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9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8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由于多数患者的症状经过一线药物治疗后仍不能得到较好改善,许多患者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转向选择补充与替代疗法进行治疗。然而,由于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大部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补充与替代疗法并未被相关共识和指南所推荐。本文从补充与替代疗法的分类入手,从天然产品、身心治疗、传统医药3个方面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补充与替代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痛情绪是指因疼痛引发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疾病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痛情绪相关神经机制非常复杂,但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某些神经环路有关,笔者将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分别从以上两方面展开,就痛情绪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在受体分类、脑区通路、共疾病以及各神经递质之间的联系和痛情绪相关神经环路中各个蛋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三大数据库中收录的自建库以来有关糖尿病前期证型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证型进行规范整理,建立数据库,提取证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探究证素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总有效病例1620例,证型经规范处理后整理为18个,主要证型为脾虚痰湿证。共提取证素13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湿和痰,关联分析显示脾—湿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 糖尿病前期病位在脾,气虚、脾、痰、湿是常见证素,临床诊治糖尿病前期应注重从脾论治,需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丰富,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发展成难治性IBS。目前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难治性IB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尚不多见。本文立足试验方案设计的“PICOS”原则,从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干预措施、对照措施、结局指标四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针刺辅助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试验设计的关键要点。从选择特色优势病种、明确诊断标准、制定符合临床实际的干预方案、运用符合目标的安慰针刺、结合研究设计和目的选定结局指标几个角度,阐述试验相关环节设计的原因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6.
新砭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劳累或外力伤害,使局部气血阻滞不通而致。笔者自2003年~2004年应用新砭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痛在临床上常由颈椎退行性疾病引起,易对患者颈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提供最佳、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2019年美国国家健康科学大学发表了《最佳实践建议:颈痛患者的整脊治疗管理》。课题组在充分研读最新版指南诊治内容的基础上,从诊断、治疗、注意事项3个方面进行解读,同时检索相关文献,纵向对比多个高质量颈痛相关指南,从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物学方面分析手法治疗颈痛的科学性,并结合中国诊疗现状分析认为其推荐的手法治疗及诊疗流程在中国具有可行性,基于此认为将国内外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传统医学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督脉属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中具有主导作用的经脉之一,能调控人体生长发育、全身脏腑经脉正常运行。基于“脊柱相关疾病”“背俞功能带”及神经相关理论,发现督脉与夹脊穴及背俞穴三者关联密切,具有影响脏腑器官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督脉背段区域及背俞穴、夹脊穴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关联作用,结合西医学神经系统相关认识,提出可能存在“泛督脉”区带,认为督脉背段及其两侧背俞穴、夹脊穴具有经气关联,且与五脏六腑联系紧密。在“泛督脉”视域下,督脉背段区域不同脊柱节段出现的如压痛反应、结节、穴区温度变化等病理改变能反映不同脏腑疾病,能够辅助相应脏腑疾病的临床诊断;在督脉背段区域不同脊柱节段应用包括纠正脊柱实质病变、穴位刺激等方法,能够治疗对应脏腑疾病。“泛督脉”的提出对督脉背段功能作用进行了总结及理论延伸,或将进一步探索督脉临床诊疗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脏腑病、经络病、相类病症腧穴配伍及特殊腧穴配伍与人体身形部位关系的总结,发现不同类别病症的腧穴配伍呈现一定的身形分布规律;特殊腧穴配伍,其彼此之间也显示出身形部位的一致或对应关系。身形理论研究为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及探寻更多“有效刺激”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并可充实、完善既有的针灸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衰老是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随增龄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化,是任何生命过程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在衰老的现代医学研究中,神经内分泌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的紊乱衰老是衰老学说的重要内容。艾灸作为延年保健、补肾抗衰老的重要方法,在调节神经内分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现以机体衰老过程中HPG轴的变化为线索,对近10年艾灸治疗衰老性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艾灸补肾抗衰老的现代物质基础,为艾灸在临床中治疗衰老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