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中药对外阴营养不良治疗作用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对外阴营养不良治疗作用的病理形态学研究黑龙江中医学院刘成德,李建英,方亨娟,高敬慈黑龙江中医学院药厂吕邵娃,李淑莲,王广才过去把各种瘙痒症状兼有皮肤粘膜变白的外阴病变统称“外阴白斑”。197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会把外阴白斑病名取消,改名为外阴营养...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丁香叶为木樨科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Lindl·的干燥叶。活性物质基础主要为酪醇、3,4-二羟基苯乙醇、对羟基肉桂酸、3,4-二羟基苯甲酸、丁香苦苷等[1]。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胶囊、片剂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收到较好疗效[2]。由于中药材的质量与不同生长季节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RP-HPLC测定不同生长季节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3],为适时采收及合理利用紫丁香叶资源提供依据。1仪器与材料紫丁香叶样品于2001年6—10月的15日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构建桂皮醛纳米纤维膜并评价其药物缓释功能.方法 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溶解聚己内酯和致孔剂聚乙二醇4000为壳层纺丝液,用无水乙醇溶解聚乙烯吡咯烷酮-K90和桂皮醛为芯层纺丝液;在电压为15 kV、接收距离为14cm、芯层纺丝液流速为0.1 mm/min、不同壳层纺丝液流速(0.3、0.6、0.9 mm/min)条件下,用同轴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致孔剂含量及壳层厚度不同的壳-芯结构纳米纤维;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表征,考察壳层厚度、致孔剂含量及投药量对桂皮醛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并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 载桂皮醛同轴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无粘连,无串珠结构,直径为324~683 nm;呈现壳-芯结构,壳层随壳层纺丝液流速增大而增厚.壳层最厚的纤维中桂皮醛包封率最大(95.2%),芯层桂皮醛在壳层的保护下挥发受抑制,其稳定性最大值为82.5,远大于原料药(2.6);载桂皮醛的纳米纤维膜在PEG400-PBS缓冲液(pH 6.8)中24 h累积释放量为57.9%~89.1%,显示出良好的药物缓释效果,其释放速率与壳层厚度及载药量呈负相关,与致孔剂含量正相关.壳层不含致孔剂的载药纤维膜中桂皮醛的释放符合扩散机制,而壳层含有致孔剂的纤维膜中桂皮醛的释放遵循扩散与溶蚀相结合的双重机制.结论 芯层含有易挥发药物桂皮醛的同轴纳米纤维膜不但增强了药物的包封率、载药量及稳定性,而且可实现药物缓释;据此可按释放要求构建桂皮醛同轴纳米纤维膜缓释给药体系.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利肝隆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邵娃  管庆霞  李永吉 《中成药》2006,28(5):662-66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肝隆片(五味子,黄芪,当归,刺五加等)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 aters PAD 2695-2996系统;Symm etry sh ieldTMRP185μm,3.9 mm×150 m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64∶4∶32);流速1 mL/m 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五味子甲素在0.068~0.34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五味子乙素在0.06~0.3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理论塔板数n=3 555.5,分离度R甲=5.09,R乙=1.12。结论: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利肝隆片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中药汤剂是含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的一个复杂的多分散相体系。中药复方汤剂成分复杂,多含有皂苷、生物碱、多糖、黄酮、氨基酸等,在煎煮过程可自组装形成凝胶、纤维、胶束、囊泡等。自组装纳米相态不仅中和单味药性、减少毒副作用,而且各成分都有其各自的药理功效,相辅相成实现协同增效的效果,从而达到药辅合一作用,具有研究意义。本文讨论中药复方汤剂多成分自组装形成原理、增溶增效原理及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药注射剂改变了中医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结合注射剂剂量准确、疗效迅速的剂型优点,给临床使用中药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但是,近年来在中药注射剂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由其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者查阅20余篇文献,就近年来引发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原因作以分析,并提出解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中药注射剂的开发、生产及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借鉴,促进中药注射剂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抗炎及对肾盂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和棉球肉芽肿试验,分正常组、模型组、线叶菊总黄酮组,分别ig生理盐水、地塞米松(153.0 mg.kg-1)、线叶菊总黄酮(144.0,288.0,576.0mg.kg-1)连续3 d,观察其抗炎作用。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并同时向膀胱内注射大肠杆菌的方法造成肾盂肾炎的病理模型,分模型组、线叶菊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采用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高(403.2 mg.kg-1,相当于线叶菊生药5.6 g.kg-1)、中(201.6 mg.kg-1,相当于生药2.8 g.kg-1)、低剂量(100.8 mg.kg-1,相当于生药1.4 g.kg-1)组及头孢克肟胶囊(36.87 mg.kg-1)阳性对照组进行干预,空白对照组给同体积水(10 mL.kg-1)。观察给药前后大鼠尿N-乙酰-β氨基葡糖胺酶(NAG)/尿肌酐(UCr),给药后大鼠胸腺和脾脏的脏器指数及血清白介素-2(IL-2)的含量,并观察其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耳肿胀度抑制率分别为41.8%,20.20%,12.20%,降低棉球肉芽肿,抑制率分别为26.79%,16.39%,10.82%。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各组对大鼠尿NAG/尿肌酐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剂量组的左肾指数和血清IL-2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说明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光镜观察结果亦显示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能明显改善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结论:线叶菊抗感染有效部位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肾小球炎症损害,改善肾功能,对肾盂肾炎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能够提高大鼠免疫能力,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测定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色谱柱 :Nova- Pak○RC1 8( 3.9mm× 15 0 mm ) ;流动相 :甲醇 -水 ( 3∶ 7) ;流速 :1.0 m L /min;检测波长 :2 2 1nm;柱温 :2 5℃。结果 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为 1.435 mg/g,RSD为 1.2 4%( n=3)。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 ,重现性、稳定性好 ,测定迅速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
中药活性成分较为复杂,加之配伍后的药理活性多样,使得阐明化学成分间的活性成分及其协同作用较为困难,即使单味中药的成分间配伍关系研究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谱效关系是一种新兴的方法,目前已逐渐应用于单味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组分配伍、炮制机制、药效预测及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中。它是一种采用数据分析技术,将多维多息的指纹图谱数据与药理指标进行关联和分析的研究方法,是药学与数学的交叉领域。该方法的研究依赖于数据分析技术。客观合理的选择数据分析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该文对近年来数据分析技术在中药谱效关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归类综述,其中包括,预测各成分与药效间关联度的分析方法:灰关联度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双变量相关分析法;阐明各成分对药效贡献率的分析方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简化数据结构寻找主要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并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的特点,研究思路及其适用研究对象等。最终针对各分析技术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为谱效关系中数据分析技术的选择提出了建议。推荐合理地联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来建立较为理想的谱效关系模型,进而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大鼠血浆中丁香苦苷的含量,对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丁香苦苷单体和丁香苦苷PEG-PLGA纳米粒进行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方法:Wistar大鼠尾静脉注射(40g/L)给予丁香苦苷和丁香苦苷PEG-PLGA-NPs后,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所得数据用3p97软件分析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浓度在0.01~100.3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250X+16364,提取回收率在85%以上、RSD低于5%。药动学参数表明丁香苦苷单体与丁香苦苷PEG-PLGA-NPs在大鼠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丁香苦苷PEG-PLGA溶液的T1/2α和T1/2β是丁香苦苷溶液的1.58倍和11.46倍,AUC是丁香苦苷溶液的2.40倍,血浆清除率约为其0.42倍。结论:本实验研究数据为进一步研究丁香苦苷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