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麦冬皂苷B对人黑色素瘤(Melanoma)A375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麦冬皂苷B处理A375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A375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水平;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麦冬皂苷B对A375细胞PI3K,p-PI3K,AKT,p-AKT蛋白以及通路下游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麦冬皂苷B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活力及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麦冬皂苷B促进了A375细胞内Bax和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抑制Bcl-2表达,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发生凋亡;麦冬皂苷B阻滞了A375细胞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I3K/Akt/mTOR通路活化剂IGF-1处理A375细胞后抑制了麦冬皂苷B的上述作用。结论麦冬皂苷B能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分析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进化特征,预测其流行趋势,为流感疫苗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数据库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1 141条。利用邻接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遗传变异分析,利用Bayesian skyline Plot预测流行趋势。 结果: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毒株NA基因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逐年降低。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同一年份的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基本呈现集中分布。除2012年,其余各年份的毒株均通过不同模型得到正向压力选择位点。动力学分析显示2017年甲型H1N1可能达到一个流行高峰。 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逐年变异,需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  相似文献   
3.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恰逢主动脉急症高发的冬春时节,而主动脉急症大多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紧急处理。在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之下,疫期主动脉急症患者的诊疗需制订全新的流程。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和正确救治意识,既让主动脉急症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又能避免救治期间可能发生的院内疫情传播,是急诊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等相关学科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呼吁各医疗单位在严格遵守政府和医院感控部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开展医疗实践,在"疫情防控为重,严防院内感染,确诊COVID-19患者首选保守"的前提下,提倡"择期手术适当推迟,限期手术术前隔离排查,急诊手术严格防护"的诊治原则,同时针对COVID-19疫期主动脉急症患者的急诊科接诊、病房收治、术前准备、术中防护、术后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为基础分析除最大直径以外的其他影响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指标。方法:通过性别,年龄(±3岁),最大瘤体直径(±2.5 mm)进行破裂腹主动脉瘤(破裂组)与稳定腹主动脉瘤(稳定组)的1:1匹配,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与腹主动脉瘤解剖形态信息,通过单因素统计检验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二者间的差异,分析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破裂组(39例)与稳定组(39例)的临床基线情况无差异,破裂组的平均瘤颈长度明显短于稳定组[(25.26±17.99) mm vs(36.19±19.40) mm,P=0.013],双侧髂总动脉近端直径明显小于稳定组[(右侧:(18.21±7.84) mm vs(21.73±8.27) mm,P=0.030;左侧:(16.28±5.23) mm vs(19.00±5.80) mm,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瘤颈长度<12 mm(OR=7.28,95%CI:1.47~36.04,P=0.015)、双侧髂总动脉近端直径之和与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之比<0.56(OR=3.67,95%CI:1...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 PTFE)人工血管置换杂种犬肾动脉平面下腹主动脉的血管重建手术模型。探讨总剂量28Gy的体外分割放射治疗影响重建术后人工血管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放疗组和对照组。均先行肾下腹主动脉段的人工血管置换重建术。放疗组于术后2周后对标记区血管行总剂量28Gy的体外放疗。对照组则不放疗。重建术后5周观察比较两组移植术后的人工血管新生内膜的增生情况,Skp2、p27kip1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放疗组的人工血管吻合口内膜增生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降低(P<0.01)。放疗组的Skp2、PCNA的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而p27kip1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术后体外分割放疗(28Gy)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增生,从而抑制重建术后的人工血管的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而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cTBAD)则更为凶险,需要紧急外科干预.美国血管外科学会对该类疾病定义为起病在14天以内出现血管破裂或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B型AD[1].长久以来,胸主动脉置换开放修复、开放或介入破膜开窗术、旁路血管搭桥等各种手段对cTBAD的治疗都不理想,均因围手术期死亡率高而逐渐被淘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3D导航及术中平板CT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2016年11月~2018年12月,38例主动脉疾病病人在3D导航技术及术中平板CT辅助下完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及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16例病人因近端锚定区不足行分支血管重建。同期收治40例病人完成常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记录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与常规DSA二维图像参考比较,术中应用3D导航和术中CT在减少造影剂量(TEVAR 60.31 ml vs 73.34 ml,P=0.032;EVAR 83.43 ml vs 94.83 ml,P=0.013),术中放射剂量(TEVAR 293.04 mGy vs 385.71 mGy,P=0.002;EVAR 431.84 mGy vs 584.51 mGy,P=0.043),造影次数(TEVAR 2.36 vs 3.56 P=0.016;EVAR 3.43 vs 4.01,P=0.029),手术时长(TEVAR 64.09 min vs 71.42 min P=0.001;EVAR 142.14 min vs 153.39 min P=0.057)的同时,降低了术后主动脉相关再干预风险(2.63%vs 10%P=0.042),满足了临床介入诊疗过程中对解剖位置的精确要求及术中治疗效果的即时评估。结论 3D导航技术及术中平板CT在复杂主动脉腔内治疗当中具有优势,提高了术中定位的精准度,可减少术中造影剂用量、操作时间及术中造影次数,降低主动脉相关再干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效,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上品,是常用补益药之一。近年来有关黄芪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较多,本文就黄芪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况及趋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许丰  方坤 《求医问药》2010,(2):34-34
很多人在得了疑难病症时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治、找谁去治、能否治好。为帮助读者解决这个难题,本刊特开辟了“看病亲历’’专栏,希望受到读者的欢迎,也恭请广大读者赐给我们此类稿件,我们将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溶栓剂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既往均无心肺疾病,随机进入瑞替普酶组(实验组)和尿激酶组(对照组)进行溶栓治疗,各25例,观察溶栓前后患者的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及并发症。结果: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溶栓后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对照组出现1例镜下血尿、3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结论: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