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人肺鳞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对20例人肺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即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二者总蛋白质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1)比较分析20例肺鳞癌及正常配对组织的2-DE图谱,找到差异蛋白质点76个;(2)对6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瘤基因、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等有关的肺鳞癌相关蛋白;(3)肺鳞癌相关蛋白mdm2、c-jun和EGFR存人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对照中均表达下调,与蛋白质组的分析鉴定结果是一致的。结论成功鉴定了68个肺鳞癌相关蛋白,为进一步筛选用于肺鳞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肺鳞癌分子标志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Kank1基因在鼻咽癌(NPC)细胞与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NP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4株NPC细胞(CNE1、CNE2、5—8F和6—10B)及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72.22例NPC患者Kank1基因的表达,并与11例非癌对照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Kank1基因在NPC细胞中表达降低,NPC患者Kank1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Kank1基因表达可能在NPC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蛋白质表达谱,为NPC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从NPC组织纯化NPC细胞,应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LCM 纯化NPC细胞的蛋白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蛋白质,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构建NPC的2-DE蛋白质组数据库。 结果:建立了NPC蛋白质2-DE参考图谱,2-DE图谱共显示(1 312±30)个蛋白质点,共鉴定了427个蛋白质点,包括241个非冗余蛋白质,并构建了NPC的2-DE蛋白质组数据库,这些数据可从本实验室网站(http://www.xyproteomics.org)上进行查询。结论:首次建立了LCM纯化NPC细胞2-DE蛋白质表达谱,为NPC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碳酸胆碱(carbachol,CCh)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体外刺激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肽链的延伸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分别测定基础状态及CCK, CCh及VIP处理后胰腺腺泡细胞肽链延伸率; Western 印迹分析基础状态和上述促分泌素处理后真核细胞延伸因子(eEF2)及其激酶磷酸化水平,进一步用MEK抑制剂 (PD98059)、SAPK/P38抑制剂(SB202190)、mTOR抑制剂(rapamycin)处理细胞,分别阻断MEK,SAPK/P38和mTOR 3种信号通路和磷酸酶抑制剂花萼海绵诱癌素A预处理再用CCK处理胰腺腺泡,分析eEF2及其激酶eEF2K磷酸化水平。 结果:体外除VIP外,其他2种促分泌素均能诱导胰腺腺泡细胞肽链的延伸。CCK和CCh处理后真核细胞延伸因子eEF2 Thr56去磷酸化及其激酶Ser366磷酸化水平增加,PD98059,SB202190和rapamycin特异性抑制MEK,SAPK/P38和mTOR信号通路以及磷酸酶抑制剂花萼海绵诱癌素A均能部分性逆转CCK诱导的eEF2去磷酸化。 结论:CCK可通过MEK,SAPK/P38和mTOR信号通路诱导真核细胞延伸因子eEF2 Thr56去磷酸化,参与小鼠胰腺腺泡细胞肽链的延伸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TGF-β1及TGF-βR1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蚀斑实验检测HCMV在体外培养的VSMC中复制增殖的动态变化;采用ELISA检测不同感染时段VSMC培养上清液中TGF-β1的水平;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不同感染时段VSMC TGF-β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在感染后1 d,上清液中即可检测到病毒,在感染后5 d病毒滴度达高峰,直到感染后14 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在感染后1 d,TGF-β1及TGF-β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感染后5 d达高峰,直到感染后14 d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各时段与模仿感染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CMV能在体外培养的VSMC中复制增殖,并能上调TGF-β1和TGF-β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肥胖小鼠及正常小鼠不同周龄下丘脑组织SH2B1(adapter protein with a Src-homology 2 domain),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the 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和神经肽Y(neturopetide Y,NPY)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C57BL/6乳鼠制作肥胖动物模型,计算Lee’s指数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下丘脑SH2B1,SOCS3及PTP1B mRNA表达量,Western印迹检测下丘脑SH2B1和NPY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同周龄对照组小鼠相比,肥胖组小鼠下丘脑组织SH2B1 mRNA表达减少,SOCS3及PTP1B mRNA表达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肥胖组小鼠SH2B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NPY表达升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瘦素和血清空腹胰岛素水平与SH2B1 mRNA表达呈负相关,与SOCS3及PTP1B mRNA表达正相关。结论:SH2B1,SOCS3,PTP1B及NPY是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肪餐负荷后甘油三酯(TG)代谢变化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2例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高血压组)和33例正常体重高血压患者(正常体重高血压组)禁食12小时后,进行标准脂肪餐负荷试验,以TG8小时曲线下面积(TG-AUC)和TG峰反应(TGPR)作为标准脂肪餐负荷后TG反应水平的指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结果:①超重/肥胖高血压组和正常体重高血压组TG-AUC、TGP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超重/肥胖高血压组TG-AUC、TGPR显著高于正常体重高血压组(P<0.05).②超重/肥胖高血压和正常体重高血压组HOMA-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超重/肥胖高血压组HOMA-IR显著高于正常体重高血压组(P<0.05).③超重/肥胖高血压组和正常体重高血压组中具有IR的患者TG-AUC、TGPR显著高于无IR的患者(P<0.01),而上述两组中无IR患者TG-AUC、TGP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④TG-AUC、TGPR与HOMA-IR、空腹TG水平、舒张压、体重指数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OMA-IR是TG-AUC、TGPR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脂肪负荷后TG代谢异常,肥胖和高血压对脂肪负荷后TG代谢异常及IR有协同作用,IR是引起脂肪负荷后TG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小干扰RNA表达质粒载体的构建及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研究表明,一些小的双链RNA可以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基因表达,促进RNA降解,在细胞内发挥基因敲除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RNA干扰(RNAi)[1]。RNAi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癌症等疾病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RNAi技术抗HBV的可行性,从而为RNAi治疗乙型肝炎提供实验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株和质粒:含H1启动子的转录载体pSilencer31H1hygro质粒购于Ambion公司,HepG2215细胞由本室引进并保存。2.主要试剂:T4DNA连接酶、T4磷酸激酶、SalⅠ(大连宝生物公司产品);脂质体转染试剂Metafectene(德国Biontex公司产品);HBsA…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鳞状细胞癌抗原1(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1,SCCA1)与鳞状细胞癌的生长、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SCCA1表达水平低于鼻咽黏膜上皮组织,其表达降低的机制不清楚.本研究初步探讨NPC组织SCCA1表达水平降低是否由基因甲基化所致.方法:收集75例NPC活检组织(NPC组)和25例慢性鼻咽炎鼻咽黏膜活检组织(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CCA1基因甲基化状态,PCR检测SCCA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SCC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PC组SCCA1基因完全甲基化、不完全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例数分别为38例、27例和10例,对照组不完全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例数分别为5例和20例,NPC组甲基化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75vs 5/25,x2=39.7,P<0.01).SCCA1基因不完全甲基化导致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SCCA1基因完全甲基化导致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在NPC组,SCCA1不完全甲基化标本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CCA1未甲基化病例(0.22±0.05 vs 0.37±0.07和0.14±0.05 vs 0.31±0.04,P<0.01);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CCA1基因甲基化程度与NPC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积分呈负相关(P<0.01),与NPC淋巴结转移分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NPC组织SCCA1蛋白质表达降低主要是由基因甲基化所致,SCCA1表达降低可能对NPC淋巴结转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nm23-H1基因在鼻咽癌6-10B细胞中的表达,探讨nm23-H1表达下调对6-10B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nm23-H1基因siRNA(nm23-H1 siRNA)瞬间转染6-10B细胞,Western 印迹检测转染细胞中nm23-H1蛋白的表达水平,然后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转染6-10B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体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测序检测6-10B细胞nm23-H1基因有无S120G 点突变。结果: nm23-H1 siRNA有效地下调nm23-H1基因的表达, nm23-H1 siRNA转染6-10B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S期细胞增多,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6-10B细胞nm23-H1 基因无S120G 点突变。结论:nm23-H1基因具有抑制人鼻咽癌细胞6-10B增殖和体外迁移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