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假单胞菌Y8产壳聚糖酶培养条件进行研究,得到一个比较优化的培养条件为:pH值6.5,温度32℃,壳聚糖3g/L,酵母膏质量分数0.3%,培养时间3d.不同金属离子及不同诱导物对酶合成的影响表明:Fe2+激活作用显著,而Mg2+,Zn2+,Mn2+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壳聚糖和氨基葡萄糖对壳聚糖酶的产生都有较好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变异与免疫逃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健  王平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553-155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嗜肝DNA病毒科,是一种部分环化的双链DNA病毒,基因结构复杂,其中P区逆转录酶区缺乏3′,5′核酸外切酶活性,从而缺乏校正功能并在外界选择压力条件的改变下,不能修正pre-C、S区等产生的变异,使其抗原性减弱,产生免疫逃避现象,给疫苗成功的接种及临床用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国内外有关HBV变异与免疫逃避内容进行综述。1基因结构和功能自1970年Dane氏在电镜下发现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以来,现已证实HBV基因是一个完整的闭合环状DNA(Fig1a),由一条较长且长度固定的负链(3 200 bp)和一条短的…  相似文献   
3.
王平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5):2232-2234
目的 分析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水平与孕晚期子痫前期(PE)发生及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孕晚期PE孕妇临床资料,按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40例、重度组6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产检的50例健康孕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孕妇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孕晚期PE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APTT、PLT水平高于轻度组和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APTT、PLT水平高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IB、MPV、PDW、PCT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FIB、MPV、PDW、PCT水平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MPV、PDW、PCT是孕晚期重度PE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APTT、PLT、MPV、PDW、PCT水平预测孕晚期PE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5、0.929、0.931、0.760、0.73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水平与PE病情有一定相关性,对临床评估PE患者疾病进展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单证候动态演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提取2004年9月—200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等多中心住院的缺血性中风患者4个时点(发病3d、14d、28d、90d)的中医四诊信息,发病第90天BI评分,对不同时点单证候动态演变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第3天和第14天:内风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证单证候变化组间比较与预后无明显相关;内火证、痰湿证证候消失组较证候不变组、证候新增组预后佳。发病第14天和第28天:阴虚证证候新增组较证候消失组预后差,余单证候变化组间比较与预后无明显相关。发病第28天和第90天:内风证证候新增组较证候不变组预后差;内火证、气虚证证候消失组较证候不变组预后佳;痰湿证、阴虚证单证候变化组间比较与预后无明显相关;血瘀证证候新增组较较证候不变组、证候消失组预后差。结论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不同单证候演变对中风病的预后影响不同,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采用Judet入路手术治疗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56岁。骨折按Hardegger分型:肩胛体部11例,肩胛颈7例,肩胛盂骨折11例(其中Ideberg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5例),肩胛冈5例。本组患者术前均完善MS CT检查。骨折至手术时间为2~10 d。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BacT/ALERT 3D快速培养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检测和肺结核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acT/ALERT 3D液体培养技术和L-J固体培养法分别对病例标本培养,比较2种方法检出结果及检出时间。结果平均出现阳性天数BacT/ALERT 3D法为(13±2.05)d,L-J固体培养法为(34.7±4.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T/ALERT 3D法和L-J固体培养法对治疗2月后肺结核病例的涂阳标本MTB培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18%(42/59)和67.80%(40/59),而对涂阴标本BacT/ALERT 3D法 MTB培养阳性率39.62%(42/106)高于L-J固体培养法阳性率26.42%(28/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L-J固体培养法比较,BacT/ALERT 3D液体培养技术明显缩短检出时间,并能提高低浓度(痰涂阴)标本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正>采集我所2001-03~2005-05收治一期根治、年龄≤6个月法洛四联症(TOF)患者53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最小 9d,最大6个月。其中新生儿2例,3~6个月34例,平均(3.7± 1.0)月龄。体重2.8~7.0kg,平均(4.8±1.3)kg。静息发绀1例,哭闹后发绀23例。缺氧发作史8例,术前有呼吸感染史13例。 Hb11~16g/L,HCT40%~61%,单纯漏斗部狭5例,漏斗部和肺动脉瓣狭窄13例,肺动脉瓣及其瓣环和左侧肺动脉干及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myr-ΨPKC对长春新碱(VCR)诱导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VCR及myr-ΨPKC作用下的细胞进行周期解析,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通过细胞的周期解析发现VCR和myr-ΨPKC共同作用的细胞其凋亡比例为31.23%,显著高于VCR单独作用引起的凋亡(18.4%)(P<0.05).结论:myr-ΨPKC可能通过抑制PKC的活性、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对VCR诱导的MGC803细胞的凋亡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甙对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秦南屏,冯培芳,王平平,许志良本研究将三七总皂甙(TSPNS)运用于劳累型心绞痛患者,并观察左室舒张功能、心肌细胞内Ca2+、Mg2+及心肌细胞膜、内质网膜上Ca泵活性变化,以探讨TSPNS对心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广泛而迅猛地流行,使84万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对艾滋病的传播控制不得力,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有可能突破千万。目前没有预防药物阻断艾滋病的传播,而健康教育则是目前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则需要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为此,我们于2003年8月份,对部分城乡结合部的7个集市进行了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以掌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