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某些特殊情况下近端内漏的治疗方法,比较延伸移植物(cuff)延伸释放法和后撤释放法的价值。方法 2001年以来,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发生近端内漏6例,分别采用向近端延伸法和后撤法植入cuff封闭内漏。结果 3例采用延伸法,其中1倒采用1枚cuff,1例采用5枚cuff,均完全封闭内漏;1例采用1枚cuff封闭不完全,带漏返回。3例采用后撤法,各用l枚cuff一次性将近端内漏消除。结论 主动脉弓远端或降主动脉近端成角明显时,如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发生近端内漏,采用后撤法植入cuff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围手术期脑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有无实施脑保护将69例老年腹主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保护组38例,对照组31例。对两组术后脑血管意外及脑功能障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年龄、入院时血压、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和出血性脑卒中。保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和41.9%,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1±3.2d和16.7±5.8d,P<0.05);术后缺血性脑卒中保护组0例,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和9.7%,P>0.05)。结论对老年腹主动脉瘤接受腔内隔绝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脑保护能降低脑血管意外和维持大脑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复杂瘤颈的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的现今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腔内隔绝术已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开放手术的选择指征标准主要是病人的全身状况,而腔内隔绝术的选择指征则主要是腹主动脉瘤本身的解剖学形态特点。按照经典的针对腔内隔绝术的腹主动脉瘤分型标准.最先的腔内隔绝术指征仅限于DeBakeyⅠ型.后才拓展至Ⅱa和Ⅱb型,即腹主动脉瘤的近、远端瘤颈都应有足够长度才能保证腔内移植物的牢固锚定。随着腔内隔绝器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腔内隔绝术指征已有明显拓展。  相似文献   
4.
血管外科和麻醉技术的进步使大血管手术的病残、病死率有较大下降 ,有大宗病例回顾表明 ,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期等有了显著改善 [1 ] 。但临床经验提示 ,即使是成功的腹主动脉瘤手术 ,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 (SIRS)和单 /多器官功能障碍 (S/ MODS)的发生率仍高于手术应激程度相似的病例。本文旨在分析比较腹主动脉瘤手术和消化道肿瘤术后 SIRS及 S/ MODS的发生情况。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长海医院 1998至 1999年间消化道肿瘤择期手术病例 2 1例为 组 ,男女比例为 13∶ 8,平均年龄 6 3岁 ,包…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症状可分为间歇性跛行和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两大症候群,尤以后者对患者的肢体乃至生命威胁巨大。所谓CLI,其严格定义为:①肢体静息痛持续发作2周以上,且需应用止痛剂,踝部动脉收缩压≤50mmHg,或趾动脉收缩压≤30mmHg;或②溃疡形成、坏疽且踝部动脉收缩压≤50mmHg,或趾动脉收缩压≤30mmHg。简言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进行腔内隔绝术 (EVE)后CT评估的方法及价值。 方法  5 1例De 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EVE手术治疗。主要检查内容为移植物的形态、位置 ;移植物内的血流通畅度 ;有无内漏及夹层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近期CT所见 :1例术后 7天CTA检查发现移植物中段少量内漏。 4例于术后 7天发现假腔血栓化不彻底 ,有远端血液反流入假腔。 1例移植物失去正常形态 ,但血流通畅 ,未处理。其余均未发现真腔外异常血流影像。结论 主动脉夹层EVE术后CT评估具有图像重建方式多样、提供的信息量大、可准确测量、图像直观易理解、成像清晰、可观察周围组织、易检出并发症等优点 ,应作为首选的术后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技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一站式”治疗的意义。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28例,予以AngioJet 机械血栓抽吸术联合左髂静脉PTA术(9例术中造影见左髂静脉狭窄)完成“一站式”治疗。结果 全部28例病人,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病人在术中可见静脉血流恢复通畅。2例出现穿刺点周围皮下淤血,13 例出现血红蛋白尿,术后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住院日(3.9±1.1)d。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一站式”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治疗标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GE)的治疗标准。方法:总结38例EVGE的操作经验,根据并发症种类及其对瘤体原影响作为评判参数。结果操作成功率94.73%,无术中死亡。中转开腹手术1例,并发内漏4例,移植物内血栓形成2例。术后近期死亡3例,其中MOF及肾衰各1例,其他原因术后2个月死亡1例。EVGE治愈率86.84%,总治愈率92.10%。结论:EVGE即时操作成功、治愈及失败的判断标准应根  相似文献   
9.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处理原则。方法:对116例接受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中62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受到干扰,其中2例完全遮蔽,19例有临床症状,而术前行颈外动脉-椎动脉旁路者,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后无不适症状。结论:完全遮蔽左锁骨下动脉可引起左侧椎动脉的急性严重缺血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根据夹层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选择性实施左锁骨外动脉-左椎动脉旁路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后患者血压和肾功能变化的观察,初步探讨此术式对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共观察111例。以平卧位右上肢肱动脉无创血压为标准,术前和术后2周、3个月进行观察。术前、术后1周内每日、术后1个月检查患者血尿素氮和肌酐。测量患者术前、术后降主动脉真腔内径、肾动脉内径,了解肾脏真、假腔供血情况。结果:术前并存高血压82例,术后高血压改善34例(41.55)。术前肾功能正常者94例,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术前肾功能异常者17例,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一过性加重。术后肾动脉内径增大2例,高血压均明显改善,肾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肾动脉恢复真腔供血9例中,6例高血压改善,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善。术后主动脉真腔明显增粗11例,7例高血压改善,结论:手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主要为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的改善,术后肾脏血供的改善、主动脉真腔增粗,血流阻力降低,可能是改善高血压的机制。手术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小,主要依赖于患者本身肾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