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结构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C、prME,E等结构蛋白编码基因克隆.方法:病毒感染C6/36细胞,RT-PCR法依次获取该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并进行DNA测序分析,PCR克隆法将PCR产物分别构建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的BamHI与EcoRI酶切位点并依次命名为pJC、pJME与pJE,通过DNA测序、电泳以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加以鉴定.结果:JEV C、prME与E基因片段分别为380、2001以及1 500bp,各基因测序结果与发表的JEV JaGAr-01株相对应序列相一致,从重组质粒释出的插入子分别与各基因大小相符合.结论:pJC、pJME与pJE重组质粒分别含有C、prME与E蛋白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2.
乌拉地尔属于 α受体阻滞剂 ,具有外围和中枢双重降压作用 ,在降压的同时 ,抑制交感神经的反馈调节 ,不引起心率的增加 ,因而能减轻心脏负荷 ,降低心肌耗氧量。现将我院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高血压急症患者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收缩压 >1 80 mm Hg( 1 mm Hg=0 .1 33k Pa) ,舒张压 >1 1 0 mm Hg。其中高血压危象 2 8例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 1 2例 ,脑溢血 2 2例 ,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8例。2 治疗方法和结果乌拉地尔 2 5~ 30 mg加入 1 0 %葡萄糖 2 0 ml中 ,用微泵以每 1~ 2 ml/min…  相似文献   
3.
将构建的含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prME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 (pJME)以不同浓度 (10 μg、5 μg以及 3μg)分别转染于HepG2细胞中 ,Westernblot法分析重组质粒表达特点 ,肌肉与基因枪注射方式将pJME免疫BALB/c鼠 ,二次免疫后 3周 ,腹腔注射乙脑病毒JaGAr 0 1株 ,10 5PFU/10 0 μl作为病毒攻击观察 2 1d。比较分析所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以及保护基金项目 :日本金泽医科大学High Tech nologycenterH2 0 0 0 2项目资助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 (冯国和 ,王玉梅 ,窦晓光 ,王占英 ,乔…  相似文献   
4.
实行"科研论文定量目标管理"的成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年来实行了“科研论文定量目标管理”,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编码基因对日本脑炎(JE) DNA疫苗脾脏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套式RT-PCR法获取BALB/c鼠ICAM-1编码基因,构建重组子pJME/ICAM-1和pICAM-1,脂质体法转染上述质粒于CHO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的CHO细胞中目的蛋白表达.实验分5组,包括:pJME/ICAM-1、pJME+ PICAM-1、pJME、JE灭活疫苗和pcDNA3.1(+)免疫组,以不同免疫原肌注免疫BALB/c小鼠,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免疫原免疫鼠后脾脏DC表型、抗原吞噬功能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融合表达重组质粒pJME/ICAM-1和单质粒pICAM-1经鉴定构建正确.pJME/ICAM-1组CD11c+CD86+ DC和CD11c+ICAM-1+ DC比例分别为(6.92±1.40)%、(7.18±0.57)%,高于其它免疫组(均P<0.05);pJME/ICAM-1和pJME+ pICAM-1组DC表面CD80和MHC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JME/ICAM-1与pJME+ pICAM-1组内吞能力明显增强,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37.11 ±47.60、416.67±29.12,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比较不同免疫原对细胞分裂的作用,以pJME/ICAM-1组最强,(73.69±7.32)% CD4+T细胞发生分裂,(45.40 ±2.57)%CD8 +T细胞发生分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AM-1编码基因能够促进JE DNA疫苗脾脏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能够提供独立或放大B7分子的协同刺激信号.  相似文献   
6.
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预后及探讨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临床诊断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皮质醇、TNFα含量检测;比较重型肝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差异以及重型肝炎患者中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差异;检测血清皮质醇含量与TNFα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急、慢性肝炎患者,尤以死亡组患者更为明显;血清皮质醇水平与TNF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质量问题进行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通过修订质量控制标准、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并进行人员培训和效果评价,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结果:应用追踪管理法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错误发生率显著下降,工作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实施前的93.6%上升为98.5%。结论:追踪管理法对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能使质量标准、制度和流程得到持续改进,管理者理念发生转变,有效降低差错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中对肝损伤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和D-氨基半乳糖(D-GalN)构建FHF小鼠模型,采用ELtSA方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及肝组织TNF-αmRNA表达,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RT-PCR法检测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iNOSmRNA,在小鼠用药后不同时期动态观察TNF-α、NO及肝损伤的变化,并对模型鼠分别给予TNF-α单抗和NO合成酶抑制剂L-NMMA,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在FHF小鼠中,用药后2~4h肝组织TNF-αmRNA表达显著增加(0.91±0.75→0.82±0.08,P<O.01),伴血清TNF-α水平升高,给予TNF-α单抗后可阻断LPSD-GalN介导的肝损伤,用药后4~8 h肝组织iNOSmRNA表达及血清NO水平亦显著升高(0.87±0.08→0.85±0.08,P<0.01),给予L-NMMA后使肝损伤反而加重.FHF小鼠用药后8~12 h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ALT明显异常,肝组织切片可见肝组织大块状出血和坏死. 结论:在LPS/D-GalN所致的FHF中,TNF-α的产生与肝损伤成正相关,而NO在此模型中似有保肝和肝损伤的双重作用,TNF-α和NO在FHF模型鼠的肝损伤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编码基因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核心(core,C)蛋白编码基因重组质粒诱导的免疫应答有无增强作用.方法:人工合成HCV核心蛋白基因至克隆载体pUC 119上,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质粒pCMH6K连接,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CMH6K/HCV-C转染中华仓鼠卵巢(China hamster ovary,CHO)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的CHO细胞中HCVC蛋白分布与表达.将已构建成功的GM-CSF编码基因重组子(pGM-CSF)联合pCMH6K/HCV-C肌注免疫Balb/c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HCV C特异性抗体水平,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免疫原免疫鼠后脾T淋巴细胞亚群及Th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变化,LDH法测定CTL活性.结果:pCMH6K/HCV-C经鉴定构建正确.所编码的蛋白主要分布于胞膜,少量分布于胞浆.pGM-CSF+pCMH6K/HCV-C联合免疫组和pCMH6K/HCV-C单独免疫组均产生抗HCVC特异性抗体,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44.90%±5.99%,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免疫组CD8+T细胞比例变化不大,与空载体pcDNA3.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免疫组CTL活性为56.48%±4.68%,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联合免疫组IFN-/IL-4比值为18.20±2.36,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GM-CSF编码基因可增强HCV C基因DNA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并能够诱导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