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颖  陈思羽  彭凌湘  熊霞 《华夏医学》2015,28(3):113-116
助产学是护理助产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2],它强调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实用型专业人才[3],该方法被运用于医学教育的部分课程中[4].本研究将PBL教学引入助产专业助产学课堂教学中,探索该教学法对学生知识内化及课堂氛围的作用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瞬时电位香草酸亚型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channel-1,TRPV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等指标变化,分析LTB4-TRPV1信号活化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TRPV1拮抗剂组。采用胆胰管开口十二指肠结扎法制备重症胰腺炎模型,术后3h开始分组给药,术后12h处死全部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并收集胰腺组织备测。应用光镜检测胰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应用ELISA技术检测LTB4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RPV1、CGRP变化。结果: 正常组胰腺肉眼见胰腺呈浅粉红色;模型组大鼠肉眼见胰腺坏死、出血,部分可见腹水,腹水含血,光镜下见胰腺腺体结构紊乱,小叶间隔明显增大,腺体实质内可见大片凝固性坏死并伴有出血,坏死灶及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TRPV1拮抗剂组大鼠胰腺组织充血水肿较模型组减轻,未见腹水,光镜下胰腺实质可见少许坏死、出血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其组织病理学评分较模型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见血淀粉酶、LTB4表达明显上升,分别为5672.65±189.54、489.32±22.76;TRPV1拮抗剂组血淀粉酶、LTB4表达下降,分别为2134.54±121.69、231.25±16.78,较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胰腺组织TRPV1、CGRP mRNA表达上升,分别为2.78±0.41、2.17±0.33;TRPV1拮抗剂组TRPV1、CGRP mRNA表达下降,分别为1.24±0.21、1.19±0.11;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源性LTB4活化TRPV1信号在胆道梗阻性胰腺炎可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阻断TRPV1信号转导将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简略快速法与自动生化鉴定法在大肠埃希菌鉴定中的能力差异。方法使用快速简略鉴定法和自动生化鉴定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及检测时间。结果 492株疑似大肠埃希菌经快速鉴定法检出248株大肠埃希菌及244株非大肠埃希菌;该248株大肠埃希菌中,有231株被自动生化鉴定仪确认为大肠埃希菌,而244株非大肠埃希菌中,有7株被确认为大肠埃希菌。简略快速法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231/248)及97.1%(237/244)。使用自动生化鉴定法耗时2.5~7.0h,平均(4.12±1.08)h;使用简略快速法耗时0.5~2.0h,平均(1.08±0.4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52,P0.001)。结论使用简略快速法鉴定疑似大肠埃希菌可以获得接近于自动生化鉴定法的结果,且更加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SMYD2)介导体外高糖环境下小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复制糖尿病(DM)小鼠模型,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糖(BG)、血肌酐(Scr)水平,经苏木精-伊红、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H3K4me3)、SMYD2、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磷酸化NF-κB p65(NF-κB p-p65)蛋白表达,经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α-SMA及SMYD2表达。复制体外DM细胞模型,使用正常糖(含5.5mmol/L葡萄糖)或高糖(含30.0 mmol/L葡萄糖)处理NRK-49F细胞,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SMYD2、α-SMA及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蛋白表达;经CCK-8法检测SMYD2特异性抑制剂AZ505的细胞毒性;在AZ505处理/不处理的条件下,经Western blot...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群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框架,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Scopus中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群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9月26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及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症状群的识别要素涵盖症状评估及分析方法等。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群的种类涉及13种,其中较常报告的症状群为消化道症状群和心理症状群。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化疗期间存在多种症状群,并呈动态变化。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症状群评估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好地验证不同时间点症状群的构成和特点,为优化症状管理干预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大鼠2型糖尿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和数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2DM模型组和APS治疗组,每组8只.T2DM模型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T2DM模型,APS治疗组给予APS治疗(每天700 mg/kg,APS含量70%).药物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测量大鼠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取胰腺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并计数胰岛β细胞.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模型组大鼠的FBG、TG和LDL-C升高,HDL-C、FINS和HOMA-β降低(P<0.05);与T2DM模型组比较,APS治疗组大鼠的FBG、TG和LDL-C降低(P<0.05),FINS和HOMA-β升高(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模型组大鼠的胰岛萎缩,伴有颗粒脱失及空泡变性现象,并且胰岛内β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与T2DM模型组比较,APS治疗组大鼠的胰岛体积增大,颗粒脱失和空泡变性现象有所改善,胰岛肉β细胞的数量增加(P<0.05).结论 APS能够改善T2DM大鼠的糖脂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保护T2DM大鼠胰岛β细胞,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肠道甜味受体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2(T1R2)/味觉受体第一家族成员3(T1R3)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组和黄芪多糖组。高糖高脂饲料组和黄芪多糖组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6周,期间黄芪多糖组大鼠每日给予0. 7 g·kg~(-1)的APS灌胃8周。采集大鼠血清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集大鼠肠道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甜味受体通路T1R2,T1R3,α-味导素(Gαgust)和顺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5(TRPM5)以及胰高血糖素原(PG)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1R2,Gαgust和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高脂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P 0. 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中的T1R2,Gαgust和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与高糖高脂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 0. 05),肠道甜味受体通路分子T1R2,T1R3,Gαgust,TRPM5以及PG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T1R2,Gαgust和GL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T1R3 mRNA表达及T1R2,Gαgust,GL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结论:黄芪多糖可改善高糖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脂代谢紊乱和肠道甜味受体通路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设一流本科助产学课程“三段七步”双链路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实践效果。方法:利用信息技术线上、线下协同建设助产学“三段七步”双链路教学模式,即由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阶段和任务导学、小组互学、展示群学、模拟乐学、思政促学、随堂测学、反思成学7个教学步骤构成。2020年9月—2021年12月选取桂林医学院4年制助产专业2018级助产班76名学生、2019级助产班5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9级采用“三段七步”双链路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比较2个年级学生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成绩、参与度和课堂氛围。结果:课程结束后,2018级学生技能考核成绩低于2019级;2019级学生教学方法喜欢度、学习效果满意度及参与度总分及课堂互动性、轻松性、启发性、自主性评分及课堂气氛总分均高于2018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段七步”双链路教学模式为助产本科生创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提高了助产本科生专业成绩及课堂参与度。  相似文献   
10.
刘桂安  陈思羽  赵师仲 《肝脏》2013,(10):675-67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ICC的准确性。方法以经病理证实的29例IC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征和CT影像学的改变情况。结果共检测到肝内病灶43个,其中69.8%(30/43)位于肝左叶,16.3%(7/43)位于肝右叶,病灶大小平均为5.1cm×3.8cm;在本组病例中,72.1%(31/43)的病灶形态不规则,23.3%(10/43)的病灶呈结节状;83.7%(36/43)的病灶有坏死囊变区,39.5%(17/43)的病灶内胆管扩张,34.9%(15/43)病灶内可见结石。在动脉期,病灶周边呈带状强化,而本身边缘多呈环形强化且72.1%(31/43)病灶内部呈结节状强化;在门静脉期与平衡期,各病灶强化均进一步增强。结论ICC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ICC的CT表现对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