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钠素(BNP)与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检测203例CKD非透析患者与16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全血BNP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结果、心脏彩超结果及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的关系。 结果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M(范围):54.40(15.10~ 173.00) ng/L比9.35(7.35~15.00) ng/L,P <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BN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等呈正相关。存在颈动脉斑块、左室肥厚或既往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VMI、既往心血管事件均是影响BNP水平的独立因素。 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BNP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左室肥厚及心功能不全相关,提示BNP水平可作为一项评价CKD非透析患者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治疗本病由于疗效确切、适应复杂症状和简便易行,不仅深受患者喜爱,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简称三辨诊疗模式)是一种综合诊疗模式,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很好地体现了中医思维多元性和治疗个体性的特征,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从三辨诊疗模式出发,探讨其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指导作用,辨体质是辨病、辨证的基础,辨病是明辨病机的重要环节,辨证是决定选穴施针的关键,临床应综合应用以提高疗效、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离和培养人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方法 取非炎症且非转移性肿瘤患者施行腹部外科手术的大网膜组织,经Ⅰ型胶原酶消化,两次筛网过滤、离心等步骤获取人微血管段,接种24 h待内皮细胞从微血管段爬出贴壁后,去除微血管段获得内皮细胞进行传代培养.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法鉴定所培养的细胞.结果 运用此法进行的原代培养,血细胞在换液和传代过程中被去除,成纤维细胞污染被减至最少;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免疫组化鉴定表明Ⅷ因子阳性;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人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其纯度较高,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实验成功分离和培养了人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为体外研究腹膜透析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提供了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4.
钙化防御,也叫尿毒症性小动脉病,是一种在透析患者中罕见但威胁生命的闭塞性血管疾病。它常发生于腹部、乳房和四肢,早期可表现为硬结、斑丘疹、结节或大斑,最终成为坏死灶及疼痛溃疡,有较高死亡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报道了一例患有钙化防御合并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硫代硫酸钠及碳酸镧(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后,患者的皮肤疼痛性溃疡便明显好转。数月后,在进行甲状旁腺切除后,患者的钙化防御未再复发,且其钙磷水平也维持在正常范围。在本病例中,硫代硫酸钠联合碳酸镧是治疗钙化防御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特征。方法70例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与60例无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进行比较,观察2组在临床表现和手术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发病年龄低于无上尿路梗阻组。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区或腹部疼痛,少数患者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和发热等,病程一般较短。膀胱镜检查病灶分布特征和尿液细菌培养结果2组之间无差异。伴有上尿路梗阻组没有二次手术病例,无上尿路梗阻组有9.3%患者需进行二次以上的手术。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通常以上尿路梗阻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时首先应明确和解除输尿管梗阻的原因。对于腺性膀胱炎,应进行积极治疗或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2组病理类型主要为移行上皮型,其次为肠上皮型,其他类型较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泌尿上皮型与混合型相比,COX-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病理类型腺性膀胱炎之间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具有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相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目前尚难通过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来预示腺性膀胱炎的癌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CT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非感染性腹腔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前瞻性地对2005年至2007年间在我院进行CAPD治疗且临床高度怀疑为透析相关非感染性腹腔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腹腔CT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患者是否存在腹腔渗漏、疝气、局部腹透液的聚集和大网膜包裹等情况,评估腹腔CT影像学检查的应用价值。 结果:腹腔CT造影检查发现,11例CAPD患者中有9例出现异常情况,其中包括腹股沟疝气3例,睾丸鞘膜积液1倒,脐疝1例,导管出口处渗漏2例,大网膜包裹2例;其中8例(腹股沟疝气2例,睾丸鞘膜积液1例,脐疝1例,导管出口处渗漏2例,大网膜包裹2例)有手术条件的患者经过手术均得到证实。 结论:在一些存在可疑腹膜透析相关非感染性腹腔并发症的CAPD患者中,腹腔CT影像学检查可能是一种无刨、可靠且灵敏度较高的检查技术,操作简便易行,有助于明确诊断,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外伤和交通事故中,肢体撕脱伤是比较常见的损伤之一,急诊处理不当,造成创面愈合缓慢,甚至影响肢体功能.如何达到及时准确、效果良好的目的,我院在8年中共收治肢体撕脱伤28例,均采取先取皮再扩创法一期自体中厚层游离植皮术,修复创面,取得了创伤小、省时间、简便易行、肢体功能良好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giopoietin-2 (Angpt-2) and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in a uremic peritoneal dialysis (PD) rat model. Methods Uremic (subtotal nephrectomy) rats were established and divided into non-PD, 10 d-PD, 28 d-PD and 56 d-PD groups. Standard PD solution was applied in the study. Rats undergone sham operation without PD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Vessel density of the peritoneum was detected and quantified with anti-CD3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xpressive levels of Angpt-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ere examined in the peritoneum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The non-PD group wa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vessel density in the peritoneum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3)/HP vs (1±1)/HP]. Progressive angiogenesis was found in 10 d-PD, 28 d-PD and 56 d-PD groups [(10±5)/HP, (17±5)/HP, (19±4)/HP]. Furthermore, expressive levels of Angpt-2 and VEGF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non-P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0.01), and such expre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D groups as compared to non-PD group (P<0.01), but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the PD groups. Both VEGF and Angpt-2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vessel density(r=0.7756, P<0.01; r=0.5223, P<0.05). Conclusions Uremia and PD promote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in rats. Increased expression level of Angpt-2 in peritoneum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Angpt-2 may be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of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是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发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模拟腹膜透析液的高糖环境,观察高糖作用下脂肪细胞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内皮功能紊乱导致CVD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诱导3T3-L1分化成为脂肪细胞。将实验所用内皮细胞分成6组,分别是:对照组,高糖组,高渗组,对照脂肪细胞组(普通培养基培养脂肪细胞所得上清干预内皮细胞),高糖脂肪细胞组(高糖培养脂肪细胞所得上清干预内皮细胞)及高渗脂肪细胞组(高渗培养脂肪细胞所得上清作干预内皮细胞)。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b End.3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脂肪细胞高糖、高渗作用后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量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脂肪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量的影响,及加用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SB203580作用于内皮细胞后ICAM-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培养液直接干预内皮细胞或培养脂肪细胞后干预内皮细胞均可以促进内皮细胞增殖(高糖组/对照组:1.600±0.104比1.000±0.000,t=9.954,P=0.010;高糖脂肪细胞组/对照脂肪细胞组:1.563±0.181比1.213±0.097,t=2.945,P=0.042)。高糖可显著促进脂肪细胞TNF-α的表达(2515.313±277.434比788.683±167.267,t=9.232,P=0.001)。高糖培养脂肪细胞的上清显著促进内皮细胞ICAM-1表达(1.533±0.058比1.133±0.153,t=4.243,P=0.013),该作用可被p38 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SB203580部分抑制(0.850±0.111比1.124±0.108,t=-3.053,P=0.038)。结论高糖培养脂肪细胞后,可通过TNF-α-p38 MAPK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ICAM-1表达,可能和腹膜透析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CVD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