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视场角参数对虚拟环境中目标判断的影响规律 ,找出最佳视场角参数。方法利用自行研制基于PC平台的虚拟现实 (VR)实验系统 ,选定 45名年龄在 2 3~ 5 8岁被试者并完成大小与角度判断的实验设计。首先进行 30 0人次的预实验 ,确定引起虚拟环境中目标判断差错的视场角及相应观察任务的差别等级 ,然后开始单因素、4水平的完全随机正式实验。结果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的虚拟环境视场角对目标判断的真实性有显著性影响 ,当视场角为 60°时 ,目标判断的正确率最大。结论利用VR技术进行载人航天器工效设计、操作训练或其它任务的研究时 ,应考虑视场角的作用 ,适合目标大小判断的视场角参数值宜取 60°,以便获得最大的工效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器乘员舱结构布局工效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乘员舱的结构布局是影响载人航天器人机界面的重要因素,它既要考虑舱内部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又要满足人机工程设计方面的要求。本文结合载人航天器技术的发展过程,着重论述其结构布局方式的演变、一般原则和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乘员舱结构布局工效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中,提供一定程度的人工控制系统,是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技术途径之一,这对长期飞行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载人航天器系统设计时进行人工控制的原则,主要应用项目和对人-机界面的一般要求,最后,提出几点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前期研究经验以及医学鉴定专家组的经验,对腰椎峡部裂影像学检查技术、影像学诊断标准、分型、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飞行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针对飞行人员峡部裂患者的影像诊断和医学鉴定标准进行探讨和修订,并提出建议案,旨在对腰椎峡部裂进行更精准的医学鉴定和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驾驶姿势下外力施加给人体下肢时,关节角度及外力大小对关节力矩大小的影响特征;根据力矩计算单关节舒适度并验证。方法 采集人体测量参数,在Jack中建立了10名志愿者对应的个性化数字人模型。模拟人的驾驶姿势,计算下肢各关节处的力矩大小。结果 Jack计算出关节力矩与角度和外力的相关性明显,变化趋势与实测结果一致。舒适度评价方法反映出真实关节感受。结论 各关节力矩与踝关节角度呈负相关,与外力呈正相关;驾驶员的膝关节角度取108°到113°度为宜;对于髋关节和踝关节力矩,外力的影响最大;对于膝关节力矩,膝关节角度的影响最大;关节力矩受踝关节角度的影响最小,与之负相关;基于力矩的舒适度概念定量地反映出关节舒适感,可以为驾驶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虚拟环境中人的操作判断及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被试者头戴头盔显示器、着数据手套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时的判断及反应特性,探索利用虚拟现实系统获取工效学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以增强虚拟环境应用的可信度,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栽人航天中深层次的应用(如人机界面设计方案模型的工效评价、虚拟训练)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利用自行开发与集成的虚拟现实实验系统,选定被试者并完成虚拟环境中人的操作判断及反应特性的实验设计。首先进行预实验,确定判断目标的差别等级和虚拟台体的高度,然后开始单因素的完全随机正式实验,同时设计主观问卷表对被试者进行虚拟效果的真实感调查。结果 被试者戴头盔显示器、利用数据手套将虚拟乘员舱内抽屉中的小球放置在一台体上的作业时间服从均值36.72s、方差13.798s正态分布。调查显示70.2%的被试者认为头盔显示器的立体效果明显,可以产生一种沉浸感,作业感受与真实世界一样。结论 建立虚拟环境进行人机界面的工效评价或操作虚拟训练时,首先应使系统硬件能够模拟真实任务背景,关键是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的交互性满足需要。这样,人在其中的判断及反应操作与真实世界就可以类比,从而可保证评价或训练效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航天发射和返回过程中的高G值以及在轨道飞行中的微重力均是航天员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相应的工作姿势与地面状态有较大的区别.本文根据10年来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相关工效学的工程实际,介绍了航天工效学的定义及其在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的作用和意义,结合航天员的工作状态,系统分析了航天工效学研究内容和相关研究方法,针对载人飞船研制任务的实例,论述了工效学评价类型和实施的方法.最后在总结航天工效学的发展趋势和首次载人飞船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载人航天任务中人机系统研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心率(HR)与心率变异性(HRV)作为应激水平的评价指标,分别探讨精神疲劳与运动疲劳时应激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基于读书任务和笔算作业,研究精神疲劳时HR与HRV的变化;基于上肢力竭型运动,研究运动疲劳时HR的变化。结果高强度精神负荷过程中,受试者在实验伊始就达到了较高的应激水平,随着精神疲劳程度的增加,HR减小而HRV增大,表明精神疲劳程度与应激水平反相关,可能与生理抑制性保护有关;随着运动疲劳程度的增加,HR增加,表明运动疲劳程度与运动应激水平通常正相关,体现了机体的补偿性调整。结论精神疲劳与运动疲劳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存在较大差异,这可以从精神应激与运动应激的机理、主要承载器官和负荷强度的差别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