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治疗皮肤病112例疗效观察唐鸿珊,赵政龙,高银花,胡白,吴爱丽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23000)我科于1993年7~11月用微波治疗寻常疣等皮肤病11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寻常疣82例,分别发生在足部、面部、膝、小腿、腕、踝、头部;尖锐湿...  相似文献   
2.
潘生丁试治扁平疣疗效观察高银花,胡白,卫广英,王京,赵正龙,杨存智(安徽省立医院皮肤科,合肥,230001)潘生丁(Dipyridamoli)是六十年代合成的一种冠脉扩张及抗血小板聚集药,近年来发现此药有广谱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从1991年10月至1...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和(或)人型支原体感染对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用美国其昌达生物高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脲脲原体和(或)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别定量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培养阳性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解脲脲原体阳性的163例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性高,分别为97.55%、95.70%和90.18%;人型支原体阳性的7例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性高,分别为85.72%,85.72%和42.86%;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均为阳性的93例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性高,分别为89.25%,89.25%和53.76%。耐药性高的分别是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罗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结论在解脲脲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感染时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微波治疗寻常疣8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治疗寻常疣82例疗效观察吴爱丽,唐鸿珊,赵政龙,高银花,胡白自1993年6月起我科采用WDZ型微波多功能治疗仪治疗82例寻常疣,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男55例,女27例;年龄6~65岁.病期1月~10年.手部58例,足部12例,面部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SLE患者血清、尿液中的含量及与SLE脏器损害、活动性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ELISA方法检测OPN在100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清中的浓度,同时用ELISA检测OPN在57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尿液中的浓度.免疫组化检测3例SLE患者肾脏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结果 OPN在SLE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浓度显著升高,分别为(64.03±72.87)μg/L和(454.87±231.63)μg/L,与正常对照组[(29.88±11.28)μg/L,(122.67±39.47)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LE活动组血清和尿液中OPN浓度显著升高,分别为(80.92±87.49)μg/L和(584.36±207.15)μg/L,与SLE非活动组[(36.43±23.48)μg/L,(281.08±131.92)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尿液中OPN浓度均和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462,0.901,P值均<0.01).尿液OPN浓度和尿免疫球蛋白G、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r=0.458,0.359,0.342,0.409,P值均<0.05).OPN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管上皮表达.结论 OPN与SLE及肾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5岁.面部皮疹3年不愈.3年前鼻部出现一红色豌豆大小结节,曾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再次出现新发结节,且逐渐扩大.2007年1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行手术活检,当时病理科报告为感染性肉芽肿,结核不能排除.耳鼻喉科拟诊皮肤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治疗6个月,疗效不佳,皮疹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多形红斑(SJS)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致病因素、发生规律、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42例SJS和20例TEN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JS组和TEN组患者中,药物为最常见病因。致敏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抗癫痫药(29.03%)、别嘌呤醇(16.13%)及抗生素(16.13%)。SJS与TEN的黏膜损害率均为100%,TEN组的皮损范围、损害程度、黏膜病变均较SJS组更广泛、更严重,TEN的日、最大糖皮质激素用量均高于SJS。结论药物是SJS和TEN发病最主要的原因。TEN患者较SJS患者病变广泛且严重。别嘌呤醇与卡马西平应用需谨慎,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目的:探讨丹酚酸B后给药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管通透性变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取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丹酚酸B本底组、LPS模型组和LPS+丹酚酸B后给药组。  相似文献   
9.
鼻毛霉病是一种累及鼻、副鼻窦、上胯等面中部的深部真菌病.现将我科最近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导致皮损肥厚的相关因素。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安徽省立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成人鲜红斑痣患者纳入研究。分析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临床特点,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皮损肥厚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收集资料完整的成年鲜红斑痣患者262例,其中肥厚型鲜红斑痣82例,男30例,女52例,年龄18 ~ 54岁,中位年龄32.5岁;66例(80.48%)表现为斑块样肥厚型,9例(10.98%)为丘疹/结节型,7例(8.54%)为混合型。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年龄 ≥ 30岁者占56.10%(46/82),皮损面积以11 ~ 30 cm2为主(41.46%,34/82),皮损颜色以紫红色为主(85.36%,70/82),与扁平型鲜红斑痣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5.559、10.580、90.630,P < 0.05),而性别、Fitzpatrick皮肤分型、皮损部位及皮损分布与肥厚无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30岁(OR = 2.889,95% CI:1.459 ~ 5.721)、皮损呈紫红色(OR = 19.984,95% CI:5.704 ~ 70.023)是鲜红斑痣肥厚的相关因素。 结论 年龄≥ 30岁和皮损颜色呈紫红色是肥厚型鲜红斑痣患者肥厚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