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机械振动的成骨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周军  叶超群  白广昌 《中国骨伤》2008,21(5):400-402
应力是骨形成的“指导性”因素。其机制是近十年来骨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及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机械振动是力学刺激形式之一。诸多研究表明:振动具有显著的成骨效应,其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相关研究中,具有成骨效应的振动频率、强度等参数并不一致,尤其是振动的成骨机制不明,相关报道极少,本文对其作一论述,可为更系统、深入地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家庭康复的目的主要是延缓功能障碍的发展,预防继发性损害的发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教会患者简化作业和节省能量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前期研究经验以及医学鉴定专家组的经验,对腰椎峡部裂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学诊断标准、分型、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飞行人员峡部裂患者的影像诊断和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讨和修订,并提出建议案,旨在对腰椎峡部裂进行更精准的医学鉴定和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骨能在人体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整其形状、数量、质量和结构,以适应不断增加和变化的力学环境需要。因此,力学刺激是骨生长与重塑的重要参与因素,二者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是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且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颈段红核脊髓束(RST)损伤后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Sprague Dawley(SD)雌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2组:双侧RST损伤组(n=9)和假手术对照组(n=9)。制作双侧RST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动物,以损伤处为中心取长约0.5 mm脊髓组织,将各组中的3只动物标本混合,提取总RNA,共得到6份RNA样品,使用含有28000个大鼠基因的Affy-metrix表达谱基因芯片检测基因变化。结果大鼠RST损伤后24 h表达发生变化的有153条基因,表达上调的有136条,表达下调的有17条。与炎症相关的基因大部分表达上调(Scn9α除外),Toll样受体信号途径中有8条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RST损伤后多种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致残性伤害,因脊髓结构、功能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段支配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但对于SCI,现在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对CNS损伤的再生和调控缺乏足够的认识。近20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SCI后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采用组织工程方法,直接将有活性的种子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使损伤轴突修复、再生和恢复功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可用于移植的细胞主要有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嗅鞘细胞等,均能促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预测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之一,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因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的正确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多项大型研究表明:骨的质量、代谢及结构等骨内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跌倒、年龄、低创伤性骨折史等骨外因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中占同等地位.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为正确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氧运动对重度单纯性肥胖少儿血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少儿血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对 7 名重度单纯性肥胖少儿进行 10 周有氧运动比较运动前后血载脂蛋白(Apo)的变化。结果 重度单纯性肥胖少儿的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但 10 周有氧运动可使肥胖少儿血ApoB降低( P <0.05),且ApoAⅠ有降低趋势( P >0.05)。结论 有氧运动可改善重度肥胖少儿的血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脚桥核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减重步行训练组、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用美国NYU脊髓冲击损伤仪制作大鼠T10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采用PET-CT、免疫荧光染色及BBB评分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iSCI)大鼠中脑运动区(MLR)脚桥核可塑性变化和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在造模后4周、7周两个时间点的分值均较未训练组高(P0.05)。假手术组大鼠在造模后1周、4周、7周3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值均明显高于训练组和未训练组(P0.01)。虽然训练组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的平均值较未训练组增高,而且假手术组的SUV值最高,但三组SUV值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元特异性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显示训练组、未训练组、假手术组三组间大鼠脚桥核的神经元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脚桥核2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GLUT2)的积分光密度值(IOD)比较,假手术组IOD表达最高,训练组较未训练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能够明显提高i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及其脚桥核中谷氨酸能信号传递,而且iSCI后大鼠中脑脚桥核的整体代谢及神经元数量无明显改变。因此认为脚桥核的谷氨酸表达增强是减重步行训练使iSCI大鼠后肢步行功能改善的原因之一。减重步行训练能使脚桥核发生神经递质表达层面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对大鼠后肢骨质量的影响,揭示SCI继发骨质疏松特点。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对20只采用脊髓横断法在第10胸椎处横断脊髓制作完全性SCI模型,分为SCI6周和12周组;20只在同水平处切断棘突、椎板制作似手术对照组(sham),分为Sham6周和12周组;另20只分为正常6周和12周对照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后6周和12周时取材,进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和胫骨上端骨形态计量学测试。结果:脊髓损伤6周时,大鼠胫骨E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P〈0.05),单位面积破骨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股骨中段最大载荷明显降低(P<0.05)。脊髓损伤12周时,除上述改变外,胫骨上端骨体积百分比也明显降低(P〈0.05):股骨最大载荷进一步降低(P<0.001),结构刚度也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脊髓损伤6周时,大鼠后肢骨已出现损害,12周时,其损害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