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微小RNA(miRNA)对于心血管基因的调节有重要影响,在正常发育和生理以及疾病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已显示其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文综述众多miRNA对于心律失常电重构以及结构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全球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吸烟、有害粉尘或化学毒物接触等均是COP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其病情严重程度与COPD急性加重(AECOPD)和合并症的发病有关[3]。本研究通过检测COP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等炎症介质的水平对病情及预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收治48例肺部炎性假瘤临床资料。结果48例肺部炎性假瘤病人中,最终外科手术治疗23例(47.9%),放弃治疗8例,内科治疗17例(35.4%),其中病灶吸收明显者8例,病灶略有吸收者5例,病灶增大者4例。结论外科手术应为肺部炎性假瘤首选治疗方案;内科治疗可能有效,对于拒绝手术或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能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的效果、不良反应及费用等。方法将32例确诊的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100 U•kg-1,SC,bid;3 d后加用华法林3 mg•d-1,po,调整至2~3 mg•d-1,稳定2 d后停用LMWH。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抗凝治疗,80 mg•kg-1静脉注射后,根据体重18 U•kg-1静脉泵入,部分活化凝血功能达到1.5~2.5倍,稳定2 d后加用华法林至3 mg•kg-1,调整华法林至2~3 mg•kg-1,稳定2 d后停用肝素。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LMWH在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过程中在控制症状及效果方面与普通肝素无明显差异,而不良反应、住院经费、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肝素。结论使用LMWH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较普通肝素有相应的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对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43例不明原因的老年胸腔积液患者行可弯曲电子胸镜检查和胸膜活检,分析其检查结果 和并发症.结果 ,电子胸腔镜检查镜下胸膜病变以单发、多发结节为最多见,32例(74.4%),胸膜充血水肿7例(16.3%),胸膜肥厚和纤维粘连4例(9.4%).病变部位:壁层胸膜后中、下部24例(55.8%),前中、下部7例(16.3%),上部和顶部1例(2.3%),侧壁胸膜2例(4.7%),膈胸膜4例(9.4%),弥漫型5例(11.6%),脏层胸膜有病变仅2例(结节状突起),与壁层胸膜病变同时存在.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41例,确诊率为95.3%,以胸膜肿瘤(60.5%)和结核(25.6%)为主.所有患者在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仅2例术中血压升高,1例术后血压稍下降,3例术后局限性皮下气肿,3例术后发热.结论 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对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操作简单、风险小、安全、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及不同程度OSAHS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5例OSAHS患者和15例健康成人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应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化学发光法、酶法和苦味酸法测定血清中CysC、β2G-MG、BUN、Scr和尿中的β2G-MG。结果:OSAHS组患者血清中CysC和尿β2G-M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OSAHS组血β2G-MG、BUN和SCr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OSAHS重度组血清CysC较轻、中度组明显升高(P<0.05),OSAHS三组中尿β2G-MG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血β2G-MG、BUN和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早期肾损害,血清CysC和尿β2G-MG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微创置管胸腔内灌注顺铂和紫杉醇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 目的 评价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胸腔内局部灌注顺铂和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被单盲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结合局部化疗,联合化疗组所用药物为顺铂+紫杉醇,对照组所用药物为单药顺铂,观察胸腔积液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联合化疗组胸液控制有效率为86.96%,完全缓解率69.57%; 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完全缓解率为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生活质量好转优于对照组。 结论 微创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结合局部顺铂和紫杉醇联合化疗在有效控制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药化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是2009年由我国学者首次从蜱虫体内发现并报道的一种新型RNA病毒[1],可导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预后差。该病毒感染后可导致肌痛[2]、消化道出血[3]、神经系统异常[2]等临床表现,本文报道1例新型布尼亚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定位下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支气管镜检查呈外压性隆起,和/或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可疑肺癌患者行气道内超声检查,在超声定位下行TB-NA。术前常规支气管镜均未能确诊,且不能通过经皮肺穿刺获取病变组织。结果:33例患者中,1例支气管镜示外压性隆起,超声显示为血管,未行穿刺,32例行TBNA,诊断肺癌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3%、100%和96.9%,其中诊断肺癌26例(81.3%)、淋巴结结核3例(9.4%)、结节病1例(3.1%)、2例未能明确诊断(1例外科手术后病检证实为结核)。全部患者未出现任何与穿刺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气道内超声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型内镜检查辅助工具,它能帮助定位支气管腔外病灶和纵隔、肺门淋巴结,引导TBNA,为肺癌诊断和分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微创、准确、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对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50例行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过程的监护和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前、中、后患者SPO2、HK、BP、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查过程中于活检时,SPO2(92.7±3.4)%最低,HR.(97.55±17.37)次/min、SBP(17.92±2.88)kPa、DBP(11.45±1.92)kPa、R(28.57±5.79)次/min最高,并发症主要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生率为7.2%,疼痛为92.8%,胸膜反应为0.4%,发热13.2%,局限性皮下气肿4.8%,伤口索性脓肿1.6%,250例行病理活检者均有活检部位少量出血,不需特殊处理,未见严重出血者.结论 内科可弯曲胸腔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