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0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293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433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1052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260篇
特种医学   29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37篇
综合类   1893篇
预防医学   987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775篇
  8篇
中国医学   572篇
肿瘤学   37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GB 15981—2021《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代替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2022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规定了灭菌器灭菌效果鉴定试验的试验器材、试验步骤、评价规定及注意事项。为配合该标准的宣贯实施,本文对修订背景、起草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的制修订依据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至2018年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所有临床对照研究。两名研究员分别纳入研究、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5.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病例数10911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手术夹闭组动脉瘤闭塞率为88. 2%,平均住院时间7. 7天,均高于介入栓塞组的65. 3%和4. 1天,P 0. 05。介入组患者的短期死亡率和致残率分别为0. 61%和2. 1%,均低于手术组的1. 27%和4. 7%,P 0. 05。介入组患者的1年期死亡率和致残率(2. 5%、2. 5%)均与手术组(2. 2%、1. 8%)无明显差异,P 0. 05。漏斗图未发现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介入栓塞相比于手术夹闭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率。但是动脉瘤的闭塞率较低,1年期预后与手术夹闭无明显差异。据此推测手术夹闭患者的长期预后可能要好于介入栓塞,手术夹闭更适合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降低了主要炎症因子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水平,输注期间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持续下降,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绝对值持续回升,CT影像结果显示肺部的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COVID-19重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更多的临床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通过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18.6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7天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对照组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进而促进患者功能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7.
骶骨肿瘤切除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骨盆环稳定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2例骶骨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均应用ISOLA行腰骶部内固定植骨融合,其中24例行前后联合入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8例行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术后感染去除内固定1例,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再手术3例,失访5例,余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植骨融合好,骨盆环稳定,内固定物无松动,未发现断钉断棒现象。结论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应用ISOLA重建下腰椎及骨盆环稳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CCl4、高脂饮食和乙醇等综合因素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中药和西药治疗组。分别治疗42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变化、半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MP1、TIMP-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优于模型组和西药治疗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中药治疗组ALT和AST(108±24,142±23)显著低于模型组(242±34,248±20)和西药对照组(123±39,216±25,P<0.05);肝纤维化指标中药治疗组HA和LN(270±79,62±10)显著低于模型组(769±67,109±26)和西药对照组(346±62,79±13,P<0.05);中药治疗后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IMP-1 mRNA的表达量,但MMP1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抗纤Ⅰ号通过下调TIMP-1mRNA减弱对MMP1的抑制作用,使Ⅰ、Ⅲ型胶原的降解增强而使肝纤维化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沈阳红药配合理筋指拨治疗急性踝扭伤有效性。方法 临床对42例无骨折脱位、韧带全断、骺板损伤的急性踝扭伤应用沈阳红药、理筋指拨治疗。结果 治愈39例、好转3例、未愈0例,治愈率92.86%。结论 沈阳红药配合理筋指拨治疗无骨折脱位、韧带全断、骺板损伤的急性踝扭伤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痛宁颗粒剂的药效机制。方法 以正天丸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头痛宁颗粒剂对家兔离体动脉条的作用,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 头痛宁颗粒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主动脉条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对小鼠自发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非常显著地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痛,能显著提高小鼠热板反应痛阈。结论 头痛宁颗粒剂具有镇痛、镇静以及舒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