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77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射频热凝术)49例和观察组(射频热凝+阿霉素)5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NF-α、GSH-Px及IL-1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92.59%)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NF-α、GSH-Px及IL-1β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TNF-α、GSH-Px及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上颌前牙区唇侧埋伏多生牙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通过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 牙,定位导板根据患者的CBCT数据和牙列模型,避开重要解剖结构,以牙-骨面作为支持,设计出软组织切口线和骨组织暴露范围。对照组15例不使用导板进行手术。记录术前设计时间、找牙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实验组定位导板在术中均贴附良好,可快速定位并协助暴露多生牙,同时避免邻近重要解剖结构损伤。实验组术前设计时间为50±5 min,对照组该时间为0 min。实验组平均找牙时间为5±2 min,对照组为10±3 min,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15.40,P<0.01);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 min,对照组为45±6 min,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35.50,P<0.01);实验组未出现术中并发症,对照组出现一例定位稍偏差。结论 应用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明显缩短了找牙时间,减少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区肿瘤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15例咽旁间隙区原炭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诊治方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本组11例咽旁间隙区原炭性肿瘤中良性99例,恶性16例。最常见者为腮腺深叶肿瘤(46例)及神经源性肿瘤(42例)。临床多表现为颈部或咽侧包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呼吸或语言功能障碍。CT或MRI能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继炭改变,超选择性颈动脉造影能揭示肿瘤与血管系统的关系。本组肿瘤均经颌后-颌下径路切除。术后随访1~10年,2例死亡,18例失访,其余均治愈无复发。结论:CT、MRI或颈动脉造影对咽旁间隙区肿瘤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设计有重要意义。经颌后-颌下径路切除咽旁间隙区肿瘤简易、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近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南方9省(区)流行病调查结果看出,14周龄以下儿童发病率为6.88/10万-29.15/10万,年龄分布以40岁以下和儿童居多,但老年人发病亦有逐年增多趋势。据日本国内资料统计,60-69周龄年龄组也是心肌炎高发年龄。目前,对心肌炎的治疗仍无较理想的方法,本院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与监测系统运转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河北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 ,对 2 0 0 1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了分析。全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 6 95例 ,临床诊断 73例 ,实验室确诊 2 76例 ,实验室排除 346例。根据分析结果 ,2 0 0 1年河北省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是 :春季高发 ;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为重点发病对象 ;18 6 %的报告病例无免疫史 ,4 7 9%免疫史不详。针对病例的地域和年龄分布 ,提出在 2 0 0 2年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开展麻疹疫苗的后续强化免疫。分析相关年龄麻疹病例的免疫史 ,说明常规免疫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要着重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接种质量。一些监测指标 ,如报告及时率、病例调查率、标本采集率等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芩苷给药不同时间对大鼠肝肾的毒性作用,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将4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14只)和黄芩苷给药组(100、200 mg/kg,各14只),经口灌胃,1次/d,6次/周,于给药28、56 d后各组分别处死7只大鼠,称量肝脏、肾脏湿重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其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含量。结果黄芩苷200 mg/kg组大鼠给药56 d后体质量、肾脏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肾小球萎缩变小、肾小管明显萎缩且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肝脏未见明显异常。黄芩苷200 mg/kg组大鼠给药56 d后,血清中BUN、CRE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苷100 mg/kg组各时间点和黄芩苷200 mg/kg组给药28 d后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黄芩苷给药对雄性大鼠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刚  林巍 《海南医学》1999,10(3):162-162
肺炎性假瘤易误诊为肺内肿瘤,本组30例患者有24例手术前诊断为肺内良性或恶性肿瘤,提示临床医生应综合分析判断,尽早手术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9.
手背皮肤缺损较难修复,是由于手背皮肤较薄,有较大的移动性,用一般修复方法易造成手指屈伸功能障碍及疤痕形成。我科自1995年开始采用前臂桡动脉岛状皮瓣逆行移植修复手背皮扶缺损9例,均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9例均属撕脱伤,其中4例伤后皮肤坏死感染。年龄...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 2 0 0 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AFP病例 375例 ,<1 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2 34/1 0万 ,全部排除脊灰。病例分布于 1 4 6个县 (市、区 )。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95 47%,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 2 0 0 3/2 0 0 4年度全省开展 2轮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第 1轮强化免疫报告应种儿童 2 4 71 90 8人 ,实种儿童 2 4 3871 7人 ,接种率 98 6 6 %;第 2轮报告应种儿童2 5 1 36 97人 ,实种儿童 2 4 86 0 97人 ,接种率 98 9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