0.05;χ2=5.7853,P <0.05);(3)临床诊断确定假阳性的标本检出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补体(CH50)、嗜异性抗体(forssman antibody,F. antibody)、溶菌酶(lysozyme)、甲胎蛋白(AFP)阳性标本分别为27例(58.70%)、7例(15.22%)、7例(15.22%)、3例(6.52%)、1例(2.17%)...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连续3年对我市小儿春季腹泻流行情况调查,了解掌握小儿春季腹泻病流行规律,指导治疗.[方法]连续3年(2003~2005年)每年2月初~4月底来我院就诊的2645例腹泻病人中随机抽取940例进行大便轮状病毒检测,535例做大便培养.[结果]轮状病毒测定940例,阳性479例,阳性率51.95%.大便培养535例,阳性392例.阳性率73.27%.[结论]小儿春季腹泻病多见于大肠埃希菌感染,其次为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九江地区孕妇人群中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感染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产前门诊1221例孕妇自愿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和外周静脉血的采集,其中1009例孕妇自愿进行阴道上三分之一分泌物的采集,进行梅毒和HIV、阴道内细菌、淋病奈瑟菌、滴虫、外阴阴道念珠菌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 孕妇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5.0%,其中性卫生知识掌握最好(73.5%)、性病相关知识掌握最差(20.6%);28.3%孕妇在既往一年内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血清标本HIV抗体阳性率(0.164%),确诊均为阴性;梅毒血清学检测(ELASA)阳性率4.5%,RPR检测阳性率2.8%,TPPA试验阳性率4.4%;阴道分泌物检测阴道内细菌阳性率6.8%、淋病奈瑟菌阳性率0.16%、滴虫阳性率1.1%、外阴阴道念珠菌阳性率8.4%和解脲支原体阳性率7.0%;外生殖器、阴道和宫颈检查生殖器疱疹患病率1.2%,尖锐湿疣患病率2.3%.结论 孕妇性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存在梅毒、霉菌、解脲支原体等性传播疾病较高水平检出率,存在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患病率.因此应加强孕妇性传播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孕期体检应加强对性传播疾病高危人群筛查、诊断和治疗,预防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68例,采集10mL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将其分成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分别对这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发现,溶血组标本的血糖、酸性磷酸酶测定值较非溶血组低,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总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测定值较非溶血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过程中应对溶血对结果的影响予以充分的认识,降低误差,提高检测准确度,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自动阴道炎检测系统在妇女阴道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982例疑似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为实验样品,分别用全自动阴道炎检测系统和Amsel标准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全自动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系统的阳性率为18.8%,Amsel标准法检测的阳性率为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同时检测到的阳性病例和阴性病例分布为181例和780例,相符率达97.9%。结论相比于传统的手工标准操作法,全自动阴道炎检测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捷和结果准确等优点,对于临床疾病的确诊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61例哮喘患儿和50名正常健康儿童MBL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550和-221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PCR-SSP)检测,并分析其单元型及基因型频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儿童哮喘组及儿童健康组血清MBL水平。结果:哮喘组的MBL血清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检出HY、LY和LX三种单元型,两组间各单元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BL可能参与了哮喘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在新生儿ABO溶血三项试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临床拟诊的108例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和传统试管法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确诊102例,其中微柱凝胶卡式法所测得的抗体游离试验阳性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符合ABO-HDN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传统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且操作简单,耗时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明  王强  黄会金  赵丽芳 《九江医学》2003,18(3):139-141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败血症的认识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对120例新生儿CN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CNS败血症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症,多以黄疸加重或持续不退为主要症状,药敏试验显示CNS对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红霉索的耐药率达到100%,而对丁胺卡那、第三代头孢抗生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发腱快,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对黄疸加重或持续不退的新生儿须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抽送血培养以快速确诊及指导合理用药,在未获得明确原菌之前,可早期选用头孢第三代抗生素,如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对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可选用环丙沙星,亚胺培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九江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九江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门诊3000名0~7岁儿童的手指血,使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采用钨舟(电热)原子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铅,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3000名0~7岁儿童中,血铅水平3.360μmol/L,铅中毒儿童547名,铅中毒率为18.2%。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铅中毒率明显增高。③造成本市儿童中毒的主要因素有居住的环境(住房靠近交通干道或冶炼厂,住房新近装修)、儿童被动吸烟、不良习惯(咬铅笔或指甲)、吃含铅食品等。④铅中毒儿童的锌、铁、钙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目前九江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较高,对易造成中毒的危险因素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